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要申精第一期:铿锵育空——Muv-Luv ATE 03话强力科普&分析
在03话分析开始前,咱先对战术机结构以及beta做一番介绍吧。
一、战术机
战术机本体和跳跃推进单元是使用两套不同的动力系统。本体以电磁伸缩炭素带驱动机体动作,通过安装在机体侧面的蓄电池和镁电池供电。而跳跃推进单元是采用喷气燃料作为推进剂进行喷射推进,装设在腰部。
跳跃单元:战术机的喷气引擎采用宇宙开发时诞生的超耐热单结晶合金技术制造,有远高于普通喷气引擎的推力。紧急机动时候并不是像普通战斗机那样通过开加力燃烧获得更大推力,而是改为火箭推进模式,通过辅助臂可实现跳跃单元的独立活动,改变喷口方向(如在F-15 ACTV上就很明显,跳跃单元喷口可以上下左右摆动),靠矢量喷嘴来实现细致的机动制御。

▲图为91式喷射跳跃系统 火箭点火的情景

▲图为F-15 ACTV的强化型喷射跳跃系统和追加推进器
战术机操作OS:这里咱就图解战术机 机动制御系统,版本为XM3之前的,XM3 OS是正篇里由白银武开发,这里不多赘述。

▲战术机的行动是由通过操纵杆和踏板所进行的“直接输入”、头部装置和强化装备测定出的脑电波参与的“间接思考制御”,以及计算机所进行的“程序修正”(自动回避冲突装置)这三个部分协同指挥的。
▲早期激光警戒网的作用:侦测光束型beta的照射,由于光束型在射击前会先用低功率激光照射、锁定目标,之后才用高功率激光攻击,因此本系统起预警作用。自动回避激光系统则是接收警戒网信息后自动做出相应规避动作。
▲自动受身系统作用:在战术机倒地时减缓冲击,快速起身。
▲其余系统很好理解,不多赘述。
二、beta

■beta是什么——beta全称是“Beings of the Extra Terrestrial origin which is Adversary of human race”(与人类敌对的外星起源物种),beta是由硅基生物制造出来的碳基自适应,自进化生体采矿机器,程序设定上beta只认定硅基生物是生物,人类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种资源罢了。
■beta的数量:据推算,全宇宙的beta数量大致为10^37+10^37x7^10 to 10^37+10^37x9^10 甚至更高,而地球总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每平方米就有两只beta。PS:这些数字仅是估算,参考用意,无论如何,beta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beta入侵地球的目的:目前我们猜测是为了获取地球的某种资源。
■beta是如何降下地球的:beta通过搭乘一种特殊的beta飞船突破大气层降下地球。该beta飞船含有一种人类从未见过的元素,我们命名为G元素。6号G元素拥有负质量;9号G元素在室温以上也具有超导特性,量子电导脑的构成物质;11号G元素是制造ムアコックレヒテ反重力装置的必须物质(PS:该装置能产生拉塞福力场,使光束型beta的激光攻击无效),生产G弹(Fifth-Dimensional Effect Bomb-五次元效果炸弹,算是对付beta较有效的武器)也必须用到该元素。
■beta的种类:我们目前已知的beta有8种,即光束级、重光束级、要击级、突击级、要塞级、战车级、斗士级、兵士级。以下将一一予以介绍。


▲光束级
全高3 m,是最小的双足步行光束属种,36 mm突击炮即对它有效。对高度1W米的目标,有效射程是30 km,发射间隔时间为12秒。光束级原本是用于切削岩层采掘资源的beta,但是在人类空军攻击下,转为对空作战任务,并且部分光束级向重光束级进化。


▲重光束级
全高21 m,beta中最大的双足步行光束属种,有较高防御力,120 mm炮攻击有效。对高度500 m低空飞行目标有效射程达100 km,发射间隔36秒。由于制造该类beta需要消耗大量G元素,因此数量较少。


▲要击级
全高12 m,用于攻击的前腕极其坚硬,甚至高于钻石的硬度。前腕完全展开长度可达39 m,善于近战,是beta中的主力。与要击级遭遇时,推荐从侧面或后方攻击。


▲突击级
全高16 m,担任beta进攻的先锋,前部具有非常坚硬的装甲壳,防御力在已知的8种beta中最高,而且装甲壳再生能力惊人。但是在36 mm突击炮集中攻击一点或120 mm炮连续攻击下仍有被贯穿的可能。装甲壳上带有的尖角采用高速突击战术破坏力强大,直线移动最高速度达170 km/h。与突击级遭遇时,推荐攻击其后部,另外这货其实有两个头,对人探知能力低。


▲要塞级
全高66 m,有10只脚,是已知的8种beta里体型最大的,移动缓慢、对人探知能力高、防御力、耐久力高。身体前端有尖刺,可刺穿战术机。尾部有全长50 m的触手,触手前段有爪状硬质冲角,能分泌强酸性分解液。要塞级体内能搭乘六只光束级。与其遭遇时,推荐120 mm炮近距离攻击其三胴躯体各部位的结合部。


▲战车级
全高2.8 m,beta中数量最多的属种,对人探知能力极高,机动力较高,最大速度80 km/h,会散发类似硫磺的臭味。36 mm突击炮攻击有效,步兵重机枪也可对付战车级。


▲斗士级
全高2.5 m,最小的双足步行beta,手枪即可对其造成伤害,但是动作灵敏,并不容易瞄准。对人探知能力极高,如大象鼻子一样的手腕很容易将人头扯下。


▲兵士级
全高2.3 m,1995年确认该物种存在,是beta中最小的。对人探知能力最高,腕力是人类的数倍,但并不是机械强化步兵的对手。
在03话分析开始前,咱先对战术机结构以及beta做一番介绍吧。
一、战术机
战术机本体和跳跃推进单元是使用两套不同的动力系统。本体以电磁伸缩炭素带驱动机体动作,通过安装在机体侧面的蓄电池和镁电池供电。而跳跃推进单元是采用喷气燃料作为推进剂进行喷射推进,装设在腰部。
跳跃单元:战术机的喷气引擎采用宇宙开发时诞生的超耐热单结晶合金技术制造,有远高于普通喷气引擎的推力。紧急机动时候并不是像普通战斗机那样通过开加力燃烧获得更大推力,而是改为火箭推进模式,通过辅助臂可实现跳跃单元的独立活动,改变喷口方向(如在F-15 ACTV上就很明显,跳跃单元喷口可以上下左右摆动),靠矢量喷嘴来实现细致的机动制御。

▲图为91式喷射跳跃系统 火箭点火的情景

▲图为F-15 ACTV的强化型喷射跳跃系统和追加推进器
战术机操作OS:这里咱就图解战术机 机动制御系统,版本为XM3之前的,XM3 OS是正篇里由白银武开发,这里不多赘述。

▲战术机的行动是由通过操纵杆和踏板所进行的“直接输入”、头部装置和强化装备测定出的脑电波参与的“间接思考制御”,以及计算机所进行的“程序修正”(自动回避冲突装置)这三个部分协同指挥的。
▲早期激光警戒网的作用:侦测光束型beta的照射,由于光束型在射击前会先用低功率激光照射、锁定目标,之后才用高功率激光攻击,因此本系统起预警作用。自动回避激光系统则是接收警戒网信息后自动做出相应规避动作。
▲自动受身系统作用:在战术机倒地时减缓冲击,快速起身。
▲其余系统很好理解,不多赘述。
二、beta

■beta是什么——beta全称是“Beings of the Extra Terrestrial origin which is Adversary of human race”(与人类敌对的外星起源物种),beta是由硅基生物制造出来的碳基自适应,自进化生体采矿机器,程序设定上beta只认定硅基生物是生物,人类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种资源罢了。
■beta的数量:据推算,全宇宙的beta数量大致为10^37+10^37x7^10 to 10^37+10^37x9^10 甚至更高,而地球总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每平方米就有两只beta。PS:这些数字仅是估算,参考用意,无论如何,beta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beta入侵地球的目的:目前我们猜测是为了获取地球的某种资源。
■beta是如何降下地球的:beta通过搭乘一种特殊的beta飞船突破大气层降下地球。该beta飞船含有一种人类从未见过的元素,我们命名为G元素。6号G元素拥有负质量;9号G元素在室温以上也具有超导特性,量子电导脑的构成物质;11号G元素是制造ムアコックレヒテ反重力装置的必须物质(PS:该装置能产生拉塞福力场,使光束型beta的激光攻击无效),生产G弹(Fifth-Dimensional Effect Bomb-五次元效果炸弹,算是对付beta较有效的武器)也必须用到该元素。
■beta的种类:我们目前已知的beta有8种,即光束级、重光束级、要击级、突击级、要塞级、战车级、斗士级、兵士级。以下将一一予以介绍。


▲光束级
全高3 m,是最小的双足步行光束属种,36 mm突击炮即对它有效。对高度1W米的目标,有效射程是30 km,发射间隔时间为12秒。光束级原本是用于切削岩层采掘资源的beta,但是在人类空军攻击下,转为对空作战任务,并且部分光束级向重光束级进化。


▲重光束级
全高21 m,beta中最大的双足步行光束属种,有较高防御力,120 mm炮攻击有效。对高度500 m低空飞行目标有效射程达100 km,发射间隔36秒。由于制造该类beta需要消耗大量G元素,因此数量较少。


▲要击级
全高12 m,用于攻击的前腕极其坚硬,甚至高于钻石的硬度。前腕完全展开长度可达39 m,善于近战,是beta中的主力。与要击级遭遇时,推荐从侧面或后方攻击。


▲突击级
全高16 m,担任beta进攻的先锋,前部具有非常坚硬的装甲壳,防御力在已知的8种beta中最高,而且装甲壳再生能力惊人。但是在36 mm突击炮集中攻击一点或120 mm炮连续攻击下仍有被贯穿的可能。装甲壳上带有的尖角采用高速突击战术破坏力强大,直线移动最高速度达170 km/h。与突击级遭遇时,推荐攻击其后部,另外这货其实有两个头,对人探知能力低。


▲要塞级
全高66 m,有10只脚,是已知的8种beta里体型最大的,移动缓慢、对人探知能力高、防御力、耐久力高。身体前端有尖刺,可刺穿战术机。尾部有全长50 m的触手,触手前段有爪状硬质冲角,能分泌强酸性分解液。要塞级体内能搭乘六只光束级。与其遭遇时,推荐120 mm炮近距离攻击其三胴躯体各部位的结合部。


▲战车级
全高2.8 m,beta中数量最多的属种,对人探知能力极高,机动力较高,最大速度80 km/h,会散发类似硫磺的臭味。36 mm突击炮攻击有效,步兵重机枪也可对付战车级。


▲斗士级
全高2.5 m,最小的双足步行beta,手枪即可对其造成伤害,但是动作灵敏,并不容易瞄准。对人探知能力极高,如大象鼻子一样的手腕很容易将人头扯下。


▲兵士级
全高2.3 m,1995年确认该物种存在,是beta中最小的。对人探知能力最高,腕力是人类的数倍,但并不是机械强化步兵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