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mcdx专帖吧 关注:66贴子:8,804
  • 12回复贴,共1

又不务正业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座昆明湖,曾在这里‘训练’过大清帝国的‘海军’。那不过是那位握有权柄的女人,挪用修建海军的款项用以重修颐和园的遮人耳目的举动,实际上,它所‘训练’的海军不过是湖上供她赏玩的游船而已。这些舟船随着历史风烟的消失,也化作了往日的风景,倒是在长廊的尽头留下了一只石头的船——清晏舫。本世纪50年代初,一位土耳其诗人来到颐和园,以这艘船为题写下一首短诗,其中有句云:
中国所有的船都充满了风,
只有它感到孤凄——它走不动!”
其实只是为了这句诗,读了想哭。不过想了想,还是把前面那一大段摘出来好了。看了个新闻,查了几个百度百科,图书馆里找书,最后拿了这本,目标之外。


IP属地:美国1楼2015-10-22 19:39回复
    "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上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上之过渡时代也。"
    境界很高呀,站在圈子的外面,嗯,就像四维看三维,或者三维看二维。再想想现如今,有些东西,是一个时代的问题,还是所有时代的问题呢?不过没有那样的人,社会也不可能向前进。


    IP属地:美国3楼2015-10-22 20:02
    回复
      "当那些后世的评论者以冷静的理性来评说当年应当如何如何的时候,应当说,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他并不处身于潮流之中。他充其量只是一个与那件事无关的事后的聪明人,他绝对不是感到了切实的疼痛的当事人。"
      “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
      “不如太平时势,人们往往耽于安乐不思奋发,于是,即使他有许多精力和智慧,却往往消磨在享乐和安逸之中了”
      刚才想到了一个词,痛心疾首,或许是因为那种潜在的强烈的归属感吧,即便再是漂泊。最后那句,有时候自己就是那样的吧,唉,未来。


      IP属地:美国5楼2015-10-22 21:24
      回复
        “这样,就出现了上个世纪末中国最触目惊心的风景:无知嘲笑智慧,愚昧驱逐文明,专制和暴虐的无边黑暗,吞噬哪怕只是偶然一现的觉醒的微光。”
        这书是98年出的。虽然我觉得不至于,即便有那件事也不至于,但还是标明为好。


        IP属地:美国6楼2015-10-22 21:47
        回复
          “所以中国要挽救危亡,首先要反对的是它自己。外力的蚕食和肢解,是由于它为这种侵入提供了条件。但是,当励志改革的人把改革的目标转向自身的脓疮,那脓疮为了保护自身,便要疯狂地反扑。它们把这一切统称为‘祖宗家法’,谁要是试图摇撼这‘神圣’,谁就将被诛灭。”
          国和政府或许就是这样慢慢被分开的吧......我不是有意想到一些事情的,不过哪里都一样,国家,特区,省,州,市,县,镇,村......全世界都是这样,只不过有时候我们严重,有时候他们严重。
          想起来一个法国老头的话,“Power is operated in the name of knowledge”, 这句真是记得好清楚。哦对,还有个老头谈control的时候说它有三种,一个暴力压制(这个其实记不清了),一个你往上交提案我就是不讨论,还有一个就是洗脑。


          IP属地:美国7楼2015-10-22 21:56
          回复
            “天下英雄聊种菜,山中高士爱锄瓜。
            无心我却如云懒,偶尔栽花偶看花。”
            且不论写得怎么样,放在这里是在想,如果我不知道那段历史,仅仅看到它,会否感受到黄遵宪内心的落寞无奈。


            IP属地:美国8楼2015-10-22 22:15
            回复
              “一个时代若是剥夺了它的精英的所有可能性,而独独留下了‘无用’的诗,这是诗家的福音,却是社会的悲哀。”
              即便没了皇帝,没了氏族,人尽其才也是相当困难的吧,斗争消耗了太多太多,施展抱负的前提却又是思想的正确性,倒不是思想正确特别不好,只是,久了也就僵了,远了也就乱了。非黑即白,嗯,确实也和机器差不多。


              IP属地:美国9楼2015-10-22 22:27
              回复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IP属地:美国10楼2015-10-23 11:22
                回复
                    “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IP属地:美国12楼2015-10-23 11:24
                  回复
                    “诗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它往往能够代表一个社会的精神存在。它可以作为文明的灯盏在那里无限延伸地点燃着,代表那个时代不灭的光焰,它有时更是一个良知在那里思考和发言。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诗尽管‘微不足道’,却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诗是一种最后的支撑,当一切都不存在的时候,诗存在着,所以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诗,乐,文字,曲子,融入了灵魂的东西,不仅仅是情感与思想,是真正的灵魂。灵魂相击,荡气回肠,千万年而不息。突然想到了时间,渺小短暂到可以被抹去一切痕迹。一百年前的人们有了世界观,才有了那样的奇人奇才,现在的人们早该有宇宙观了,只可惜,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木心说,人生观源于世界观源于宇宙观,看看黄遵宪,刨除时代,很对。


                    IP属地:美国13楼2015-10-23 11:45
                    回复
                      “然窃以为史家之传其人,愿后来者之师其人耳,曾文正者,事事皆不可师。而今而后,苟学其人,非特误国,且不得成名。”
                      批判曾国藩的,前面理由懒得摘了。想起来四年前看曾国藩传,印象最深的就是打水战自己掉江里和晚上焚香思考看《资治通鉴》。现在看到有人说“其学问皆破碎陈腐、迂疏无用”、视野狭隘、思想保守,想想也对,那是一个打开的时代呀,李鸿章这点就要好过自己老师很多。曾国藩做的中兴,嗯,突然想起来孔丘周游列国传礼正周王室......又想起来墨家当年完胜儒学,如果当时......那些真正在高处的人,有些东西是相通的呀,而有些大家,都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IP属地:美国14楼2015-10-23 12:06
                      回复
                        “一个社会忽视和拒绝诗人,特别是畏惧诗人的声音并试图取消这种声音,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但是,一个社会如果仅仅剩下了诗人,忽视和弃取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更具有实效的一切,那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这种忽视和弃取,若是涉及对这个社会的存在来说至关重要的智慧的大脑和行动的中坚,并试图取消和清除他可能对社会的发展施加的影响力,那几乎就是一种灾难!”
                        脑海中飘过,中国人多。咳咳,不过这种感慨让一些人看了去,或许会成为煽动乌合之众的有力武器,自负比天的人太多,但没几个是真正的可以比天的人。


                        IP属地:美国15楼2015-10-23 12:14
                        回复
                          “因为在百年前‘引进外资’,他得到了一个可怕地名称:‘汉奸’;在战乱中的北京赈济灾民,他却被定罪为‘私售仓粟’,终于流放致死。而无数贪婪的官吏和庸碌之辈,他们在国家沦亡和社会动荡面前无动于衷,而终于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誉,享受着荣华富贵!”
                          《老残游记》,隐约记得许久前曾经在图书馆借来看过,好像是时间不够最后没怎么看就还了。同样隐约记得,许久前看到的收购甲骨做研究。嗯,看这本书总是不由得把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做比较,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痛心疾首是因为当初还是因为现在。进步,一直在进步,只不过引领进步,或者说是创造一个个奇迹的人,从古至今,都是孤独的。因为所谓的安全而固步自封随波逐流,而且还会对着所谓的‘刺儿头’不断地训骂叫嚣诋毁规诫,人人都说我们的时代较之以前充满了机会,未来不再是一成不变,可是事实却是一切的一切越来越单一化,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那样的人,但是教育却在扼杀所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的人,不仅仅在学校,还有家,同学,朋友......又想到了社会安定、生存和reproduction,即便身在圈子内,也要有跳出圈子看的视野,或者向往。几十年前一个老头说的one-dimension,虽然那本书从来没看完过,不过就现在想来,我们单一化的原因却可能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选择太多而大家认同的还太少。那有没有可能在未来认同变多呢?又是多少个百年之后的事了呀。


                          IP属地:美国16楼2015-10-23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