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师弟的一篇《【话题】如何从训练目的入手看待形的练习》以小林流的视角阐述了型的意义。http://tieba.baidu.com/p/4223503677
帖子中提到了普及型一,这套型是小林流练习者必须都要练习的型。作为推广用的普及型,本身就是短小精悍又囊括了重点的东西,那么普及型一都有哪些重点值得我们小林流练习者关注呢?
先来温习一下这套型,从开头到45秒,演武者长岭高兆先生,此型创始人长岭将真先生的儿子。
手法上,这套型只有上段受、下段拂、中段突、上段突四种,这些动作的选用是很巧妙的。
仅从实用角度来说,上段受针对砸拳及摆拳等针对头部的弧线攻击很有效,下段拂针对勾拳和蹬踹也是很有效的,这些攻击手段都是普通人打架常见的技术。在用两种受进行封挡的同时,配合拳打,会有不错的防身拒敌效果。
此外在发力锻炼上,这四种手法选用也是匠心独具的。人们用身体发力的方式,一是横向发力(比如躯干拧转),二是纵向发力(比如重心起伏和脊柱的屈伸),普及型中的四种手法都有囊括。上段受是典型的纵向发力,中段突典型的横向发力,而下段拂和上段突则是纵横相合的。
纵横相合的发力能集中身体的力量,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出拳时拧腰(横向发力)打入,击打的同时往前下方压些重心(纵向发力)能提高穿透力,又比如勾拳时要拧转加蹬地更有力,这就是纵横相合浑圆一体的发力,其效果是超过单一方向发力的。普及型一通过这些手法,配合步型变化带来的重心起伏,让练习者对于单一和复合方向的发力形成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发力质量。
步型上,普及型一仅有前进立和前屈立两种,简单却有趣味。
步型的变化主要影响重心高度和步幅。
从高度上考量,步型的转变会使重心起伏,用以配合带有纵向发力的手法。比如下段拂会从高站姿变成低站姿的前屈立,上段受时从前屈立切换到高位的前进立。这些步型改变带来的重心起伏,能让练习者直观地体验重心变化对动作和发力的影响。
从步幅上考量,前屈立步幅长于前进立,针对的距离感也不同。普及型一的动作大多是前屈立,上一步变成前进立,而连续的前进立只配合连续的正拳,其用意在于什么呢?它阐释了打斗的两个过程,一是从远处快速近身,二是近身后的打斗。
普及型中模拟了追击到贴身的最后一个步骤,即大步子变小步子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重心的控制,以提高练习者近身的能力,减少冲过头或者冲不出的情况,同时利用重心加强发力。
普及型一的连续拳打都是在小步子移动的配合下完成的,可以帮助练习者建立起近身取得优势后步步紧逼的打斗意识,以此彻底瓦解对手。正面三拳顺突,反面四拳逆突,囊括小距离下发力的两种主要方式,尤其逆突时后手拳的威力在近距离打斗中非常有贡献,左右手都需要练习到。
演武线上,普及型一是呈现“米”字型的,还有颇多转身。
其实普及型一的演武线并非真正的“米”字形,而是指八个方向都有涉及。许多型其实只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攻防,而普及型一中却涉及了八个方向,对于初学者来说光是找对方向就是挑战了。多方向的好处是让练习者建立起较强的空间感,除了本能的前后左右移动,还多了斜向的切入,这个技巧非常重要,相信各位练习者也深有体会。
除了方向多,这个型转身也多,少则90度,多则225度,都转了大半圈了。这些转身对于重心控制要求颇高,通过大幅度的快速转身,可以让练习者对于“中心”(chushin)建立起概念,即找到身体转动的中轴,这个概念对于拧转发力和移动平衡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传统的打法上,旋转360度往往是危险甚至无意义的,转身略超过180度已经是恰到好处的练习极限。
向侧面和向后面的转身给练习者提供了前后、左右、上下(上段受及下段拂中体现)六个象限的概念,建立起立体的空间感,配合八个方向的演武线,充分体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要求。
空间感的强调是普及型一最为特色的地方之一,它揭示了首里手对于辗转腾挪的要求。小林流王修会的知念贤佑先生曾说过,小林流在不断变化角度中击溃对手;小林流究道馆的比嘉稔先生也曾说,小林流的特色之处在于有很多的移动变化。这些观点都是互相印证的,不仅在击垮单个对手时可以运用,也需要明白真正的武道所同时面对的对手可能不止一位。
重心的掉落在《【话题】如何从训练目的入手看待形的练习》中有提及,具体作用不赘述。普及型一的重心掉落练习相比内步进来说其实更为丰富。内步进系列包含左右的重心掉落,平安、拔塞等则有前后掉落,在普及型中要把这些全融入进去,长岭先生不止做到了,还完成了重心掉落过程中的变化这一更进阶的技术。
比如普及型第一个拳动一开始是往左倒,失衡后的瞬间转身变成正面迎敌。这种失衡中转身调整,可以通过一次动作,以较为简单的侧向倾倒调整为正面倾倒,把过去需要通过两个型来体会的重心技巧在一个型中体现,更为直观。
型中有两个转身的调整角度超过了180度,它对于平衡感的锻炼更加强化了,通过延长倒下和调整的过程,以及通过水平旋转来对平衡更为彻底的破坏,让练习者更好地体会到在失衡的过程中找回重心这一重要技巧,这对于练习者下盘的动态稳定有很大的影响:有的人被扫腿或者绊了一下就倒了然后被追打踩踏,有的人最多踉跄一下能立刻站稳还能还击。
这种失衡技巧在组手中也能主动使用,比如短暂后撤躲开对方扫踢的瞬间身体是重心向前失衡的,对方扫空后立刻就近身了,重心对于移动的影响也体现于此。
更为高阶的练习中还有脚落地的瞬间即出招的要求,以追求平衡瞬间的手足相合,对于时机和平衡的要求又提高了许多,但它又是组手中极为重要的东西,决定了练习者在移动过程中能否爆发重击。
所以普及型一简单吗?
简单,看几遍就能打下来,而且里面的技巧其实并不是秘密,也没有什么奥妙之处,而且在组手中都能逐渐摸索到,其他武术里也都有。
但也不简单,这么多技巧能融合在一套型当中,入门时可以作为引导,进步时可以作为参考,能把各处都演绎完美着实不易,值得贯穿整个练习生涯。
大道若简,是我对普及型一最深刻的印象。
帖子中提到了普及型一,这套型是小林流练习者必须都要练习的型。作为推广用的普及型,本身就是短小精悍又囊括了重点的东西,那么普及型一都有哪些重点值得我们小林流练习者关注呢?
先来温习一下这套型,从开头到45秒,演武者长岭高兆先生,此型创始人长岭将真先生的儿子。
手法上,这套型只有上段受、下段拂、中段突、上段突四种,这些动作的选用是很巧妙的。
仅从实用角度来说,上段受针对砸拳及摆拳等针对头部的弧线攻击很有效,下段拂针对勾拳和蹬踹也是很有效的,这些攻击手段都是普通人打架常见的技术。在用两种受进行封挡的同时,配合拳打,会有不错的防身拒敌效果。
此外在发力锻炼上,这四种手法选用也是匠心独具的。人们用身体发力的方式,一是横向发力(比如躯干拧转),二是纵向发力(比如重心起伏和脊柱的屈伸),普及型中的四种手法都有囊括。上段受是典型的纵向发力,中段突典型的横向发力,而下段拂和上段突则是纵横相合的。
纵横相合的发力能集中身体的力量,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出拳时拧腰(横向发力)打入,击打的同时往前下方压些重心(纵向发力)能提高穿透力,又比如勾拳时要拧转加蹬地更有力,这就是纵横相合浑圆一体的发力,其效果是超过单一方向发力的。普及型一通过这些手法,配合步型变化带来的重心起伏,让练习者对于单一和复合方向的发力形成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发力质量。
步型上,普及型一仅有前进立和前屈立两种,简单却有趣味。
步型的变化主要影响重心高度和步幅。
从高度上考量,步型的转变会使重心起伏,用以配合带有纵向发力的手法。比如下段拂会从高站姿变成低站姿的前屈立,上段受时从前屈立切换到高位的前进立。这些步型改变带来的重心起伏,能让练习者直观地体验重心变化对动作和发力的影响。
从步幅上考量,前屈立步幅长于前进立,针对的距离感也不同。普及型一的动作大多是前屈立,上一步变成前进立,而连续的前进立只配合连续的正拳,其用意在于什么呢?它阐释了打斗的两个过程,一是从远处快速近身,二是近身后的打斗。
普及型中模拟了追击到贴身的最后一个步骤,即大步子变小步子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重心的控制,以提高练习者近身的能力,减少冲过头或者冲不出的情况,同时利用重心加强发力。
普及型一的连续拳打都是在小步子移动的配合下完成的,可以帮助练习者建立起近身取得优势后步步紧逼的打斗意识,以此彻底瓦解对手。正面三拳顺突,反面四拳逆突,囊括小距离下发力的两种主要方式,尤其逆突时后手拳的威力在近距离打斗中非常有贡献,左右手都需要练习到。
演武线上,普及型一是呈现“米”字型的,还有颇多转身。
其实普及型一的演武线并非真正的“米”字形,而是指八个方向都有涉及。许多型其实只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攻防,而普及型一中却涉及了八个方向,对于初学者来说光是找对方向就是挑战了。多方向的好处是让练习者建立起较强的空间感,除了本能的前后左右移动,还多了斜向的切入,这个技巧非常重要,相信各位练习者也深有体会。
除了方向多,这个型转身也多,少则90度,多则225度,都转了大半圈了。这些转身对于重心控制要求颇高,通过大幅度的快速转身,可以让练习者对于“中心”(chushin)建立起概念,即找到身体转动的中轴,这个概念对于拧转发力和移动平衡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传统的打法上,旋转360度往往是危险甚至无意义的,转身略超过180度已经是恰到好处的练习极限。
向侧面和向后面的转身给练习者提供了前后、左右、上下(上段受及下段拂中体现)六个象限的概念,建立起立体的空间感,配合八个方向的演武线,充分体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要求。
空间感的强调是普及型一最为特色的地方之一,它揭示了首里手对于辗转腾挪的要求。小林流王修会的知念贤佑先生曾说过,小林流在不断变化角度中击溃对手;小林流究道馆的比嘉稔先生也曾说,小林流的特色之处在于有很多的移动变化。这些观点都是互相印证的,不仅在击垮单个对手时可以运用,也需要明白真正的武道所同时面对的对手可能不止一位。
重心的掉落在《【话题】如何从训练目的入手看待形的练习》中有提及,具体作用不赘述。普及型一的重心掉落练习相比内步进来说其实更为丰富。内步进系列包含左右的重心掉落,平安、拔塞等则有前后掉落,在普及型中要把这些全融入进去,长岭先生不止做到了,还完成了重心掉落过程中的变化这一更进阶的技术。
比如普及型第一个拳动一开始是往左倒,失衡后的瞬间转身变成正面迎敌。这种失衡中转身调整,可以通过一次动作,以较为简单的侧向倾倒调整为正面倾倒,把过去需要通过两个型来体会的重心技巧在一个型中体现,更为直观。
型中有两个转身的调整角度超过了180度,它对于平衡感的锻炼更加强化了,通过延长倒下和调整的过程,以及通过水平旋转来对平衡更为彻底的破坏,让练习者更好地体会到在失衡的过程中找回重心这一重要技巧,这对于练习者下盘的动态稳定有很大的影响:有的人被扫腿或者绊了一下就倒了然后被追打踩踏,有的人最多踉跄一下能立刻站稳还能还击。
这种失衡技巧在组手中也能主动使用,比如短暂后撤躲开对方扫踢的瞬间身体是重心向前失衡的,对方扫空后立刻就近身了,重心对于移动的影响也体现于此。
更为高阶的练习中还有脚落地的瞬间即出招的要求,以追求平衡瞬间的手足相合,对于时机和平衡的要求又提高了许多,但它又是组手中极为重要的东西,决定了练习者在移动过程中能否爆发重击。
所以普及型一简单吗?
简单,看几遍就能打下来,而且里面的技巧其实并不是秘密,也没有什么奥妙之处,而且在组手中都能逐渐摸索到,其他武术里也都有。
但也不简单,这么多技巧能融合在一套型当中,入门时可以作为引导,进步时可以作为参考,能把各处都演绎完美着实不易,值得贯穿整个练习生涯。
大道若简,是我对普及型一最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