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吧 关注:99,406贴子:774,103
  • 20回复贴,共1

《中华道家修炼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田诚阳。诚阳道长以自身证悟多年的修炼成就,撰成《中华道家修炼学》、《修道入门》和《仙学详述》三部丹书,成为中华道家修炼著述系列,实属惊人之举。《中华道家修炼学》讲述道家修炼学的理论体系、发展史要、修炼术语、筑基功法、三元丹法、男女丹诀、养生精要、道家方药、经典导读、秘本丹经、修炼百问、道经真言、悟道证言、实修境界、个人参悟等精深内容,论述之全面为当今罕有。
《修道入门》是针对初学修炼之人所撰,讲述道家修炼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方法,深入浅出,直指大道。《仙学详述》是整理近代陈樱宁先生的修炼著述,由于撄宁先生的“仙学”著作极为散乱,此书将其重新整理为系统的仙学修炼法,发扬了道家修炼仰范先贤的优良传统。


IP属地:广西1楼2016-02-14 16:16回复
    修德与修炼
    对于修炼来说,修德就是修心、修性、修念。在丹道之中,修德、修性、修心、修念至关重要。因为德修的深浅,直接关乎心性的变化。《黄帝内经》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了种种心性之变化与内部气机的感应关系。古时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发;《说岳全传》有“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典故。于此可见人的心性变化,影响之大,足以关系人的祸福生死,不可忽视。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道德修养高深的人,与人为善,乐于奉献,对于内心世界是一大财富,精神上必然充实,心胸自然开阔,内炁平和,毫无芥蒂。所谓:“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与此相反,假如心地不纯,德行欠佳,甚至心术不正,道德败坏,必使心神经常处于不安定状态,往往妄念起伏,心火炽盛,难得清静,对于修炼是绝大障碍,即使从事功修,亦难以见到效验。
    中华道家修炼认为:“性主七分,命主三分。”“修心入手,修心了手。”在性命双修的丹道体系之中,心性的修养至关重要。假如缺乏一定的德修作为根基,就难以承当修炼大事,甚至炉倾鼎覆,带来生命危险。这一方面,过去的修炼者有过许多惨痛的教训,不可不慎。
    总而言之,欲要探求中华道家修炼之秘奥,首先必须明白,修德是其根基。由此入手修炼,注重培养道德根基,才能逐步领会中华道家修炼之真实义谛。


    IP属地:广西8楼2016-02-14 16:22
    收起回复
      天元丹法
      天元丹法,又称“清静功夫”,或称“北宗”。是指独自一人,淸静修炼。这种修持形式,由于能够自己做主,而且流弊较少,所以流传很广。修习中华道家功夫的人,以此法门为最多。道教内部的全真派道士,几乎都是提倡此种修持法门。
      清修丹法,一步有一步之层次,一步有一步之效验。最初从筑基开始,经过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等过程,才能最终完成,达到天人合一、身外有身的高层次。
      清修功夫做到一定程度,有一点玄机须要特别注意,就是不可执着肉体在腔子里面摸索,许多人功夫做到这往往出现停滞状态。初步入手的功夫,在炼精化炁之前,是在身体内部进行锻炼。逐渐往上的层次,就要跳出肉体腔子从事修证。否则难得丹法之究竟。
      从前的修炼祖师,在此方面多有诫示。如钟离老祖曾言:“一身四大皆属阴,莫把阴精里边寻。”已然说明,肉体本身皆属一团阴气,不可在腔子里面摸索用功。因为修炼用的是阳炁,要出阳神。若在肉体里面摸索用功,最终只能出阴神,功夫落于小成。有人不明此理,妄言什么清修出阴神,双修出阳神,其实是不明清修真义,自误而且误人!
      清修功夫之要妙,贵在采取虚空之阳炁,点化自身之阴质,群阴剥尽,脱胎换骨,以成就纯阳之体。陈撄宁先生对此颇有论述,如曰:
      “北派清静,却不是专靠打坐就能成功,外界资助,当然不可少,却是从虚空中寻求,不是在人身上讨便宜。”
      “修仙者,贵在收积虚空中清灵之炁于身中,然后将吾人之神与此炁配合而修养之,为时既久,则神炁打成一片,而大丹始成。”
      以上论述,可谓如矢中的,已把向上一乘的窍要,揭示无遗。
      除了依照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阶次渐修之外,清修功夫还有顿修法门,可以直入先天,了证道果。但是渐修法门和顿修法门,二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渐修进展到一定程度会发生顿变,顿修也是有一层层渐进的变化。惟是顿修法门,须要根基深厚者方可悟入,或者功夫深入之后而可知之,不宜躐等而求之。
      清修法门,最要紧的还有玄关一窍。丹经云:“道有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不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即言玄关一窍,可以超越于三千六百修炼法门之上(三千六百乃是虚数,说明修炼法门很多之义)。如能悟入玄关一窍,就能做到顿悟直超,一得永得,即所谓“得其一,万事毕”。“一”即指先天一炁,丹诀曰:“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此乃清修丹法之深层口诀。这句话丹经多有引述,若未经过真实修证则不易知,一般人往往忽略过去,难究其中深义。
      以上所谈,已将清修功夫的要点披露无遗。如果感到似懂非懂,那就证明功夫不到,功夫到处,自然省悟。


      IP属地:广西11楼2016-02-14 16:25
      收起回复
        中华道家修炼十大宗旨
        中华道家修炼,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从道家而至道教,虽其形式有所变异,其修炼内涵却沿袭相传,经过历代中华道家仙真的实修实证,不断完善其学说,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修炼体系,沿传不衰。为了帮助同志们学道的方便,今就其基本宗旨,归纳言之,为以下十点:
        修道养德 内功外行
        修道为内在炼养,即内功;养德为外在行持,即外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炼的进步,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髙尚的德行,同样也会带来功修的精进。反之,若德行不足,则与道无缘。昔秦皇、汉武贵为天子,毕生求仙终不可得;而陈泥丸祖师成道之前,不过是一箍桶匠耳。可知修炼之道,不在贫富贵贱,关键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德。故“道不妄传”,祖师曾云:“万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至人。”对于修炼人来说,首先必须广立功行。经云:“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欲成天仙者,须立一千三百善。”
        道无经不传 经无师不明
        玄门以“道、经、师”为三宝,认为“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
        道,即修道,指以自身修炼,参悟大道。
        经,即读经,阅读祖师著作,印证已修。
        师,即师传,须要真师传授,点明道要。真师指有真正实修功夫的老师,所谓“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以上三者,是对个人内修而言。平时做功德,仍不可少。
        - 31 -
        中华道家修炼著述系列之——修道入门
        道法自然 静者得之
        修炼之道,师法自然。“自然”之义约有两层:
        其一,自然而然,不假人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加个人意志,反害功修。故须顺天行亊,天人合发,《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方合道体。
        其二,因人而异,效验不一。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悟性(即理解能力)各异,即使师传相同,其内修之效验也不会完全一致。
        如何才能合乎自然,要妙在于一个字“静”,《阴符经》曰:“自然之道静”,故静者得之。


        IP属地:广西17楼2016-02-14 16:28
        回复
          自行修炼 无量度人
          道家修炼,主张“自度度人”。首先要求个人潜心修炼,功成道备之后,就要显迹于世,广度有缘。一人行修,众生受益。否则徒作“自了汉”,带道飞升,于世无功,天界不收。《道藏》中《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所谓“无量度人”,就是最大程度地、无私地度化与道有缘的人。
          昔钟离老祖度化吕祖之时,曾问:尔欲何日成道?吕祖答云:吾欲度尽众生,而后成道!此等胸怀,方是修炼家风。
          至道不繁 守中为要
          大道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黄庭经》云:“至道不繁”。繁杂无绪,皆为道末,令人不得要领,故尔道家不取。修炼之学,是质而精的东西,以少胜多,直指大道。《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盖愈趋简易,愈近大道。司马谈论道家要旨说:“指约而易操,事少功多。”颇合修炼宗旨。
          修炼以“守中”为要,《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


          IP属地:广西18楼2016-02-14 16:28
          回复
            66666666666666666666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6-03-17 08:58
            回复
              田爷一路走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9-20 10:1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9-22 09:06
                回复
                  金丹小道 并非飞升大道


                  IP属地:浙江27楼2017-03-22 09:20
                  回复
                    这样修法,有几个成就地仙的?最多100多岁。肉身还是老态,离仙远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0-04-11 09:33
                    回复
                      仙分金仙,天仙,地仙,人仙。世人所谓内丹,养生等等修炼最多成为人仙,寿享100多岁。地仙标准最低寿享300岁以上,而且面如20--30岁左右。天仙有仙缘的直接被接走。葛洪一个徒弟就是这么成仙的。有吃外丹的比如嫦娥,晋朝前多有吃外丹成仙的。葛洪(抱朴子)有记载。另外对于是否有神仙,大家参考近代研究仙学的大学者陈婴宁的著作,会有明确回复。现代武当仙逝不久的张至顺道长,寿106岁,为人仙,讲过一生碰到两次神仙,奈何仙缘不够未得到指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0-04-11 09:43
                      收起回复
                        那如何才能入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1-05-24 20:52
                        回复
                          自身都未修成正果,其道只能作为参考。


                          31楼2021-05-26 01:0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22-03-10 2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