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香吧 关注:9,292贴子:120,948

山石君解惑甲香之----甲香是什么及其合香功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文章字数很多,而且很可能有被度娘认为的敏感字,所以我只能做成图片来发。
内容有些是百度百科的资料,有些是我通过付费渠道下载的文献资料。








1楼2015-12-31 09:34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31 10:06
    回复
      真像就是这样层层挖掘。渐渐清晰了。不至于:如此之类,正足以诬罔视听,贻误后生矣。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12-31 11:56
      回复
        大千世界无奇无有、只有不知道的、没有看到的、不能说它不存在、只有尝试以后才会有惊喜、


        9楼2015-12-31 12:06
        回复
          以前俺还以为甲香里的氨基酸啥的,可以通过反应生成类黑素呢,俺以前也是学院派的。但是气味是分析不出来的,科学只能分析成分,气味的描述感受,最终还是靠鼻子呀,有哪台仪器能分析出气味么?比如给仪器一块沉香闻闻分析下,它会自动显示出”甜,凉,润“等感觉么?。沉香的味道凉,甜,西瓜味是人的感受还是仪器的感受呢是吧。
          我吃螺方便,我以前试过这种角质的螺厣,我认为是,我的看法和当时小鲜肉的看法是一样的。它带点海鲜的腥味,在合香的作用时,特别是香丸熏的时候会有点鲜味。就像俺们总喜欢在煮肉汤的时候,放点带腥味的鱼骨头,这样的汤做出来,更鲜美。


          10楼2015-12-31 12:14
          回复
            在药角度看贝壳,经方里面也常用到,鲍鱼壳,牡蛎壳,珍珠母,瓦楞子,海蛤壳,白螺壳等等。作用基本都是化痰,降肝阳上抗潜阳,软坚破结,安神定惊。明目,生精子等作用。我在学习使用过程中重来没有条纹说道作保湿和抗菌使用。干粉在吸收水分很强(翻到担心抽水作用)但不一定能“给水”。抗菌性不好说毕竟在抗菌阵地上有更专业的兵种在奋战其中。不过补钙还是很好的比如牡蛎壳比买钙片来得天然安全还起到生精的作用。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12-31 12:16
            回复
              烧的话,当时俺发过一本书的图,哪个贴,忘了,藏香的,是用酥油炸,然后冷酒冷确,然后和麝香一起研磨。我还记得,说中说到甲香的象征意,叫”龙女“。就像炼丹的称水银为”姹女“一样,一种隐语。不是翻译


              12楼2015-12-31 12:18
              收起回复
                学术不允许半点虚假、为了寻根探源、醉翁又交了不少学费、角质海螺盖【甲香】能否合成线香、我还在尝试中、失败、尝试、失败、尝试、在失败、在尝试、终于有点眉目、其实就是有穿透脑屏障作用、连闻不到香、臭、严重鼻炎者够可以闻到一种奇怪的味道、现在我还在尝试中


                13楼2015-12-31 12:24
                回复
                  有意思~~。。。。。


                  14楼2015-12-31 12:46
                  回复
                    古代乳香没药都是贵重的东西。甲香也是。沉船考古现实甲香的贸易,考古资料之前看过两种,第一种你们见过。。第二种。。嘿嘿嘿。。。。
                    藏香的根源是哪里呢?两套路的混合,一是道地的苯教用料,第二是从印度迎进的密宗用香。两个融合一体后,再收到藏医的影响 (藏医是融合了中医,藏,阿拉伯,印度等等思路)。 所以藏用的甲香,叫做“纳卡,纳卡一”,合印度梵文甲香所叫的“纳卡” 也是一样的。
                    更好玩的, 在小乘佛教里,纳卡同样也指的是指甲。。穿山甲的壳是合我们指甲,头发的料一样的,纯蛋白质 (keratin),烧的时候味道是。。。。。。。。
                    若甲香能用穿山甲能取代甲香,那犀牛角,人的头发,指甲等等都能取代哦~。。但是。。他们历史上没办法取代甲香~。。。。
                    哎~~。。懒惰了。。不讲了~~


                    15楼2015-12-31 13:08
                    回复
                      螺有区别,之前误认为催生子,都是上了所谓蝾螺科的当,也不知道从何时何处冒出个蝾螺科。按照一些文献记载描述“一边直搀长数寸,围壳龃龉有刺”,外貌特点首先是一边螺口是直长的,蝾螺科肯定就不会是的了。其次是围壳高低不平和有刺,K兄的帖子里提到的骨螺科,但此类螺大多刺太长,和文献上的描述也不太像。我找了一下海螺里和这个描述相似的是“盔螺科”,其属有管角螺、香螺(台湾的称呼)、响螺。可以查到的药用价值部分是其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12-31 14:07
                      收起回复
                        借题发挥图为文献记载绘图甲香。
                        个人观点,其实大家一直都在探寻甲香到底从哪来的,而找寻的过程中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直观的信号,就是各类文献对其描述都是统一的“一边直搀长数寸,围壳龃龉有刺”,只要不符合和的,基本就可以否定了。



                        18楼2015-12-31 14:32
                        收起回复
                          据说藏香中穿山甲和螺厣的炮制方法也不同,俺看的书是根据桑吉群佩的藏药学的,介绍下这位,他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著名藏医药学家措如才朗教授的亲传弟子。不是研究宗教历史的,上师怎么说,也许他就怎么听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12-31 14:38
                          收起回复

                            角螺的图片,我看和@淡中趣独真 发的古书图片很像


                            20楼2015-12-31 14:40
                            收起回复
                              管角螺,盔螺科。又名响螺、角螺、香螺(台湾的叫法,大陆香螺不是这个)
                              注意第二张图,表面细细的小刺,文献记载的“围壳龃龉有刺”但没有画出来词,为什么?可能就是这类表面小刺。(图片来源与网络)
                              可以去查下管角螺的药用,提到的就厣甲可入药。




                              21楼2015-12-31 14: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