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可以制造无数个设定
某个人允许存在若干个设定
这些设定在其心中的权重不同
有可能只重一个
有可能重视几个
有可能层次分明
有可能全部等价
公式1:某人的(设定:评价)集={设定1:w1,设定2:w2,…}
设定是主观的(指本文中在人脑中的)
有的向客观靠拢
有的向完备性靠拢
有的向精彩程度靠拢(这里又会分出若干)
有的向现实意义靠拢(这里又会分出若干)
或许该说所有设定都要在这些指标中取个平衡
公式2:设定x=c1*客观性+c2*完备性+c3*精彩性+c4*现实意义
回看公式1,很可能一些设定的评分,和此人对这些指标的认同程度息息相关
举例:原著吧的不少吧友应当是默认客观性(原著文本)的重要,所以c1太小的设定难以接受
客观性似乎比较易引发争论(当然前提是论者对客观性有一定要求)
只讨论如下客观体系:
1.历史的真实
2.某作品作者的原意
两者都几乎无法捕捉全貌,
a.受限于史料和文本
b.以及对它们的理解、推测
a的问题:
真实性,版本问题
重要性,已有主观成分,对于封神有一个粗糙的建议:比如原文仅有一处赞诗提及的评分1,仅有多处赞诗提及评分2,仅一处正文提及评分3,其他提及更多的评分4;如此可在取舍中设置量化的标准
b的问题:
主观性,在b中难免介入,甲认为的常识,乙未必认为,现代的常识古代未必,古代的常识作者未必;从论据论述看,论据如能保证全部是文本(注意不是基于文本),那么还可以按重要性进行可靠性的评估,如果引入所谓常识或者其他就要小心了,论述方面,恐怕最可靠的还是三段论吧,至少能明白分歧在哪
多样性,1从某种角度来说,以及2通常来说都不一定唯一
另外还有个历史意义的问题,更为复杂,作者和历史本身是否有历史意义的自觉
公式3:c1=d1*真实性+d2*重要性-d3*(主观性偏差,多样性取舍)
暂说到此,主要想说,
1.希望讨论争论中减少价值判断
2.设定方面的讨论可以分成很多类,有时值得先分一分
3.客观性方面有一定量化的可能
某个人允许存在若干个设定
这些设定在其心中的权重不同
有可能只重一个
有可能重视几个
有可能层次分明
有可能全部等价
公式1:某人的(设定:评价)集={设定1:w1,设定2:w2,…}
设定是主观的(指本文中在人脑中的)
有的向客观靠拢
有的向完备性靠拢
有的向精彩程度靠拢(这里又会分出若干)
有的向现实意义靠拢(这里又会分出若干)
或许该说所有设定都要在这些指标中取个平衡
公式2:设定x=c1*客观性+c2*完备性+c3*精彩性+c4*现实意义
回看公式1,很可能一些设定的评分,和此人对这些指标的认同程度息息相关
举例:原著吧的不少吧友应当是默认客观性(原著文本)的重要,所以c1太小的设定难以接受
客观性似乎比较易引发争论(当然前提是论者对客观性有一定要求)
只讨论如下客观体系:
1.历史的真实
2.某作品作者的原意
两者都几乎无法捕捉全貌,
a.受限于史料和文本
b.以及对它们的理解、推测
a的问题:
真实性,版本问题
重要性,已有主观成分,对于封神有一个粗糙的建议:比如原文仅有一处赞诗提及的评分1,仅有多处赞诗提及评分2,仅一处正文提及评分3,其他提及更多的评分4;如此可在取舍中设置量化的标准
b的问题:
主观性,在b中难免介入,甲认为的常识,乙未必认为,现代的常识古代未必,古代的常识作者未必;从论据论述看,论据如能保证全部是文本(注意不是基于文本),那么还可以按重要性进行可靠性的评估,如果引入所谓常识或者其他就要小心了,论述方面,恐怕最可靠的还是三段论吧,至少能明白分歧在哪
多样性,1从某种角度来说,以及2通常来说都不一定唯一
另外还有个历史意义的问题,更为复杂,作者和历史本身是否有历史意义的自觉
公式3:c1=d1*真实性+d2*重要性-d3*(主观性偏差,多样性取舍)
暂说到此,主要想说,
1.希望讨论争论中减少价值判断
2.设定方面的讨论可以分成很多类,有时值得先分一分
3.客观性方面有一定量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