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和暗能量一直都是天文学家最头疼的问题,特别是暗物质,除了引力作用,人们一对它无所知。这里先介绍一下它们存在的证据吧。
一 引力透镜效应
物质的引力能弯曲时空,光线在通过一个大质量天体(称为居间天体或前置天体)时会发生扭曲,引力越大,扭曲效应就越显著。天文学家发现,在许多天文图片里,如果只靠星系的质量是无法造成那么强的扭曲的,这只能用暗物质来解释。
二 仙女星系的异常旋转
仙女星系的核球上聚集着许多大质量恒星,可以认定它的质量中心就是它的核心,因此其内星系盘应该比外星系盘旋转得更快。但实际观测到内外星系盘的旋转速度是差不多的,都为200~300千米每秒。如果存在弥漫于整个星系的喑物质,异常旋转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
三 星系团的维持问题
1933年,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对后发座星系团观测发现,光靠可见星系的质量根本无法束缚高速运动的星系,整个星系团将会分崩离析。很明显,星系里存在着我们看不见的物质。
再来说说暗能量吧,一般认为,在星系和星系团的范围内起主导作用的是暗物质,它让星系相互靠近,但若超越了星系和星系团的范围具有排斥作用的暗能量则占了上风。由此,天文学家对宇宙的未来作出预测:1000亿年后的宇宙将只会稀稀疏疏地分布着一些巨椭圆星系,宇宙将格外寂寞空旷。
先让我们作一个设想:假设绝大多数星系里都存在着发展到能充分利用整个星系的能量并在星系的融合、壮大过程中仍能保持稳定的文明,它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星系被其它星系里的文明观测并研究(原因稍后再讲),于是改变并屏蔽了自身星系的电磁波(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于是我们看到的星系只是真实星系的一部分,而那多佘的质量——就是所谓的暗物质。
如果暗物质不存在,会发生什么?天文学家目前己经可以对邻近星系的恒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了,所以对于高等文明而言,将一个星系的图像彻底三维化从而筛选出宜居星球会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只要掌握了星系间航行的能力,侵略另外一个星系轻而易举,但如果有暗物质存在就增添了太多不确定性,没有哪哪个文明会心甘情愿地冒这个险。
至于暗能量,虽说让整个星系发出的光红移有些困难,但要改变星系内部I型超新星(在双星系统中,一颗白矮星通过吸积来自伴星的物质流增加其质量,达到1.4倍太阳质量后就会发生超新星爆发,是天文学常用的标准烛光)的亮度,使之变得更暗(也就是说更加遥远)从而使人们产生宇宙加速膨胀的错觉。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的科学,但正因为如此才会带来如此大的局限性。当面对棘手的宇宙难题时,天文学家们宁愿用非生命的物质或粒子来解释,也不愿意将外星生命纳入参考范围。我相信每个人仰望星空时,都会感慨宇宙的广阔无垠和生命的微不足道,但其实,我们都错了。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见解,欢迎回复。
一 引力透镜效应
物质的引力能弯曲时空,光线在通过一个大质量天体(称为居间天体或前置天体)时会发生扭曲,引力越大,扭曲效应就越显著。天文学家发现,在许多天文图片里,如果只靠星系的质量是无法造成那么强的扭曲的,这只能用暗物质来解释。
二 仙女星系的异常旋转
仙女星系的核球上聚集着许多大质量恒星,可以认定它的质量中心就是它的核心,因此其内星系盘应该比外星系盘旋转得更快。但实际观测到内外星系盘的旋转速度是差不多的,都为200~300千米每秒。如果存在弥漫于整个星系的喑物质,异常旋转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
三 星系团的维持问题
1933年,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对后发座星系团观测发现,光靠可见星系的质量根本无法束缚高速运动的星系,整个星系团将会分崩离析。很明显,星系里存在着我们看不见的物质。
再来说说暗能量吧,一般认为,在星系和星系团的范围内起主导作用的是暗物质,它让星系相互靠近,但若超越了星系和星系团的范围具有排斥作用的暗能量则占了上风。由此,天文学家对宇宙的未来作出预测:1000亿年后的宇宙将只会稀稀疏疏地分布着一些巨椭圆星系,宇宙将格外寂寞空旷。
先让我们作一个设想:假设绝大多数星系里都存在着发展到能充分利用整个星系的能量并在星系的融合、壮大过程中仍能保持稳定的文明,它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星系被其它星系里的文明观测并研究(原因稍后再讲),于是改变并屏蔽了自身星系的电磁波(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于是我们看到的星系只是真实星系的一部分,而那多佘的质量——就是所谓的暗物质。
如果暗物质不存在,会发生什么?天文学家目前己经可以对邻近星系的恒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了,所以对于高等文明而言,将一个星系的图像彻底三维化从而筛选出宜居星球会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只要掌握了星系间航行的能力,侵略另外一个星系轻而易举,但如果有暗物质存在就增添了太多不确定性,没有哪哪个文明会心甘情愿地冒这个险。
至于暗能量,虽说让整个星系发出的光红移有些困难,但要改变星系内部I型超新星(在双星系统中,一颗白矮星通过吸积来自伴星的物质流增加其质量,达到1.4倍太阳质量后就会发生超新星爆发,是天文学常用的标准烛光)的亮度,使之变得更暗(也就是说更加遥远)从而使人们产生宇宙加速膨胀的错觉。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的科学,但正因为如此才会带来如此大的局限性。当面对棘手的宇宙难题时,天文学家们宁愿用非生命的物质或粒子来解释,也不愿意将外星生命纳入参考范围。我相信每个人仰望星空时,都会感慨宇宙的广阔无垠和生命的微不足道,但其实,我们都错了。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见解,欢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