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又1958吧 关注:0贴子:108
  • 5回复贴,共1

【九月】无关其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便放点感兴趣的东西,无关什么,各种资料整合而成,侵删。
——最后也只是在一隅的碎碎念罢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9-12 18:45回复
    ——北斗的斗柄,分别叫做玉衡、开阳、摇光。当它们向着东方的时候,春天就要到了。一年四季,就这样在东西南北中轮回着。
    ——这一颗星与那一颗星,看起来如此接近,却永远不能够到达。哪怕走过亿万年的时间,耗尽生命中的光线,你所能够见到的距离,仍然是那么远。
    ——生而孤独的命运,没有人可以改变。
    ——微凉的风中传来桂花的香气。不知道它们出自何方,然而我却清楚地知道它们一定存在着,就像此刻的我一样。
    ——总有些东西要被埋藏,或埋葬。
    via小号鲨鱼《道听狐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9-27 01:27
    回复
      侏儒警语里说:发现民众的愚蠢,并不值得夸耀。但是,发现我们自己也是民众,倒的确值得夸耀。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达者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一个傻子的一生》中,“如果尸体不足的话,我会毫无恶意去杀人。”
      芥川龙之介第一层次怀疑人性,觉得人性的一切表现都起源于自私自利之心。第二层次怀疑历史、真理。所有的叙述者既然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描述发生的事情,那么所有的历史存在都是不确定的,那么基于此的真理也是值得怀疑的。芥川龙之介对于人性的恶充满了绝望,对人性的善和正义真理的存在报以怀疑主义的态度,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正如《地狱变》良秀的一句话:“平庸的画师不会懂得丑恶之物中的美。”芥川龙之介最后自杀前的绝望,我相信有这么一部分,那就是他发现自己一直是一名“平庸的画师”。
      艺术的永恒远远超过了平凡庸常的人生。
      “纵然我是疯子,将我变成疯子的,难道不正是潜藏在我们人类心底的怪物吗?只要那怪物存在,今天嘲笑我是疯子的人们,明天难保不像我一样变成疯子。”
      “电线依然放出锐利的火花。他综观人生,并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可是,只有这紫色的火花——只有这空中激烈的火花,哪怕要用生命去换,他也想我在手中。”
      人是一个矛盾的情感个体。一方面,对他人的不幸,人们莫不表示同情,可是一旦那人勉力摆脱了不幸,别人又感到有点索然无味。稍稍夸张一点说,人们甚至会希望那人再次陷入同样的不幸。
      如果你不曾美丽动人的生活过,那么你死后真的只是一具腐尸。


      IP属地:上海4楼2017-06-03 21:02
      回复
        如我等“卑鄙”之辈,问题是可以思考的,我们没有铁肩也担不起世上所有道义,但担所当担责无旁贷;兼济天下的能力是没有的,但独善其身的自觉性应该都是具备的。
        周国平:“人生的两大快乐”:一是生命的快乐,另一是精神的快乐。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乐。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我们难以断定,这一点是否对所有的人都适用,抑或仅仅适用于那些有创造天赋的人。”——《孤独的价值· 周国平》
        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贝多芬:我要扼住 命运的咽喉 绝不向命运低头
        杨绛:一个人的年岁应该这样计算:只要爱他的人不死,他就永远活着。
        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上”


        IP属地:上海5楼2017-06-04 15:32
        回复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by 鲁迅


          IP属地:上海6楼2017-06-04 18:59
          回复
            《一个傻子的一生》:艺术的永恒之美超越了平凡庸常的一生。
            《枯野抄》:弟子们都不去哀悼师父的死,而在哀悼失去了师父的自己;不去叹惋困死于枯野中的先贤,而在叹惋薄暮时分失去了先贤的自身。
            《山药粥》: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并非出于偶然,单靠手势无法表达的情形,自然时而有之。
            “世纪末”指的是19世纪末法国等欧洲国家出现的颓废、享乐、唯美、神秘、怀疑等倾向的文艺思潮。


            IP属地:上海7楼2017-06-05 23: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