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吧 关注:17,277贴子:389,653

新闻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前辈,一把老骨头了,真心不容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05 18:55回复
    中文名 :屠呦呦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 :1930年(庚午年)12月30日
    职业 :药学家
    毕业院校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0-05 18:56
    回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0-05 18:56
      回复
        期待国内更多获奖者出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0-05 18:5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0-05 18:58
          回复
            哎哟喂!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10-05 19:45
            收起回复
              哇塞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0-05 19:46
              收起回复
                不是华裔卅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10-05 20:23
                收起回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0-05 20:29
                  收起回复
                    看看这个新闻评论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本文刊发于2011年10月人民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0-06 00:02
                    收起回复
                      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0-06 07:41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0-06 10:32
                        回复
                          能不能不要总是一把老骨头一把老骨头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0-06 15:08
                          收起回复
                            看是表扬贴,觉得你字里话间没有一点尊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10-06 15: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