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戏,都掏心掏肺
从2014年到2015年,赵薇出演了几个和自己性格差距巨大的角色。无论是《横冲直撞好莱坞》里的女导游,还是《亲爱的》里的人贩子的妻子,或者是《虎妈猫爸》里的“虎妈”。赵薇总是在寻找另外一种体验,那些她自己在生活中未能抵达的边界,在影片中,她可以尽情超越极限。
接下《亲爱的》电影邀约后,赵薇有点后悔,着急得睡不着觉。饰演人贩子的妻子李红琴,是赵薇从影以来最难演的一个角色。她和农民李红琴之间有着差距。
陈可辛在影片完成后感谢了赵薇,完全信任导演,呈现了充满说服力的表演。赵薇在《亲爱的》一片中的演出,折服了所有对她演技还有怀疑的观众。她毫不保留地表演。“每一场戏,都掏心掏肺。”
那让所有人扼腕长叹的最后一幕,李红琴在医院里突然得知自己竟然怀了孕之后的恸哭,这一幕如何表演,赵薇和陈可辛商量了很久。
“导演问怎么样合适,我说我也不知道人在这情况下到底该怎么办?”赵薇拍了三条,有面无表情的,有失声痛哭的,把这个人物可能的所有反应都演了,让导演自己选。“这样子的话,导演就都有了,他可以剪接起来,重一点、轻一点都可以。他最后剪出来的一条是把好几条都接在一起。”曾经是导演的赵薇,深知导演的角度和需求,她的表演能够提供导演最丰富同时又最准确的素材,让导演按需选材。
《亲爱的》也是一个成年人的故事,讲的是人怎样面对失去。《亲爱的》也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故事突然峰回路转,在进入第二段时突然站在对立面讲这个故事,这一点深深吸引了导演陈可辛和所有参与的演员。
面对角色李红琴,赵薇的准确体会,可以写一本关于表演的专业课程。“这个角色,如果演员不能达到那个真实的感受状态的话就会很假,它需要你很多的情感去入戏。大部分的戏情绪都比较饱满,情绪能量消耗特别大。”“如果从这个人性格感情的角度出发,站不住脚,那她就是个大反派,就是一个很烦的女人来破坏别人的家庭。重要的是让观众接受她,不接受的话就是一个让观众恨的角色”。 “作为演员,在电影中对角色的理解和表达,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演的。从人性和情感的角度出发,才能抵达对角色的真正理解和表达。”她一点点接近和理解角色李红琴的心理状态,最后完全知道这个人的角色和模样。“最后李红琴的眼泪里,有被欺骗,有对未来的束手无策,有对于孩子的去向的无奈,她自己有了小孩,就又是给自己一个巨大的考验。非常复杂。她的泪里不会是单一的,所以要把这种复杂也表达好。”
和赵薇细细探讨在《亲爱的》当中的表演,让人惊奇的是她对角色的准确理解和表演上的准确表达。她并非毫不保护自己地去表演,她甚至控制自己在开机之前要把情绪收住。“比如说像一场戏,如果要哭,我就想着想着快要哭的时候,提醒自己把这个情绪保留住,差不多了,不能往下想。但是同时不能想得太具体,不然你就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就少了发挥。所以想个大方向就可以了。”表演的分寸感,如今的赵薇拿捏得炉火纯青。她因此赢得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理解角色,理解导演,理解身为演员可以给到电影的一切。
在拍摄《亲爱的》过程中,那么多掏心掏肺的表演,难度大吗?
还好导演是个经验丰富的导演。以前我拍戏,都让演员演好多遍。幸好陈可辛让我有个两三条,他所有的都拿到了,就不再拍了。这种全都放出去的东西最多也就三次,第四次就枯竭了。如果拍个十条八条,我就不知道了。
你接演《亲爱的》之前是犹豫过的,后来为什么还是接拍了?
我接演这个片子,一个是因为这个角色对演员是巨大的考验,另外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这的确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里面是真人真事,这种片子从前拍得很少。这部电影,能让社会重视打拐这个事情,让大家看到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这个票房要再高一点,看的人更多一些,对这个社会是有帮助的。
这个角色还让你得奖了,肯定听到很多积极的评价吗?有没有人说需要更进步一点?
我自己知道,哪有完美的表演。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