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行官方网站吧 关注:22,523贴子:66,858

[百家之言]EASL2015丙型肝炎治疗推荐意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06 19:59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06 19:59
    回复
      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2015年会期间发布了更新的《丙型肝炎治疗指南》,该指南着重于治疗意见的推荐,相比2014年版本对于治疗有了全面的改变治疗格局的更新。
      该指南采用的循证等级仍为GRADE系统,证据等级分为高质量(A):进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中等质量(B):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低质量(C):进一步研究极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任何疗效评估结果都很不确定。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1)和弱推荐(2)。其推荐意见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06 20:00
      回复
        1 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判定是否有丙肝病毒(HCV)感染,首先检测抗-HCV抗体。(A1)
        ●在疑似急性丙型肝炎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同时还需检测HCVRNA。(A1)
        ●若抗-HCV抗体检测阳性,则需采用灵敏的分子诊断法检测HCVRNA。(A1)
        ●抗-HCV阳性,HCVRNA阴性的患者,应在3个月后再次检测HCVRNA以明确病毒获得清除。(A1)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1-06 20:00
        回复
          2 慢性丙型肝炎的筛查
          ●根据当地HCV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必须在目标人群中筛查HCV感染的,最好能纳入国家计划。(A1)
          ●通过检测抗-HCV抗体筛查HCV感染。(A1)
          ●可以用传统的快速诊断检测代替经典的酶免疫测定法,以便进行抗-HCV抗体筛查,提高筛查率。(B1)
          ●如果检测到抗-HCV抗体,应采用灵敏的分子诊断法检测HCVRNA确定是否有现症感染。(A1)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06 20:00
          回复
            3 HCV感染的治疗目标和治疗终点
            ●HCV感染的治疗目标是清除病毒,从而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肝癌(HCC)、严重的肝外表现和死亡。(A1)
            ●治疗终点是治疗结束后12周和24周用灵敏的试剂检测不到HCVRNA(<15IU/ml),即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SVR12和SVR24。(A1)
            ●对于进展期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清除HCV能减少失代偿的发生率,虽然不能阻止但是能减少HCC的发生风险。因此这些患者还需继续进行HCC监测。(A1)
            ●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清除HCV可以减少对肝移植的需求,但不清楚清除HCV是否影响这些患者的中、长期生存率。(B2)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06 20:00
            回复
              4 治疗适应证:哪些人群应该进行治疗?(表1)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06 20:01
              回复
                5 基因1~6型患者的治疗(表2和表3)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06 20:02
                回复
                  7治疗监测
                  治疗监测 监测治疗中及治疗后的病毒应答情况,应使用检测下限<15IU/ml的实时定量PCR试剂。(A1);对采用PegIFN-α、利巴韦林和sofosbuvir三联治疗12周的患者,应在治疗的基线、第4周、12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或24周检测HCVRNA(A2);对采用PegIFN-α、利巴韦林和simeprevir三联治疗12周,再加上PegIFN-α、利巴韦林治疗另12或36周的患者,应在治疗的基线、第4周、12周、24周(初治以及既往复发患者治疗结束时)、48周(既往部分应答以及无应答患者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或24周检测HCVRNA(A2)。
                  停药原则 对采用PegIFN-α、利巴韦林和simeprevir三联治疗的患者,如果治疗第4、12或24周检测HCVRNA≥25IU/ml,应该停止治疗(A2);此时应立即更换为包括另一种DAA的含IFN的治疗方案,或者不包括蛋白酶抑制剂的无IFN治疗方案(B1);对其他治疗方案,还没有明确的停药原则(A1)。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06 20:02
                  回复
                    8 获得SVR患者的随访
                    获得SVR的无肝硬化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48周检测ALT以及HCVRNA,如果ALT正常并且HCVRNA阴性,则之后不用随访(B1);获得SVR的肝硬化患者,或者进展期肝纤维化患者(F3),应每6个月通过超声检查监测HCC的情况(B1);在获得SVR的低危患者中,虽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很少出现(除非患者合并其他引起肝功能损害持续存在的原因),但仍应遵循门脉高压和静脉曲张的指南进行诊疗(A2);仍然药物滥用的患者,不能因为有再感染的风险而不进行抗病毒治疗(B1);应该对正处于高危因素的患者解释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希望能纠正高危行为(B1);对处于高危因素的静脉吸毒人群和男男同性恋者,在获得SVR后,仍应该每年监测一次HCVRNA以评估是否有再感染(B2)。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06 20:03
                    回复
                      9 未治疗以及治疗失败患者的随访
                      未治疗以及治疗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常规进行随访(A1);非侵入性肝纤维化评估方法最适用于随访监测(A1);肝硬化患者应继续进行HCC的筛查(A1)。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1-06 20:03
                      回复
                        专家点评
                        EASL2015年新版本与2014年指南相比,增加了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筛查的推荐意见,提出应根据当地HCV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在目标人群中筛查HCV感染,最好能纳入到国家的卫生计划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06 20:03
                        回复
                          关于丙型肝炎的筛查和管理,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牵头制定了行业标准《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标准(编号为WS/T453-2014),标准已经于2014年7月3日发布,2014年12月15日起正式实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06 20:03
                          回复
                            本标准规定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筛查及管理原则,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筛查及管理。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丙型肝炎的防控意识,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管理丙型肝炎提供了规范,加强医疗机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和管理的重视程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06 20:04
                            回复
                              由于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能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新版指南中指出,清除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HCV可以减少对肝移植的需求,但不清楚清除HCV是否影响这些患者的中、长期生存率,而DAAs治疗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中长期预后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新版指南和上一版指南同样,强调对于进展期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清除HCV能减少失代偿的发生率,虽然不能阻止,但是能减少HCC的发生风险,因此这些患者即使获得HCV的清除还需要继续接受HCC的监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06 2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