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6,296贴子:73,858,173

汽车大国的崛起 让我们看看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汽车工业从战争中萌芽,美国人“养虎为患”亲手培养出这个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历经磨难却屹立不倒,日系车的崛起史,告诉我们日本何以从一个战败国迅速蜕变为世界经济强国……


1楼2015-11-03 17:42回复
    make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1-03 17:43
    收起回复
      最早进入日本人视野的是美国汽车公司Locomobile,1901年,Locomobile在东京开设了专卖店,日本人第一次亲眼见识当时最先进的汽车工业产品。

        1902年,一位21岁的日本青年内山三郎受Locomobile的启发,打造了两台实验性的汽车,引擎取自美国车,车身则由内山三郎自己打造,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本土汽车。


      3楼2015-11-03 17:43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1-03 17:43
        回复
           二战爆发前,日本汽车工业对欧美亦步亦趋,车型多为仿制。1914年,三菱重工制造了22台Modal A汽车,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款量产车型。Model A的外观借鉴了菲亚特A3-3。

            1925-1927,福特、克莱斯勒、通用三大美国汽车巨头先后在日本开设工厂,在此后10年间,这三家公司生产了近21万台车,产量是本土车企的近两倍,占据日本汽车市场大半江山。


          5楼2015-11-03 17:43
          收起回复
            1936年,日本政府通过汽车工业法明确规定保护本土汽车业,到1939年,外国汽车制造商几乎被驱逐出日本。二战爆发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重心转向为军事服务的卡车制造。

              战争令日本政府将汽车工业放到一个更高层面上,战争令日本经济根基尽毁,却也因政府的强烈干预让日本的汽车工业走向系统化。为战后日本将汽车工业立为支柱产业埋下了伏笔。


            6楼2015-11-03 17:44
            收起回复
               如今享誉世界的几家日本汽车企业多少有军工背景,这与日本汽车发端自战争密不可分,以如今的巨头日产为例,NISSAN最早的品牌叫DAT,旗下含有日立等著名军工企业。

                二战令日本经济瘫痪,工业生产能力仅相当于战前的31%,900多万人流离失所。在这种背景下,战时仍保持发展的汽车工业,由于其优良的基础,成为日本复兴计划中最重要一环。


              7楼2015-11-03 17:44
              收起回复
                 1945年日本投降仅13天后,通产省就召集丰田、日产等,商讨日本工业再建问题。通过关税壁垒、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种种手段,战后10年到了1955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950年6月打响的朝鲜半岛战争。选择日本作为其重要的军备供应方,这在当时相当于整个日本经济的救命稻草。在朝鲜战争一年后,日方输出订单34亿美元。

                  随着经济的强势复苏,日本的民用车市场逐渐打开,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日本刮起了“三轮车”旋风,1953年,日本一跃成为全球摩托车第五大生产国。


                8楼2015-11-03 17:44
                收起回复

                    二战后,出于政治上的考量,美国政府给予日本大量经济援助,其中一项就包括帮助日本本土汽车业发展,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默许,底特律三巨头也不可能乖乖地撤出日本。

                    时过境迁,谁能想到美国政府这一“招安”政策,竟培养出丰田、本田、日产这样日后足以和福特通用抗衡的超级巨头?他们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为2012年东京车展上的大发Copen,排量仅为0.66升。


                  9楼2015-11-03 17:45
                  收起回复
                    50年代/60年代,是日本战后重建的关键时期,也是日本国内民用车市场彻底打开的时期,1954年,第一届东京国际车展应运而生,吸引了55万观众,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1955年9月,日本重新加入GATT,政府为本土车企争取到了10年的缓冲期,直到1965年10月,才彻底放开了日本市场对于进口汽车的准入壁垒。10年间,日本车企大力进行技术革命。

                      日系车企在巴西、墨西哥、智利、南美等新兴市场投资建厂。1963年5月,在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赞助下,宫城县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汽联大奖赛。1987年,第一届F1日本大奖赛举办。

                      整个60年代,日系车企完成了本土的彻底垄断,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海外布局,70年代接连爆发的石油危机,则彻底帮助日系车打开了海外市场。10年时间翻了近20倍。

                      得益于日系车在欧美爆发式增长,以及电子、化工等工业的飞速发展,日本的经济突飞猛进,1966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越英国成世界第三,1967年超越西德,成为世界第二。


                    10楼2015-11-03 17:45
                    收起回复

                        在全球中低端市场叱咤风云的同时,日系车并没有忽略高端市场,60年代末期,马自达公司研发出成熟的转子引擎,从而为日系车在赛车领域开辟出一片天地。

                        图中这辆马自达787B,是1991年勒芒24小时拉力赛的冠军座驾,也是日系车截止到今年为止在该赛事取得的唯一一次冠军殊荣,这台车搭载马自达的R26B转子引擎。

                        尽管遭到国际巨头的联合狙击,直到今天转子引擎也没能撼动往复式发动机的统治地位,研发几乎陷入停滞。但马自达的努力折射出日系车企的坚韧与不懈地创新精神。


                      11楼2015-11-03 17:46
                      回复

                          为化解财政赤字,美国除强迫日元升值,还要日本汽车业提高对美国汽车零配件的采购,1994年猛增至199亿美金。面对穷凶极恶的美国人,日系车企努力拓展全球其他地区的业务。

                          以亚洲为例,日系车在东南亚地区有80%占有率。通过承诺为较落后国家提供技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换取政策优惠,日系车在亚洲地区迅速扩张,高峰时期每年增长率在30%以上。

                          日系车自80年代开始全球化扩张,也得益于日本电子产业的崛起,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日系三巨头的高端车代表,如今完全可以与传统豪门一较高下。

                          2013年上半年,丰田蝉联全球销量冠军宝座。日系车的崛起史有太多值得我们自主企业学习的地方,于其在民族情绪的裹挟下将铁锤大棒挥向同胞的日系车,不如静心反思。


                        13楼2015-11-03 17:47
                        回复
                          干货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1-03 19:14
                          收起回复
                            帮顶


                            IP属地:天津15楼2015-11-03 21: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