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3,629贴子:7,448,998
  • 5回复贴,共1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执剑人的不可行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镇楼


1楼2015-11-14 19:51回复
    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执剑人这一制度是不可行的。
    首先,从威慑的实质进行分析。
    威慑,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让对方在发动攻击后会承受超过攻击所得的损失,从而让对方不想发动攻击。也就是说,分析执剑人制度的时候,事实上应该站在三体人角度来分析每个选择的收益。下文为一个给出数值的分析,对有无执剑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假定执剑人与三体人为理性人,且执剑人具有选择权力。认为无伤胜利收益为10000,双方全灭收益0,我方几乎全灭对方无伤为1。无战争双方均为2。因为同归于尽时我方没有重建可能,而我方不完全毁灭时可能重建。以下根据此假设进行分析,不同意此假设可不看本帖。)
    1、有执剑人

    (第一个选择支为三体人是否进攻,第二个为执剑人是否反击。)
    可以看出,当执剑人存在时,执剑人如果需要做出选择,那么显然是不进行反击为优。因为此时复仇之后我方的收益为0,不复仇为1。
    从三体人角度进行逆向归纳,结论为应该发动攻击。因为此时对方必然不会反击,所以三体人受益必然为10000。因此,威慑制度完全无效。


    2楼2015-11-14 19:54
    收起回复
      2、无执剑人,自动反击

      此时,三体人必然不会攻击。因为此时攻击的收益为0,不攻击收益为2。此时威慑有效。


      3楼2015-11-14 19:55
      收起回复
        结论:上述假设均成立时,执剑人根本没有威慑效果。
        拓展:事实上,执剑人不可能是理性人,因为现实中不存在理性人。但是,由于三体人的进攻成功收益显著大于不进攻,因此,即使执剑人只有极小可能性做出理性选择,进攻的收益也会大于不进攻。(以概率为权重对收益进行加权平均)威慑仍然无效。因此,即使考虑到执剑人的非理性,执剑人也是一个失败的设计。
        而且,多数时候人们总是期待执剑人是个比较理性的人。


        4楼2015-11-14 19:55
        收起回复
          最后,关于收益的补充:
          事实上,从书中来看,反击的收益并不是0,而是一个可能大于1的值。但是,一个一般性的威慑应该是确保双方互相毁灭的。而且,如果反击的收益比2还大的值,那么执剑人同样毫无必要:因为无论三体人是否进攻,直接广播都是最佳选项。
          维德很可能就是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认为直接广播最优,而且书中种种细节也暗示了这一点是正确的。因此,从原书出发进行的判断可能是本文中的收益设置并不合理。但是此时执剑人往往也是毫无必要的。本文的收益设置针对一个标准的威慑情况。


          7楼2015-11-14 20:04
          收起回复
            关于“自动机器”的补充:
            我本以为这一点不需要特别指出,但目前看来很多人还是产生了误解。
            本文中“执剑人”与“自动机器”并列,但是,这两者并不是人与机器的差异,而是在最后关头是否进行选择的差异(见正文)。即使是小说中的执剑人体系,也高度依赖机器——无论是对水滴的预警、引力波的发射,都必须由计算机参与完成。而即使是完全由机器控制,机器也需要人的维护,同时也可以被人破坏。这个系统中人与机器必然是共存的。本文中只讨论是否应该赋予最终选择权,如果执剑人不具有选择权,那么实质上也等同于本文中的自动机器情形。
            事实上,小说中执剑人甚至连判断机器误报的能力都没有,因为他的唯一情报来源就是显示器。如果智子可以干扰机器,那执剑系统还是形同虚设。


            32楼2015-11-15 1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