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派崔英吧 关注:33贴子:2,327
  • 3回复贴,共1

谭派传人——崔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15-05-15 16:37回复
    崔英其人其事:
    天津人,票友出身。1970年开始对京剧演唱产生兴趣,并经常参加业余京剧活动。曾师从名票庞连元学余派老生,后又学习谭派老生。由于酷爱加执着,在首届国际京剧票友电视大奖赛中获“银龙奖”,并受到京剧名家厉慧良的亲自指点,在第二、四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中,均获“优秀票友”荣誉称号。
    2004年拜谭元寿为师,正式进入谭门。
    2005年下海进入重庆市京剧团,现为国家二级演员。
    擅演剧目有:《空城计》、《秦琼卖马》、《洪羊洞》、《桑园会》、《定军山》、《南阳关》、《铡美案》、《断密涧》、《龙凤呈祥》、《摘缨会》、《珠砂痣》、《将相和》、《捉放曹》、《碑亭》等剧目。
    ********
    崔英其演唱特点和功力。我想借用“百度贴吧”中网友的部分留言来表述。
    听了崔英在央视《名段欣赏》中的四段唱非常兴奋。这才是京剧老生的主流唱法。脆亮潇洒,自然流畅,高低自如。它终于打破了目前垄断京剧舞台的老气横秋的唱法,难怪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衷心祝愿崔英有更多的录音问世,在继承谭派艺术的探索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朱砂痣》这段唱、、、、、、这次在《名段欣赏》中的表演,已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更接近了先生晚期的那种舒展恬静、高雅清新的二黄慢板演唱风格。让人听了非常舒服(崔英也用“非常舒服”来形容他听了先生演唱的感受)。行腔吐字几乎无可挑剔。
    《卖马》一段,也很出色。在“黄骠马”的“马”字拖腔的处理上,借鉴了先生的唱法,显得更悲凉。这与叫板中的“马”字下滑处理相互配合,充分表现了秦琼的落魄处境。、、、、、、
    《问樵闹府》一段唱得潇洒流畅,英气勃勃。“到今日饮酒”的“饮”字拖腔中的高音,用头腔共鸣,非常难得。
    作为节目大轴的,是《摘缨会》 中的“劝梓童”一段。唱得太好了!这大段唱,基本上是效仿先生1950年的录音,比先生1956年的录音(音配像)多出几句唱词。其中“命梓童与孤王赐过了琼浆”的“赐过了琼浆”一句用高腔,唱得非常潇洒流畅,气度不凡,乃至于胜过先生1950年录音中的低腔(1956年录音中无此句)。可以说是这段唱的点睛之笔。、、、、、、
    总之,崔英的这四段唱,是当前难得的谭派佳作。让像本人这样的谭派爱好者过足了瘾。也让我们翘首企盼,盼望崔英有更多的音像问世,上演更多的谭派剧目,以饱听(观)众之耳(眼)福。
    作者:69.182.56.* 2008-5-25 08:56  


    IP属地:山东4楼2015-07-12 17:07
    回复


      5楼2015-07-14 1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