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立意
立意最重要啊,一篇文章,即使你语言素材都很好,离题或偏题分数都上不去啊。审题要准,中不了10环,也要保住8环。所以要花时间审题,尤其是难懂的材料。如果容易审,就努力扳到自己熟悉的分论点上。
注意!!(来源:语文老师强调过的)
1“摘抄意识”,作文积累在平时,我的摘抄来源很广,看微博(顺便推荐一下腾讯微博的读书有道),看自己的书,看别人(一般不摘同学的)的作文,(特朗斯特罗姆就是从学姐的摘抄里抠过来的)。多而不杂,很有目的性。这也大概是我语文老师讲的“转化”意识。关键在自己的感悟与思索。
2每次举完事例要引申,从个人到集体或者到民族,国家。比如悉达多可拓展为思想家,韩愈拓展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士。。这样使文章更厚重更大气。
3话语流
不断扣题扣分论点,迷惑阅卷老师。。掩盖说理不足。。
例:(来源网上)(让我们回到那段令人惊悸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伤害史中去,去看一看那些海洋天空一样广阔的心胸。沈从文请黄永玉“到这边来看荷花”;杨绛在斗室中精心布置,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饮酒、寻找乐趣……这些看似优雅从容的舞步,有谁知道是旋转在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口的?他们承受了疯颠的历史对每一个清醒者在人格与人性上的践踏,他们包容了苦难的生命质地,包容了绝望的生存境遇。惟有如此,才能在颠倒的乾坤间仍然挺直脊梁,才不曾放弃生命的尊严,才能等到后来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能够包容的生命,即使倒下也会面对太阳,能够包容的人,在降生、战斗、伤残乃至死亡中都会迸溅出钢花焰火。
伏尔泰蹲过巴士底狱,被流放过英伦三岛,挨过政敌的毒打,所有的一切,都未能摧毁这颗“欧洲的良心”,他依然以《哲学通言》召唤同道,以《百科全书》启迪民众。此时他包容的,已不仅仅是个人的苦难,他呼唤所有的人正视生命,从沉沦中崛起,从麻木中寻找希望。伏尔泰,将其不老松式的包容心态镌刻在了历史的里程碑上。)
推荐书余光中《左手的掌纹》,简媜《空灵》(网上有电子书),梁衡那几篇写人的散文。。我个人蛮喜欢日本那种有禅意的文。看过《徒然草》,推荐松尾芭蕉,德富芦花”莫道檐沟清浅,却把整个碧空抱在怀中。“
4作文分析
善于分析自己的作文:我在考前把自己写过的作文都翻出来整理了一遍。这有助于你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把握自己写作文的套路。
善于分析别人的作文:像我们班,老师酷爱印作文,同学的,网上的优秀作文。一般我会在老师点评时仔细听,跟老师的思路分析作文。以前我过于关注素材与名言,后来把重心放到作文的构思与结构上,体味作文中的妙处。其实个人来讲还蛮有趣的,觉得自己得到了一种智力上的优裕。我看了孙婧妍的文章后,感受到作文(其他亦如此)可以有经验,但不能有模板,否则会僵化。这是我练习写作文两年的最大收获。由“术”到“道”,大致如此。
5.顺便提一下结尾,结尾很重要啦,我后期结尾的套路有两种。。
对联式(注意字数,要整齐,还是要讲究对点仗)
如:本心无愧,则随处青山绿树鸢飞鱼跃。
本心无憾,则此生天高地迥海阔云舒。
美句式
吾生也有涯,碧水东流,何妨长歌一曲,看万山排戟,万仞开屏。
改造(关于书的):吾生也有涯,碧水东流,何妨长歌一曲,阅尽千书,坐沉红烛,惟愿世间繁华与荒凉过后,得与万仞书山静对,物我相忘,无憾生之为人。
(现在再写出来这些,我真是厚着老脸吐老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