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没怎么开新帖,因为觉得暂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思路,年前试验的一些玩法也都搁置在半成品阶段。
昨天清理存货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就是,几个果子被虫子蛀了。
共挑出被蛀的五个果,五个果都是从同一批购入的果子中挑出,时间大概是去年12月份,至今已有4个月,因为没有玩所以没有仔细检查,当时没有发现有虫眼。请注意,是没有发现,而并不代表当时就没有。
一个月前左右翻看的时候,也没有发现有虫眼,倒也没怎么精心存放,都是装个塑料袋里直接扔屋角,毕竟自己觉得这东西没必要那么精细。

开始的时候猜测是买入的时候就有虫,然后虫子发育好了以后从内部咬出来的,后来发现不像,因为见过买入的时候就被虫蛀,也就是说自然生长过程中被虫蛀的,通常会引发虫洞周围的淀粉变质,可是这次发现的却没有。为了验证,还特意磨开了一点,丝毫看不出淀粉变质的现象,更像是从外部啃进去的。由于忙,没有做剖面观察,但是几个果子的虫洞形状都比较规则,看起来像是新咬的。

以卡尺测量,虫洞的直径大概3毫米,大体呈正圆形,深度不一,内壁光滑,无淀粉变质现象,大部分较深,而且不是直线,是在果子里面拐弯了的。只用卡尺测了一个看起来还比较规则的,深度至少有10毫米以上。
找了半天,找到了两个凶手,都已经是尸体了。看起来和从前家里的米象(这东西北方好像叫欧子,南方不知叫什么)长相类似,体长7毫米左右,很明显有象鼻式口器,体格粗壮,完全是大号的米象的样子。查了一下,应属典型的象甲科昆虫,但以前从未注意过附近有过这种甲虫,也不知道南方有没有。

所以问题有两个,1.谁能帮解释一下这虫子到底是不是外来生物。2.帮分析一下虫蛀过程,是成虫从外面啃进去的,还是幼虫在果子里面长成后才啃出来的(个人认为是成虫从外部啃进去的)。
如果是外来生物,而且是成虫从果子里面咬出来的话(当然我不希望是这个结论),那么大家需要谨慎对待自己手中的虫眼果,尤其是没有观察到虫眼但实际上潜伏着幼虫的果。
求专家,或合理分析。
附注,本人家住北京,千眼是从浙江的一家店铺发过来的。
昨天清理存货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就是,几个果子被虫子蛀了。
共挑出被蛀的五个果,五个果都是从同一批购入的果子中挑出,时间大概是去年12月份,至今已有4个月,因为没有玩所以没有仔细检查,当时没有发现有虫眼。请注意,是没有发现,而并不代表当时就没有。
一个月前左右翻看的时候,也没有发现有虫眼,倒也没怎么精心存放,都是装个塑料袋里直接扔屋角,毕竟自己觉得这东西没必要那么精细。

开始的时候猜测是买入的时候就有虫,然后虫子发育好了以后从内部咬出来的,后来发现不像,因为见过买入的时候就被虫蛀,也就是说自然生长过程中被虫蛀的,通常会引发虫洞周围的淀粉变质,可是这次发现的却没有。为了验证,还特意磨开了一点,丝毫看不出淀粉变质的现象,更像是从外部啃进去的。由于忙,没有做剖面观察,但是几个果子的虫洞形状都比较规则,看起来像是新咬的。

以卡尺测量,虫洞的直径大概3毫米,大体呈正圆形,深度不一,内壁光滑,无淀粉变质现象,大部分较深,而且不是直线,是在果子里面拐弯了的。只用卡尺测了一个看起来还比较规则的,深度至少有10毫米以上。
找了半天,找到了两个凶手,都已经是尸体了。看起来和从前家里的米象(这东西北方好像叫欧子,南方不知叫什么)长相类似,体长7毫米左右,很明显有象鼻式口器,体格粗壮,完全是大号的米象的样子。查了一下,应属典型的象甲科昆虫,但以前从未注意过附近有过这种甲虫,也不知道南方有没有。

所以问题有两个,1.谁能帮解释一下这虫子到底是不是外来生物。2.帮分析一下虫蛀过程,是成虫从外面啃进去的,还是幼虫在果子里面长成后才啃出来的(个人认为是成虫从外部啃进去的)。
如果是外来生物,而且是成虫从果子里面咬出来的话(当然我不希望是这个结论),那么大家需要谨慎对待自己手中的虫眼果,尤其是没有观察到虫眼但实际上潜伏着幼虫的果。
求专家,或合理分析。
附注,本人家住北京,千眼是从浙江的一家店铺发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