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水吧 关注:6贴子:514
  • 12回复贴,共1

【分享】多少人没熬过那3厘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8-15 14:32回复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8-15 14:3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8-15 14:33
      回复
        相信自己。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但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与众不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8-15 14:34
        回复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
          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的生长
          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
          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8-15 14:36
          收起回复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看上去很励志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8-15 14:38
            回复
              "四年三厘米,六周15米",笼统来说,前半句是错误的,后半句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严格来说,这实际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前面说的“四年三厘米”,应是对于竹子的实生苗来说的。所谓实生苗,指的是由种子萌发而成的苗。对于竹类来说,其生长和普通禾本科植物没有什么太大差异。但是“四年三厘米”就很成问题了,事实上萌发后一两天的实生苗高度就能达到3厘米,而数周后就能达到十几厘米高。
              图为毛竹实生苗。
              而我们通常用来形容生长快速的“雨后春笋”,则不是实生苗,而是由毛竹已经长成的地下横走茎上萌发的芽。这是竹类一种营养繁殖的方式,营养繁殖对于竹类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对于笋来说,其内部已经有多个节,只不过每个节极度缩短而已。在环境适合条件下,每个节中的居间分生组织一起开始分裂伸长,因此笋的生长速度是相当快的,数天之内就能长若干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8-15 14:42
              回复
                竹子的地下横走茎,上面有两个已经发育为植株的芽。不同的竹子,其地下茎生长模式也有不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8-15 14:43
                回复
                  竹笋中的每一“格”,实际上就是后来发育为竹子的每一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8-15 14:52
                  回复
                    现在来吐槽图片中的问题。
                    首先毛竹并非“只生长在中国最东方”,我们说的毛竹,通常指的是禾本科刚竹属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也是图片中所显示的竹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浙江、福建一带的竹林,基本都是毛竹为主的。
                    其次,第二张图中的种子....是亚麻籽。竹子种子不长这样。竹子是禾本科植物,是正儿八经的颖果。竹子用种子繁殖的机会很少,通常若干年才发生一次。
                    毛竹的种子(严格来说是颖果,没有脱去颖壳)。
                    第三张图中的发芽的也不是竹子,更像是石蒜科植物鳞茎萌发的芽。
                    我觉得更像是土栽的水仙之类的芽。
                    生长速度那里已经吐槽过了。
                    树根的那里,那显然不是竹子的根。竹子根长什么样上面也已经展示过了。此外,竹子在地下部分最主要的是地下茎。地下茎的延伸速度很快,图中这点信息倒不算错。由于毛竹地下茎十分密集,生长迅速,因此毛竹林如果不加以控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8-15 14:57
                    收起回复
                      太赞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9-02 0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