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吧 关注:4,353,628贴子:22,753,044
  • 7回复贴,共1

非专业闲杂人士浅谈公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闲来无事,悉闻公考将至,忆往昔岁月,感慨万千。决定还是写下点关于公考的东西吧,水平有限,不喜轻喷。
还是先从最开始,新手向的备考开始吧。
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长处,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短处,不足。这样才方便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提高自己的硬实力。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抽个时间完整地做一套试卷,统计自己错误最多的地方,从一个最简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哪些板块需要提高,哪些板块又需要保持。
记住,我这里说的是最简化的角度。


IP属地:四川1楼2015-08-19 19:51回复
    楼主说的不错,前排占座,瓜子汽水辣条备好,给小白们一些帮助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8-19 19:55
    收起回复
      因为,你在做的时候,每部分投入的精力是所不同的,一般刚接触公考的孩纸是按照顺序做的,当做到资料分析的时候,明显就已经意识模糊了,在资料分析这样一个细心出高分的板块,意识模糊是很难判断真实水平的。这都需要后期的练习来确定自己的定位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次练习毫无作用。


      IP属地:四川3楼2015-08-19 19:57
      回复
        至少,你会真正了解到公考题量,题型,以及大概一些设问方法。恐怕到了这个时候,灵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计划。我主要还是针对中偏下的孩纸吧。这时候,有的人或许开始纠结于报哪一家的培训机构,选择哪一家的书本。但我认为,这都是枝末细节,毕竟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教材课本也都不尽相同,那么,这时候我们该做什么?


        IP属地:四川4楼2015-08-19 20:01
        回复
          我的意见,是回归到大纲,也就是看看大纲里面怎么说的。你会发现,大纲里提到了几种能力,比如归纳总结能力,文字运用能力,运算能力等等。或许你认为这些只是废话,可我不这么认为。如果真正去了解公考,你会发现,这些能力贯穿始终,最终会形成一种能力,也就是一种思维的能力


          IP属地:四川5楼2015-08-19 20:05
          回复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申论大作文要求写到的议论文。在这其中,涉及到了论点,论据已经论证。那么,我们反过来再看行测,加强削弱题型中,同样涉及这几个方面,我们不妨来个嫁接。把做这种题的思维模式,转换到大作文里,会如何呢?


            IP属地:四川6楼2015-08-19 20:10
            回复
              嗯嗯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8-19 2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