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党吧 关注:38贴子:1,099
  • 6回复贴,共1

【有文】《看的恐惧》——韩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韩松和刘慈欣是我最喜欢的两位中国科幻作家。我一直认为写科幻就应该像韩松那样去写——在一个不被现实的可能约束而又存在规范的逻辑的空间里表达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脆弱。韩松作品的冷峻与阴暗,噩梦般的扭曲性深深吸引了我——大约如某些人酷爱日本鬼片一样。我一直想写一些像韩松作品一样充满后现实主义的消极,又给绝望中的人以曙光的小说,可惜还没有令我满意的诞生。
我还找了一条让人啼笑皆非的评价:
“他白天作为一名记者为新华社工作,晚上写作黑色而寓意深长的小说。”——美国《新闻周刊》,人的屁股在不同地方,看问题的角度果然差别很大。
多话不说,且看这篇原载于2002年第7期《科幻世界》的小说《看的恐惧》:


IP属地:湖北1楼2015-11-12 23:24回复
     一、眼睛的出生
      子夜时分,产房里终于响起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这是一种具有提前到来的黎明性质的音调,危险中饱含着憧憬。
      母亲艰难地睁开眼睛,试图探头去寻找她的骨肉。这是一次难产。所幸,最后的结果是,母婴平安。
      “是个儿子,”面容娇美的年轻护士说。随着她的话音,整个产房里仿佛荡漾开了朝阳的金针光色。
      一直焦虑不安地在一旁作困兽状的父亲,这时,才松了一口气,疲惫的脸庞上抖露出不知所措的笨拙笑容。
      护士把孩子抱到母亲面前,让她好好欣赏这带给她痛苦和幸福的精灵。孩子脸色彤红,蜘蛛一样蹬踢着粉嘟嘟的小腿,像要把整座大楼哭塌一般哭个不停。母亲满意地笑了,虚弱地点点头。
      但她随即看见,小家伙的额头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陈皮状的灰色东西,爬虫般显露出了丑陋的性质。刚做母亲的女人不知道新生儿是否都是这样,略微皱了皱眉。
      护士也早就注意到这东西了,此时,犹豫了一下,忍不住伸出一只手,像扫拭灰尘一样,轻轻去拂那层皮肤似的物质,竟然就拂开了。
      “啊呀!”
      周围的人惊叫起来。
      原来,孩子的额头上长满了一排眼睛!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5-11-12 23:25
    回复
      三、看的恐惧
        接下来的时间里,医院成了热闹的中心。孩子的父母除了配合医护人员照料怪婴,还要忙于应付各方的访客。
        这些人自称来自各种级别的科研部门,他们对夫妇的怀孕经过、产前护理、饮食、身体、遗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测定。
        夫妇都是中学教师,结婚六年了,一直没有怀孕。好不容易才怀上了这个孩子,怀孕前后,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反应。至于家族,也没有遗传病史。
        这繁忙的检查,不觉之中加重了做父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觉得,真的生出了不见容于社会的怪物。
        婴儿自然更加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但除了眼睛比常人多外,一切正常,就连那多余眼睛的构造,用现有的仪器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特异处。更使人不解的是,竟没有检测到预想中的突变基因。
        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专家们迷惑了。天降灾异而以孩子示警的说法,不胫而走。
        其时,又来了几个奇怪的人物,自称是不明飞行物研究会的会员。他们向夫妇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包括有没有见到空中的飞龙,有没有时间丢失等等。
        夫妇不假思索便回答说,根本没有这些事情,他们没有见过飞龙,也不相信飞碟。
        访问者问不出名堂,这才悻悻地离去。
        后来,报纸发表了想像中的外星人图片,额头上的确长有许多眼睛,与这孩子对比,倒有几分相像。但有人提出疑问:外星人是不是根据这孩子的模样画出来的呢?
        对这些烦琐的调查和无端的推测,夫妇俩渐渐产生了一种反感。这孩子不就是与常人不同一些么,不就因为他是人群中的极少数么,他来到这世上已经不易,为什么不能让他安静地自己呆一会儿呢?
        身为父母,他们却自觉失去了对这个孩子的拥有权。而孩子从一出生,便不再属于自己了。
        不妨说,所谓的异化,正是从这时产生的。
        一直到了半年后,人来得才逐渐少了。
        但夫妇俩总有一种感觉,就是还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暗地里跟踪着、注视着他们。
        也许,真正该来的人,还没有现身呢。那又该是谁呢?难道,此生就要生活在这种恐惧之中么?这或可称作“看的恐惧”。


      IP属地:湖北4楼2015-11-12 23:27
      回复
        七、技术的介入
          一个月后,有一位陌生的客人来造访,自称是计算机工程师。他说是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孩子出院的消息的。
          自离开医院后,夫妇俩便不太情愿有人来访,尤其不希望有生人来打探孩子。不过,既然人家都找上门来了,还是不好拒绝。
          “第一次从报纸上读到这则奇异的出生消息时,我便滋生了巨大的好奇心,想来探望一下贵公子,但一直怕打扰你们。现在,孩子既然已经出院了,我便鼓起了登门拜访的勇气,还请见谅。”
          说着,客人打开了随身的包袱,里面竟是许多昂贵而精致的玩具,夫妇俩这才有些惭愧和感动,对客人热情了起来。
          客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面色和善,神情安祥,戴着黑边眼镜,一副学者的模样。他在夫妇的引导下,径直来到儿童床边,俯下身去看孩子。就在这时,孩子的一只眼睛猛地投出一束亮光,直端端地射向来客,他一怔,赶忙把目光避开了。
          他脸色发红,有点讪讪地回到客厅坐下。夫妇俩一时摸不清客人是何来意。
          没头没脑地闲聊了一阵孩子的情况,客人才触及到主题:“半年过去了,你们做父母的,难道不想知道他到底看到什么了么?”
          乍听到这句话,父亲的心便剧烈跳动起来。但他不动声色,只是上前去为客人添了一些茶水。
          母亲却有些心切:“哎呀,我们也这么想来着,可是,怎么才能知道呢?”
          “我倒是有个办法,也许能试一试。”客人淡淡地说。
          “你说说看。”父亲仍像是漫不经心。
          “知道导盲仪么?那是一种电子成像装置,是帮助盲人看见外部世界的新发明,实际上是一个电极和一个纳米级的计算机,通过手术安放在患者视觉皮层上,与装入患者眼部的摄像头相联,拍摄到的景物,都能转换成电子脉冲,刺激视觉神经,最后呈现相应的图像。”
          “我们的孩子又不是盲人。他比正常人还要多八只眼呢。再说,我们也不想在孩子的脑子里安放什么东西。”父亲忽然警惕起来。孩子的眼睛虽然不同寻常,但总是自然之眼,要在它后面设置一个金属玩艺,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妥。
          “不,不是安放在脑子里。在这里,我要说到我的工作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一项研究,就是在导盲仪的基础上,发明一种能把正常人视觉皮层上电子信号转移出来的仪器,这最初是为了研究梦境和幻觉。不需要植入什么芯片和电极,仅需在颅外接上传感器就成。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用在你们孩子身上,太合适不过了。”
          说着,来客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盒子,打开来,里面有一个头盔似的东西。
          “这就是你今天来的目的么?”父亲说。
          “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再作决定。这是我的联系方法。”客人说罢,递过他的名片。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5-11-12 23:31
        回复

          十一、国家利益
            父亲的预感十分准确。第二天,便来了两个穿风衣的陌生人。他们自称是负责国家安全的工作人员,要带走孩子。
            夫妇俩的脑子里轰地一声。他们半年前便觉得还有一双眼睛在暗地里跟着,现在看来,就是他们了。隐藏着的神秘家伙,终于出现在了明处。那天在门口发出诡秘脚步声的,也是他们吧?
            “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来客耐心地解释。
            “你们看,他只是一个寻常的孩子,除了眼睛多了一些。”孩子的父亲惶恐地道,心想,国家的利益?
            “什么基因突变,什么返祖现象,书呆子们最初的想法太简单了!”来客说,“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了,其实并不仅是他一个。我们在世界各地,已发现了很多这样的孩子,只是,一直封锁着消息。”
            “你们要把他怎样呢?”
            “仅仅是做个检查而已。我们想知道他们来到这世界的目的。”那俩人交换了一个眼色。
            “我们能跟着去么?”
            “不可以。我们有专人看护。”
            “宝宝要离开我们多久?”
            “放心,只是很短、很短的一段时间,我们会毫发不损地把孩子还给你们的。”
            “我们得考虑考虑。他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有这个权利。”父亲无力地申辩。
            “没什么好考虑的,”一个人不耐烦地说。
            “呃,你们考虑考虑也行,明天我们再来。”另一个年纪大一些的,看了同伴一眼,说。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5-11-12 23:35
          回复


            十二、无法逃避
              来客走后,夫妇俩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我感到,他们便是杀死计算机工程师的人。”丈夫说。
              “啊,别说了,好让人害怕啊。”
              “恐怕,我们大祸临头了。”
              “他们要拿宝宝怎样呢?会杀死他么?”
              “也许,暂时不会吧。他们可能仅仅是从那死鬼身上嗅到了什么,想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吧。他们还不敢胡来。因为,这孩子不是一般的孩子,他万一失踪,新闻媒体便会大肆报道,他们也会觉得麻烦。真的要灭口,不嘛不放一把火早把我们全家烧死呢?”丈夫的话,在妻子听来,毫无想像力,有些像是自我安慰。
              “他们到底是谁?”她问。
              “也许,便是制造这虚假世界的家伙吧。”
              “他们有那么大的本事么?”
              “这世上的事,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
              “如果这世界是虚假的,那么,连他们自己,连他们代表的国家,不也是虚假的么?”
              “啊,正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男人感到了逻辑的混乱,便不再说下去了。夫妇俩又去看孩子。他好像是睡着了,留下两只明亮的眼睛乏力地盯着天花板。妻子俯下身去,亲吻了一下孩子的脸蛋,她的眼泪掉了下来,落在孩子衣领上。孩子这时又霎然睁开了第三只眼睛,瞳仁中泛动着怜悯的光芒。这种佛陀一般洞悉一切的目光刺伤了大人的自尊。
              “看起来,不让他们达到目的,是不太可能的。”丈夫喃喃。
              “不行。反正,不能把孩子给他们。我有一种直觉,便是这孩子,是要被害死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灭口。”
              “灭口,你说得太简单了……啊,这孩子,别是要克父克母吧?”
              “你可不要那么说,让他听见了!他什么都懂的。”妻子一把捂住丈夫的嘴。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5-11-12 23:36
            回复


              十三、以假为真
                是夜,夫妇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到了凌晨,丈夫说:“有一个办法,虽是下策,却能保全大家。”
                “什么办法?”
                “我、我可以说吗?”
                “我是你的妻子啊,你但说无妨。”
                “剜掉他那些多余的眼睛!”
                “你!”
                “这是为了他好,也是为了我们啊。那样,就没有谁打他的主意了。”
                “我不干!亏你怎么能想得出来。这么些年我看错你了。”
                “你不要过虑。其实,自那计算机工程师来之后,这段时间里,我便一直在仔细琢磨一件事情。”男人炸尸一般从床上坐了起来,表情古怪地说。
                他说:“不知为什么,在那一天,我忽然感受到了一种至美。那便是那雾所孕育的。原来,虚假之美竟是这样的纯白而柔漫呀,多么像古书里说的混沌。我们不能感知它,是因为我们生来就有缺陷,不具备天眼,又怎么能够怨天忧人呢。所以说,这样做,是为了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续存呀。人类何尝不需要虚假地存在着呢。那孩子仅仅是无法理解大人们的世界,可是,难道我们也不能理解么?我爱你,我不想因为他,而破坏了我们间的关系。在他的目光注视下,我有时觉得,连我们的感情都是虚假的了。我们今后还是要把生活当做真实的,是吧?”
                男人说着说着,眼里升腾出一股疯狂的光芒。自结婚以来,他的妻子还没有见过丈夫这么可怕的目光。
                “你真是这么想的么?”女人嚎啕大哭。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5-11-12 2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