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是什么?马的缰绳。快,慢,左,右,停,起,由缰绳决定。问:缰绳在手,底下有马乎?我注意缰绳和马的关系。手中有缰,胯下无马,不行。
所谓马,即文学艺术,怕走乱了,所以要缰绳。先古艺术是没有缰绳的,好极了,天马行空。不要把缰绳看得无往而不利。我是先无缰,后有缰,再后脱缰——将来,我什么观点也不要。
观点有用,又无用,无用,又有用。最后都是要脱缰的。
为什么大家着急听观点?图方便。
我要是真的来摆观点,不那么好消受的。如溪水流过,有人带桶,带杯子,或者麻袋,或者竹篮。杯桶可以盛水,麻袋竹篮漏光。
我的观点,有的可发表,有的只能讲讲,有的,必得死后才可以发表。
譬如‘看山不是山是要死人的’,你们懂吗?
譬如‘默罕默德打电话给山,山不在’,什么意思?怎么解释?不好消受的。
再譬如‘天才与狂人相近’,不对,‘天才与狂人正相反’,够解释的。
又如‘生命好,好在没有意义’,不能乱说,要出问题的。
什么时候能用这些观点呢?有马以后。
先无马,后有马,后千里马,后脱缰——可以用我的观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