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紫檀吧 关注:1,012,567贴子:5,800,997

回复:【枫亚】木材的密度概念和小叶各纹理的密度特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几个问题的回答】
1)对于木材来说,重量/体积等于密度吗?
答:木材属于多空隙的生物材料,且含水率会随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不同产生变化。简单的重量/体积不能反映其中“实质物质(细胞壁物质)”存在状态。
2)譬如有A、B、C三块料,含水率分别为20%、16%、12%,它们的比重都是1.2。那么他们的密度一样吗?
答:相同的比重下,含水率高的密度低于含水率低的。
3)假设有一块料,曾经含水率为20%,过一段时间后含水率降到了14。其密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答:在含水率低于30%时,含水率继续下降使得木材产生干缩。干缩的结果是:单位体积内的实质物质量有了提高(密度提高)。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9-13 14:02
回复
    【密度平台】
    前面分析过“阔叶散孔材(包括檀香紫檀)的密度分布规律”。
    木材属于非匀质材料,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密度特征,疏密之间基本是均匀渐变过度,急变者稀少。
    具体的密度区域可以理解为“密度平台”。就檀香紫檀来说,各种纹理分别在各自的密度平台上进行演出。
    密度平台是密度的基础,具体的纹理生于什么密度平台上构成了该纹理的主要基本密度特征,有些纹理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其密度表现为密度平台与纹理结构相互作用的混合结果。


    IP属地:天津61楼2015-09-14 16:03
    收起回复
      【水波纹/S纹的密度特点】
      我们看到小叶的S纹是棕线(导管)群的直接视觉表现,而水波纹则是S形木纤维群被削峰后出现的色斑群。二者共存一体,各具特色。
      左上图展示了木纤维群与导管的存在关系,二者走向相同,曲直同步。
      右上图为弦切面的虎皮纹(光因水波)
      左下图为径切面的水波纹(色因水波)
      右下图的两纹一体,可以说明光因水波和色因水波的关系。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有序S纹伴生水波纹。见下图

      而无序S纹则没有水波纹与之伴生。见下图

      以上图例证明了两个关系:
      1)棕线(导管)与木纤维群走向相同,曲直同步。
      2)有S纹者不一定有水波纹,有水波纹者一定存在S纹。
      所谓“水波纹/S纹的密度特点”体现的是S形木纤维群的密度特点。


      IP属地:天津74楼2015-09-15 15:25
      回复
        【水波纹/S纹的密度特点之二】
        各种S形木纤维群(包括导管)的出现是适应性生长的结果。
        树木在一定的轴向空间内,当各种木细胞累积的轴向总长度长于既定的生长空间总长度时,木纤维细胞不会变短只能弯曲。
        典型的S纹为就是大家熟悉的”方便面”纹,另外,一些肘形料的内弯部分,和瘤疤的周围也会存在少量S纹。
        1)在SSS(方便面)纹为主要特征的料中,SSS纹区从圆周的角度来看各种占比都有,比较普遍的是阴面顺直。即使所谓的360度满S纹,阴面也只是微曲的S而已,而且极少。从SSS的表现来说是“阳盛阴衰”。
        2)肘形料的内弯部分属于单纯的轴向生长空间受限与阴阳面无关。
        3)瘤疤周围的S纹属于结构性弯曲,也与阴阳面无关。
        常识告诉我们:树材阳面密度低于阴面。
        因为SSS纹主要出现在阳面,所以,具有阳面的密度特征,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密度低于阴面。
        肘形料内弯的S纹部分和瘤疤周围的S纹部分则只具有“存在部位”的密度特征。
        但是,这个结论总结的是S纹特征材料的密度倾向,不能作为个案的密度判断。


        IP属地:天津80楼2015-09-16 15:30
        回复
          【水波纹/S纹的密度特点之三】
          1)过去流行的说法是水波纹的密度高,因为S纹是树木受到挤压形成的,受到挤压密度就会高。
          2)S纹是挤压而成的说法被否之后,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水波纹的密度比较低。
          【个人看法】第一种说法是错误的,第二种说法是片面的。
          水波纹/S纹主要生于阳面,而阳面密度略低这没错。
          但是同料中阳面还有上下之分,同为二膘料也有外弦切面和里弦切面之别。通俗讲:棍料上下密度不同;盘料内外密度有别。
          如果异株材料比较则没有可比性。
          譬如,由于株间的个体差异,有可能A株料阳面S纹密度比B株料阴面顺直纹还低的情况。
          【总结】
          密度比较需要在同条件下比较。
          密度判断应该综合诸如:含水率、密度值、细腻度等多个条件才能客观、准确。
          写到此,感慨万端,太复杂了。没办法,不是被我搞复杂了,它就是个复杂的东西!


          IP属地:天津81楼2015-09-16 16:10
          收起回复
            【鱼鳞纹、鱼籽纹的密度特点】
            龙鳞纹、鱼鳞纹、鱼籽纹是同一种东西—色斑,差异只在斑形。
            本人的专贴《【枫亚】关于鱼鳞纹的思考和成因推测》中做过详细的分析和推论。链接如下:http://tieba.baidu.com/p/3753216230?pn=2
            我的观点入下:
            1)现在市面上所见鱼鳞纹大部分都是新料,因其产生于高密度区而具有较高的密度,毫无疑问属于新料中的佼佼者。
            2)老料中鱼鳞少见或难见。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色素富集的重色区向较浅的底色区散开(浸润)”而模糊了界限。还有就是:老料因氧化的原因材色转深掩盖了色斑。一些“老料”偶然见斑,已到星星点点的斑痕(鱼籽纹)后期了。
            3)同料中,不同的“弦切面层”斑形不同,向树皮方向是浓重而清晰的趋势;向髓心方向是浅淡而模糊的趋势。参见图一、图二、
            4)取料位置决定斑形和密度。参见图三、


            图二

            图三

            【几点说明】
            1)鱼鳞纹的生长和存在模式决定了径切面只能是条状的“斑马纹”。
            2)以目前所能见到的实例和理论分析来看,鱼鳞纹是“有限厚度”,达到20多毫米厚度的凤毛麟角。即使遇到20毫米以上厚度者,开20mm的珠子,结果是:外弦切面为龙鳞(或鱼鳞);内弦切面为鱼籽纹;两个径切面为斑马纹。所以,360度满鱼鳞只是个美丽地传说。
            3)鱼鳞纹料的氧化后期材色转深,色差由渐弱到消失,迷人的斑纹离我们渐渐远去。只留下不错的油密和美丽的回忆。


            IP属地:天津84楼2015-09-17 16:08
            回复
              【金星的密度特点】
              金星是无数玩家的最爱,金星料的密度如何也是众多玩家关心的问题

              专业文献中明确记载:“导管的内含物主要有侵填体和树胶两种”。檀香紫檀中有一部分侵填体完美溶入树胶成为膏状样固体(混胶侵填体)就是所谓的“金星”。这说明:金星是寄身于导管内的物质,金星的粗细与多少和导管的管径与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阔叶材中的导管分布规律是:
              1)里细外粗,里密外疏;
              2)上细下粗,上密下粗。
              两者反映的是同一个规律即:距离髓心近的细密,由髓心向树皮方向发展,渐渐的是粗而疏的倾向。参见下面的两张图
              下面两张图均为横切面的导管分布实例



              IP属地:天津103楼2015-09-22 16:03
              收起回复
                【金星的密度特点二】
                紫檀金星料中影响密度的若干因素
                1)棕线(导管)数量的多少和管径的粗细与生长速度正相关(这是由生长需求决定的)。生长速度快的厚壁细胞腔大壁薄密度低。
                2)棕线(导管)在阔叶材中属于粗大空隙,空隙量多的密度低于空隙量少的。
                3)具体到檀香紫檀这个树种,其棕线(导管)周围存在着翼状或聚翼状的轴向薄壁组织,所以导管多的料子薄壁组织所占比例高于导管少的,这是拉低密度的又一个因素。
                按这个逻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金星多的首先必须是导管多,而导管多的密度偏低,所以金星料密度偏低。
                这个结论究竟成立不成立呢?客观不客观呢?
                明确的答案是:这种结论叫”以偏概全“,不是准确、客观的结论。


                IP属地:天津115楼2015-09-23 15:36
                回复
                  【金星的密度特点三】
                  金星在檀香紫檀中占比很小,形成的机制已经清楚。详见链接:http://tieba.baidu.com/p/3717361976
                  但是形成的原因尚无所知,遗传原因,还是生长环境影响都不清楚。目前只能理解为是随机生成,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在含有金星的料中,比较普遍的金星的分布情况是,树干基部多于树干中上部;从横切面角度看,距离髓心远的部分多于距离髓心近的部分,就是说树龄较长的树头接近白皮的部分金星出现的概率偏高。而这个部位又是整根树材密度较高的部位。
                  那么,金星的多寡和有无,究竟密度是什么关系呢?
                  答:金星做为依附于棕线(导管)而形成的纹理,本身对木材的密度构不成影响。含有金星的部分产于哪块密度平台上即具有该区域的密度特征。
                  所以,用金星的多寡和有无来判断密度既不客观更不准确。
                  【金星和密度关系的总结】
                  金星出现的部位,越靠近基部密度越好,距离髓心越远的密度越好,外弦切面的比里弦切面的密度好。
                  在具体的料中棕线越少的密度越好(这意味着金星多不了);
                  在棕线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金星和树胶填充率越高密度越好(空管少);
                  在金星出现部位近似,金星多少近似的情况下,管径越细密度越好;
                  注:以上总结属于倾向性的规律,在每一个单独的植株中都适用。不同植株中不同条件则没有可比性。


                  IP属地:天津119楼2015-09-24 15:14
                  回复
                    【瘤疤的密度特点】
                    瘤和疤是不同的两种东西。
                    瘤的定义:由于外力损伤或瘤细菌侵染,引发了无序性细胞分裂而形成瘤状组织—瘤囊群。树瘤属于愈伤组织,本质上是树木的一种自我保护。
                    瘤区开材取面后形成的纹理就是瘿子。
                    疤的定义: 疤是树干内部活枝条或枯死枝条的基部,在用材中称为节子,是树木生长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单独存在,有活节死节之分。
                    从下图可以看出(左面二图)开材前是瘤,(右面二图)取面后是瘿,红圈内为瘤囊中心。
                    瘤瘿对比图

                    瘿囊结构分析图中的右上图是某瘿区的高倍放大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具体的瘿囊核心及其周围的一部分区域就是一个微小的横切面,瘿囊群就是由许多微小横切面组成的。
                    瘿囊结构分析图中的右下图是某料的横切面图。红圈内、外的区域用文字做了注明,并用白色箭头提示了右上图中具体的瘿囊核心区域及其周围的相应部分。
                    瘿囊结构分析图

                    各个瘿囊的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个的髓心,髓心中的髓组织是100%的轴向薄壁组织。所以,虽然是弦切面图,显示的却是无数点状的细胞”横切面“。见下图
                    瘿囊核心图
                    【髓的特征】
                    髓俗称树心,位于树干(横切面)的中央,也有偏离中央的。颜色较深或浅,质地松软。它和第一年生的木材构成髓心。由于它是”轴向薄壁组织“构成,因此髓心部分木材的力学性质低,又易于开裂和腐朽。
                    【幼龄材的特征】
                    这一部分木材位于树干髓心周围,其生长轮年龄范围因树种而异,多在髓心之外第7-15个生长轮范围以内,也有人称之为未成熟材。因这一时期生长迅速,故木纤维细胞相对的腔大壁薄。密度较低,物理性能不好。
                    【结论】
                    无论是瘤还是疤,其结构特点决定了比周围正常组织的密度偏低,强度较弱。
                    由于瘤/疤的核心部分经常见裂,有些朋友干脆直呼其为”胎裂“,含义就是几乎难见不裂的。其实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就是具体囊核部分偶有脱落,没有办法结构就是如此。
                    《木材学》中把二者归为”缺陷“。
                    【注】
                    本楼只是从结构的角度对瘤/疤的密度以及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这里不涉审美,更无意影响玩家们的偏好,因为一切有市场说了算。
                    【两点说明】
                    1) 本节内容全部是我和 @紫金阁紫檀文玩 好友共同切磋、讨论的成果,代表我俩共同的观点。我只是另兼执笔而已,有遗漏出由紫金补充。
                    2)本节图有几张来自网络,来源已搞不清楚。此处向原图片所有人鸣谢,谢谢!


                    IP属地:天津122楼2015-09-30 22: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