侯鸿亮吧 关注:199贴子:2,370

【专访】金牌制片人丨侯鸿亮——喜欢与遵守职业操守的专业演员合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4-09 13:20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4-09 13:21
    收起回复
      【编者按】“小金”近月来独家专访的“十大经纪人”系列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与好评,为此,我们再接再厉,将视角聚焦到制片人身上,再推“十大”系列。他们是项目的主宰,是剧组的最高权力者。本期开始“小金”将陆续采访十位业内顶级的制片人,让他们带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制片人这一行业,也让演员朋友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十大制片人”的选角标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4-09 13:2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4-09 13:33
        回复
          1
          侯鸿亮
          十大制片人
          入行二十载,由侯鸿亮担任制片人的作品引来诸多好评,也曾获奖无数,《闯关东》、《生死线》、《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知青》、《温州一家人》、《到爱的距离》、《战长沙》、《琅琊榜》、《老农民》等这些观众如数家珍的作品皆出自他之手。一直致力于打造行业标杆,注重作品的精神实质和专业品质,坚持高素质的团队生产高质量的精品,由他所带领的制作团队曾创下连续三部作品在央视和多家一线卫视开年的好成绩,更多次荣获各项电视剧类国家级奖项。侯鸿亮曾任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影视部副主任、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山东影视运作上市的时候却不甘心整日开会当领导,他毅然地离开了“山影”这棵“大树”,自己成立公司做制片人,相信这是他最喜欢也是他一直会做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4-09 13:34
          回复
            以不变应万变
            从入行到现在已经有足足二十年的时间,侯鸿亮一直不敢对作品的创作有半点松懈,他始终以创作第一位这一不变的准则去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对于“做什么剧,什么剧就火”的斐然成绩,侯鸿亮有些羞涩,然而事实确实如此,侯鸿亮却只是轻描淡写道“只是在创作上很坚持,一直没有松懈”。“我觉得现在市场最大的问题,也是在于大家太过关注市场的需求,而忘了自己内心里的那种表达,作为创作人员不注入情感的话,你怎么去感动观众呢?”侯鸿亮对于行业里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对观众的认知与掌控,显然,侯鸿亮做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4-09 13:35
            回复
              对于影视行业政策的变化,侯鸿亮选择以不变应万变,面对“一剧两星”政策的全面实施,侯鸿亮还是坚持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最适合最优秀的平台上播出,而非像其他大剧一样挤在去年年底。比如,他投入了颇多精力的《琅琊榜》,即便在一剧四星时有播出档期他依然选择放弃,因为他坚持让自己的作品在最好的时间上最好的平台。“我觉得政策对我没什么影响,很多这种一线的大剧,真正到“一剧两星”的时候,我估计它的价格并不低于“一剧四星”的时候,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侯鸿亮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出于对自己作品的充分自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4-09 13:36
              回复
                对于山东影视精品频出的成绩,侯鸿亮依然将之归功于多年不变的坚持,坚持不降低专业水准,不管从哪个角度,哪一个部门来看他的专业水准都是很高的。在服化道制景等硬件上精益求精,在剧本的选择上精挑细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为打造精品给予最大的支持,“我们最起码每一步达到了它相应的水准,而且相互匹配的又很好,那未来呈现的这个项目一定是个好项目”,侯鸿亮自信地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4-09 13:36
                回复
                  制片人是品质与利益的平衡点
                  在电视剧已经彻底变成快消品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赚钱的一种工具,然而侯鸿亮在这个浮躁的圈子里却很沉得下心,坚持打造精品。让人佩服的是,由他担任制片人的那些作品,除了能赢得观众的口碑之外,以市场的商业价值来衡量,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电视剧的属性是商业化的的艺术创作,而能够让作品的品质和商业利益之间达到平衡的就是剧组的核心——制片人的职责,毕竟导演、编剧在创作上的表达和市场需求之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制片人从中协调,既要保证作品在商业上的成功,还要保证创作人员对剧作的情感表达,侯鸿亮表示,“这些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会用到一些手段和方法,涉及到整个电视剧制作的很多流程,比如对演员的选择,对于平台的选择等等。”看来做一个好的制片人真是一门深厚的学问,想必也只有侯鸿亮这样经验丰富的制片人才能够做到这样的完美平衡。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4-09 13:37
                  回复
                    离开“山影”,位置变了坚持不变
                    前一段时间,侯鸿亮从“山东影视”离开的消息在圈内迅速蔓延开来,关于他离开的原因,以及离开之后的去向产生了种种的猜疑。面对这个问题,侯鸿亮却很淡定,他表示之后依然会坚持自己的一贯风格,只不过与“山东影视”转化为另一种合作关系。而谈及离开供职多年的单位的原因,侯鸿亮坦言完全是个人问题,“因为我的强项是做项目,让我去天天面对各种资本和商务会议,我个人感觉挺委屈的。”他所说的个人原因也只是单纯对自己喜欢的事业的坚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4-09 13:37
                    回复
                      从未想过要转型
                      提到侯鸿亮制片的剧,让人最先想到的是大气、实力、正剧,而近年来他却很“反常”地开始启用一些偶像演员,比如霍建华、胡歌,对于是否要转型的疑问,侯鸿亮很直接地回答,“我没有要去转型,我觉得就是演员和人物符合了,他们又都是年轻人喜欢的演员,也加了分。”对胡歌,侯鸿亮更是赞叹有加,”他在《琅琊榜》和《伪装者》中都爆发了,而且看过了他的表演后,大家对他的印象会有一个彻底的颠覆。”所以,从胡歌的身上,你就不难寻到一些端倪,侯鸿亮喜欢启用的演员到底是怎样的?那便是在表演上比较专业,又遵守这个职业规则的,关键不仅要戏好,人也要更好,这样的演员无疑更容易获得侯鸿亮的青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4-09 13:39
                      回复
                        除了与演员之间的默契合作,侯鸿亮与孔笙导演之间的情义更是深厚,《闯关东》、《生死线》、《温州一家人》、《钢铁年代》、《父母爱情》,是侯鸿亮与孔笙这对黄金搭档近七年的成绩单。这些剧均是在业内广受好评的优质剧作,更收获了白玉兰、飞天等各大奖项,这对组合成了“好剧”的保证。他们在合作《生死线》时的经历更是让侯鸿亮难忘,《生死线》前期拍摄的一个多月,连续阴雨天,导演拍摄进度上不去,项目资金又有限,当时的侯鸿亮既希望导演加快进度,又担心速度过快影响拍摄质量,孔笙亦是如此,彼此为对方考虑。但也从中看出两个优秀从业者之间在想法上的默契程度,因此更是让二人除了合作关系之外亲如兄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4-09 13:39
                        收起回复
                          来看看 @0紫云皓雪0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4-09 13:41
                          收起回复
                            会让华哥跟胡歌同框的 只有侯总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10-17 15:43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5-12-09 1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