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很多人、很多人想念着您,丘吉尔先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火,最终还是全面席卷了英国——这片本就不大的土地。
1940年5月,面对德军的步步紧逼,英法联军无力招架,连连退让,形势危急。
5月中下旬,大批英法联军官兵滞留法国敦刻尔克。
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和穷追不舍的德国兵,逼得他们再无路可退。
前有狼后有虎,处境万分尴尬。
危难时刻,丘吉尔先生毫不畏惧,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二战中英法联军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
于是,英吉利海峡上,出现了一支离奇的船队:规模奇大,却又极不统一,有商船,有军舰,有渔船,有运输轮……
各种各样的人驾驶着它们,跨越了国界,跨越了年龄,跨越了性别,跨越了种族。
他们与海浪搏击,昼夜不停地往返于英吉利海峡之间。
陆子冈站在一艘军舰宽大的甲板上,凭栏听风。
他看着即将被接走的英法联军士兵,用凝满了血渍的手掌,摩挲着随身携带的枪支。
摩挲着,最后再看一看,这陪伴自己走过无数岁月寒暑的老战友,如今是怎生模样。
陆子冈看着,看着英雄们那一张张愁苦的脸容。
他们明明那样年轻,却顷刻间沧桑得像个耄耋老翁。
这种沧桑,不是饱经风霜磨砺的那种沧桑,而是浸满了故事的那种沧桑。
那时候的英国,几乎把所有能动用的船只全部派往敦刻尔克,毫不保留。
英国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三十三万五千人撤回英国本土。
这简直是奇迹。
而后,陆子冈随舰登陆。
踏上七十年前的英国国土,看见被战争无情摧残的家国。
大难后大悲,往往是平静的。
陆子冈笑着。
邪不压正,是自然的规律,是不可逆的规律。
“成功不要紧,失败不致命。继续前行的勇气,才最可贵。”
丘吉尔先生铿锵的话语在燃烧的空气中久久回荡。
陆子冈回首,在爆裂的时空中,与临高远眺的丘吉尔先生久久地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