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国军战史,因此对郑洞国、王耀武、孙立人、张灵甫以及胡琏等人的经历较为关注,因本人性格关系,不太喜欢分析战史,更多关注的是指挥战斗的细节,现将心得与众吧友分享一二。
根据战史资料以及淮海战役亲历记等大陆、台湾发行的出版物进行分析,剔除了自吹自擂或政治立场不同的贬损成分,胡琏的战术指挥水平还是可圈可点的。中原大战结束后,他在担任特务营营长期间,反复比较了阎锡山的晋军特点,得出结论是晋军装备好,但由于晋军的战斗意志较差,一些攻击性较强的装备用在了防御上,无法发挥出强火力输出的优势,无法形成持续突击能力,同时,由于山西人帮派特点,这部分武器装备并不平均,在阵线防御体系中形成了强者强,弱者弱的特点,很容易被对手寻隙包围分割。这点在其出任越南大使时屡有提及。正因其端正务实的态度以及系统定量的分析报告,被破格提拔成特务团团长后任十一师绝对主力66团团长。
淞沪战役任职119旅时,他反对张的集团对集团拼消耗的策略,主张利用地形地物进行小支撑、宽防御、大纵深的策略,即以上海为前沿,将整个防线立体展开,绵延至南京城外,尽可能依托地形地物,分散配置兵力,不给重火力之日军以分割包围及炮火杀伤机会。这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战略,但胡琏人微言轻,加之当时国府仍心存幻想,没想过放开手一搏,因此该意见反映到张治中那里,便被淹没了。但其战术总结被相识的王耀武记录了下来,王提到,胡当时举了个日军炮火杀伤的例子,他认为不切实际。胡说日军经常以两个分队山炮对守敌阵地做阻断射击, 另一个分队野炮对于攻坚阵地进行急缓不定的精确射击,配合步兵小队和机枪小队进行阵地占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用炮火卡住交通线两头,让你的弹药兵员食水上不来,伤员下不去。加之精确射击破坏防御体系,基本上一个连营级的阵地,3、40个日军就拿下来了。
我的团长剧中有句话叫步兵冲,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日军战术一万年不变,其实,之所以一万年不变,就是因为有效果。但是,对于胡琏无效,这个战术原则及与之相对应的策略胡琏在淞沪会战期间就已经总结出来了,并以此在直辖范围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未完待续
根据战史资料以及淮海战役亲历记等大陆、台湾发行的出版物进行分析,剔除了自吹自擂或政治立场不同的贬损成分,胡琏的战术指挥水平还是可圈可点的。中原大战结束后,他在担任特务营营长期间,反复比较了阎锡山的晋军特点,得出结论是晋军装备好,但由于晋军的战斗意志较差,一些攻击性较强的装备用在了防御上,无法发挥出强火力输出的优势,无法形成持续突击能力,同时,由于山西人帮派特点,这部分武器装备并不平均,在阵线防御体系中形成了强者强,弱者弱的特点,很容易被对手寻隙包围分割。这点在其出任越南大使时屡有提及。正因其端正务实的态度以及系统定量的分析报告,被破格提拔成特务团团长后任十一师绝对主力66团团长。
淞沪战役任职119旅时,他反对张的集团对集团拼消耗的策略,主张利用地形地物进行小支撑、宽防御、大纵深的策略,即以上海为前沿,将整个防线立体展开,绵延至南京城外,尽可能依托地形地物,分散配置兵力,不给重火力之日军以分割包围及炮火杀伤机会。这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战略,但胡琏人微言轻,加之当时国府仍心存幻想,没想过放开手一搏,因此该意见反映到张治中那里,便被淹没了。但其战术总结被相识的王耀武记录了下来,王提到,胡当时举了个日军炮火杀伤的例子,他认为不切实际。胡说日军经常以两个分队山炮对守敌阵地做阻断射击, 另一个分队野炮对于攻坚阵地进行急缓不定的精确射击,配合步兵小队和机枪小队进行阵地占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用炮火卡住交通线两头,让你的弹药兵员食水上不来,伤员下不去。加之精确射击破坏防御体系,基本上一个连营级的阵地,3、40个日军就拿下来了。
我的团长剧中有句话叫步兵冲,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日军战术一万年不变,其实,之所以一万年不变,就是因为有效果。但是,对于胡琏无效,这个战术原则及与之相对应的策略胡琏在淞沪会战期间就已经总结出来了,并以此在直辖范围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