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吧 关注:155,293贴子:37,179

【探讨】有图有真像:茶友寄来的茶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图有真相: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图: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7-09 10:28回复
    试泡:
    蒙顶黄芽
    是烘青绿茶,不像霍山黄芽,倒像君山银针,信阳毛尖的味道。另一种是“龙毫”,意思是“带毫的龙井”,炒青绿茶的做法,板栗香。二种绿茶叶底匀整,茶香明显,估计200以上。
    :右边/下边的是龙毫。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5-07-09 10:29
    回复
      这个是生铁,田青。正味型。茶碎和细梗较多,机器挑梗的,香气不错,前2泡略有花香,产地价150-200,当地300以内也可以接受。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5-07-09 10:35
      回复
        尊典是熟铁,韵香型的,外形和干香不错,很少茶梗及茶末,根据干茶外观,可以判定是手工挑梗的,叶底也嫩,这样的底料标准可达300以上。可惜烤功差强人意。香气呈米香型的微苦,汤色偏绿,烤火温度太高(120°以上),烤火时间太短(少于4小时),水路不够绵滑。综合质量,不得超出200元。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5-07-09 10:35
        回复
          暖暖
          几年前,无意间   遇见了茶,只是那时还没有在意   只觉得它很特别   味香而柔和   苦涩又带有甘甜   一次偶然   遇见了茶具   精美的茶盏敷带着中国山水画   显得别具一格   一见倾心。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7-09 11:49
          回复
            对比才是硬道理


            IP属地:广东6楼2015-07-09 12:20
            回复
              多喝多比较。


              IP属地:福建7楼2015-07-18 14:32
              回复
                汤色来看,秋茶最浅,春茶最浓,暑茶居中。
                香味(盖香/气香和口香/汤香)来看:秋茶最香,鲜爽;春茶清纯;暑茶粗杂。
                口感来区分:秋茶甘滑;春茶浓醇,暑茶浓厚微苦涩。
                叶底来看:秋茶墨绿油润;春茶暗绿肥厚;夏茶黄绿枯涩,较薄。
                经过对茶友样品的香气,滋味,汤色的综合对比,初步判定,茶友的茶样是春茶与暑茶拼配而成的。

                通过对叶底色泽的区分以及计算比例,初步认为春茶和暑茶比例约为7:3

                通过不同比例茶汤混合,发现春茶与暑茶按照7:3的比例混合后口感最接近茶友的茶样。
                最终结论:茶友的茶样是由2014暑茶与2015春茶按照3:7的比例拼配而成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不具专业权威及鉴定资格。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5-09-01 22:00
                收起回复
                  总结:
                  干茶的外形是看不出什么鬼的。干茶的香气也仅仅很粗略的闻出大概的年份,对于不同的年份拼配而成的茶叶,干闻根本没起作用。
                  很多茶友拍几张图片,甚至外包装,要“大神”鉴定质量,那根本是不靠谱的,关键是要开汤实物。大神不是装神弄鬼的“天师”,而是勤于实践的求索者。
                  喝出一泡茶的好坏,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就在于,人的状态有好有坏,嗅觉和味蕾也是很敏感脆弱,容易疲劳。说不难就在于:通过几款茶样做多方面参照,可以很好的克服感官上的误差!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5-09-01 22:01
                  回复
                    签到是一种义务,回贴是一种责任,顶贴是一种快乐,获得是一种友情。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9-03 15:11
                    回复
                      路过,加点人气,回贴满20个字是有15积分的,不然等签到可能要猴年马月,自己的签到太难升级了。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9-11 10:38
                      回复
                        铁观音不错。


                        IP属地:福建14楼2015-09-15 15:30
                        回复
                          四:贵州茶友的茶样
                          通过第四图的压痕,就可以看出③号茶(红色袋子原味铁观音字样)是手工打包的,①和②是全自动真空机打包的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6-03-16 19:21
                          回复
                            半手工抽真空,内膜是带封口滴;
                            全自动真空包装的内膜不封口而且切口不平整热封的线比较粗。
                            一般来说,手工抽真空成本高,速度慢,适合包装好茶。
                            当然,手工抽真空也分为二种:
                            自动分装+手工抽真空(半手工)和手工分装+手工抽真空(全手工)。
                            前者内膜有封口,两侧热切边;
                            后者无封口,机械切边,边缘整齐,无热切痕迹。
                            如图二:左是全手工分装的内膜;中是全自动抽真空的内膜;右是内膜机分装+手工抽真空的内膜(半手工抽真空)。左和右都算是手工抽真空的,中间是全自动抽真空的。
                            半手工抽真空和全手工抽真空,效果区别不大。


                            这是给茶叶分好克数的机器:分装机

                            手工分装,无封口,边缘齐整

                            全自动真空机:3-5w一台


                            分装机+内膜机弄出来的带封口的内袋

                            手动真空机



                            冲泡时从红圈处轻轻掰开即可,其他地方扯不开,硬扯容易把茶叶撒了


                            IP属地:福建16楼2016-03-16 19:57
                            回复
                              过称:
                              ①号茶(紫色袋子原味字样)7.5克,一斤66包以上才够称。
                              ②号茶(红色袋子)7.2克,一斤69泡以上才足称
                              ③号茶(红袋原味字样)6.8克,一斤73泡以上才够称。
                              打完包装多或少一两泡是正常的,是机器的误差。少了三泡以上就是缺斤少两了。




                              IP属地:福建17楼2016-03-16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