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疗法吧 关注:9贴子:94
  • 4回复贴,共1

nlp的时间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线大致可分为两类:
  我们的大脑对於过去及未来所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方向上的编码,称为时间线(TimeLine)。每个人的时间线形状各有不同。最典型的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类叫“当下”:(intime)
  1.有当下型“时间线”的人,其时间线呈现由前往后连结。通常过去在从面,而未来在前面。
  2.他们活在时间线的“目前”这一部份,所以就比较不知觉到时间的流逝。
  3.他们比较随兴,比较不准时及吻合截止时间。
  4.他们就是那些,打开日历,而惊讶於时间只剩一点点的人。
  5.活在当下,投入,不太注重时间管理,相对ThroughTime的人来说较少压力。


1楼2015-05-22 14:42回复
      第二类叫“脱离当下”:(throughtime)
      1.脱离当下的人,将其过去、现在与末来摆在他的前面。通常左边是过去,右边是未来。
      2.脱离当下的人是个好的企划者,他们很准时,并且精於时间管理。
      3.呼应一个人组织他的时间的方式是很重要的。如此,他才可能愿以对他比较有效的方式,重组他的“时间线”。
      4.时间管理的课程,是脱离当下的人,设计给脱离当下的人的课程。对想去帮助“当下的人”,帮助并不大。
      5.抽离、注重未来策划、注重时间管理,相对InTime的人较大压力。


    2楼2015-05-22 14:43
    回复
        时间线练习
        01:时间线导练习:(两人一组,每人25分钟)
        本练习的目的是在导引出自己的“时间线”,及学习如何导引出别人的“时间线”。
        1.A请B想一下明天,并问:“假如你要指出明天在那裏呢?”、“后天在那裏呢?”、“下礼拜呢?”、“下个月呢?”
        2.A请B想一下昨天,并问:“假如你要指出昨天在那裏,你会指在那裏呢?”、“前天呢?”、“上个礼拜呢?”、“上个月呢?”
        3.A请问B,看现在、未来与过去的“次感元”各为何,并注意其间的差异。
        4.A让B试试,以一些重要的“次感元”的改变来玩一玩其“时间线”,并探索,假如改变你与未来或过去的距离,会有什麼事发生。
        5.A也可试试套用B的“时间线”,看感受如何。
        6.角色互换,完成后,互相交换心得。


      3楼2015-05-26 12:38
      回复
          02:沿著直线走练习:(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
          B想像地上有一条线,A协助B指出线之两端所代表的相反经验(如沮丧/兴奋、失望/希望、生气/愉快…等)。并请B说出线的大小、颜色,使线的感觉更逼真。
          1.A请B踏到线上最符合此刻内心状态的位置,然后导引他,慢慢地随著心境的变化,小步地逐渐移到此刻想感觉到的一端。
          (A在旁观察度测,注意B在肢体语言上的变化)
          2.A协助B进行各种可能性的探讨,如将线缩短或拉长、往回走向不想去的一端,站线上上分别面向两瑞,站到中间点上,身体分别向两端倾斜…。
          3.离开线上,并想像将线从地上移走。
          4.角色互换,重复上述步骤。


        4楼2015-05-26 12:38
        回复
            09:整合时间框架练习:
            1.找一个夥伴,两人或坐或站皆可,并在伸手可及的距离之内。
            2.看著对方的脸,让自己充分体验当时那一刹那间,所有的知觉(也就是当场所看、听、触、尝及闻到的东西)。
            3.当你完全融入此时此刻的经验中之后,伸出你的左手握住对方的左手,并随著体验强度的加深而越握越紧。
            4.把手放开,深呼吸,同时还保持注视看对方。
            5.把你对时间的知觉从当场那一霎那延伸到整个活动,整个课程进行的场合,你在生命中所处的阶段,你的整个一生,乃至超越自己的一生而拓展到过去与未来。
            6.当你逐渐体会到时间无限的感觉后,伸出你的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并随时间永恒的感觉增强而握紧对方的手。
            7.把手放开,深呼吸,注视彼此眼睛,并同时吸气。
            8.继续保持眼光接触,并同时伸出双手,握住对方相对的双手,用力握紧,以便同时经验此时的一霎那和无限的永恒。
            9.换另一新夥伴,先双眼注视对方,等一切感觉培养好之后,伸出双手,握住对方双手,以便同时经验这种时间与知觉的整合。
            11.至少再和另外3人重复同样练习。
            10∶舍弃未满足的愿望练习:
            有时人会以各种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表达愤怒,这显示了长期郁积的愤怒,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有自孩童起未满足的愿望,通常愤怒的目标不是父母之一,就是父母两人,但也可能是小时重要的人。
            为帮助这些人从这样的愤怒中解脱出来,可做下列之练习,事实上,下列之疗法,对厌食症、毒瘾和其他自我毁灭倾向的人有帮助。
            1.B帮助A辨认出行为中的愤怒以及愤怒的真正物件。
            2.B请A想想他想从别人身上获得什麼,是他们从未给过你的东西。这些包含那些具体的方式,以致你知道你是被爱,被尊重或有价值…等。
            3.B请A想像现在正面对那个人,并能与之对话。A告诉这人,他当时未被满足的期望及A当时和现在的感觉。请A注意,此人在听到这些未满足的愿望及感受时的反应为何。
            4.A告诉这人,A是如何由其行为知道,A之愿望未被满足,可能是因A自己也这麼做,或者是A自己有意不照那个人所做的去做。
            (这是归责自己的步骤,是在能决定是否放弃那未满足的愿望前,重要的一步。)
            5.A决定是否还要把持住这些未满足的愿望∶
            6.假如A一点都不想再继续保持住这些了…,A认知到自己不再需要这些了,进行到5a.去。
            7.假如A认为自己不想再从此人身上得到这些满足,再想从现在生活中的其他人身上得到这些满足,则进行到5b.去。
            8.假如A还是想保有这些愿望,并成为自己过去的牺牲品,则进行到5c.。
            9.a.告诉这个人,你现在要放掉那些老的未满足的愿望,然后再告诉他,你将如何与他一样的做一些事,并说服他,你是多坚决地要这麼做,并注意此人有什麼反应。
            10.b.假如A不想再从此人身上得到那些期望的满足,但希望在与其他人的关系得到此期望的满足,请A诀定在那些地方,当这些期望被满足了,而双方也都还互相尊重,建构一影片在裏面,A可以看到自己经验了这些,当A觉得够吸引人了,心理上,踏进这影片中,并实地去体验它,然后走出来,并将此经验安插进过去时间裏,并也安插一个未来时间裏。然后,A再告诉原来那人,你准备放掉对那人原来未满足的期待,而现在你将如何使这些期待被如何满足,最后,说服那人你的决定及注意当他相信你时,其反应为何。
            11.c.A告诉这人,你的余生,将如何悬念著这些未满足的期望,及你会如何地继续怨恨他,A告诉他,你在悬念著这些想法下,会如何行事,及你在悬念著这些想法下,会如何持续地感受事情。
            12.B请A,现在再注意一下,当A想像著与此人在一起,感受如何,及当A做了上述的事后,体验到什麼?也注意一下,你现在与目前生活中的人互动关系,会有多大的不同了?假如A喜欢这种互动的方式,则请A步出那画面,并将此经验在过去与未来时间线裏,各放一个进去,并察觉到当你做完这些后,感受为何?!
            13.未来模拟,感受一下,未来如未拥有此资源而会有困境,但现在却可多麼不同地处理了。


          7楼2015-07-02 1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