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骤雨吧 关注:44贴子:6,893
  • 11回复贴,共1

【科普向】现阶段对中医的大体认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伤寒论,在讲寒邪和阳气的对抗,六经是正邪力量此消彼长的层次。阳经在表,正气足就能抵御在这个层次,阴经在里,正气不足就直接进到里面,要么当时发作,要么成为伏邪,到病气(异常气候、突变气候)引动时发作。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11-02 00:49回复
    汉朝气候冷,经济中心在北,人的阳气易伤,且食物匮乏,中焦之阳尤其虚,所以伤寒家重视阳气。伤寒之所以是活人书,是因为对象是无衣无食以抵抗严寒的贫民。在金匮中,有了更复杂的病,这里就有富贵病了。富贵之人不怕寒伤阳气,有衣有火,但伤阴。因为脑力劳动耗心血,心事多,可以伤情(市井之人多动怒,无细腻情感)。且富贵之人作息随意(不需耕作)、有闲情纵欲。温病重阴,因为温邪暴烈,直接伤阴,且明清气暖,易生细菌,人多在江南,教育程度高,伤阴更甚。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11-02 00:50
    回复
      现代人,可谓伤寒又伤阴。伤寒多是锻炼时机不当(夜晚锻炼)、空调使用过度。伤阴是脑力劳动多,纵欲,熬夜。更复杂。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11-02 00:50
      回复
        中医考察气候、地理、人体(先天与后天体质、情感、生活作息)实在是精细的、需要广泛涉猎的学问。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11-02 00:50
        回复
          中医确是高于西医的,但是粗于西医的。真相究于底,还是要科学的西医,但人生想健康,非要学中医。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11-02 00:50
          回复
            此中国医学的一孔之见,亦如中国哲学的一孔之见。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11-02 00:51
            回复
              关注人生幸福,接地气,少理智,多实际。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11-02 00:51
              回复
                中国人,真有自己的局限。需要看西方,来补补自己的缺陷。天生的科学头脑,不能拒绝。自己的东西也不能丢。世界的真相真是不好全然概括。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11-02 00:52
                回复
                  失眠是脑力劳动者的宿命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11-02 00:52
                  回复
                    感谢牟宗三、肖相如、肖健楠、李成卫们…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11-02 00:58
                    回复
                      中医黑都是叉叉叉,中医粉多学习,谢谢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11-02 01:29
                      回复
                        唉,谁为表予心!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11-02 0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