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吧 关注:378,751贴子:4,933,185
  • 6回复贴,共1

【其他】长篇剧评《兴亡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听到一个可能需要上万字来品评的全一期历史正剧。
非常感谢策划阿喵妹纸信任,愿意让我来评这个剧,在下十分荣幸。
在此先对剧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与坚持表示敬佩,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一个剧。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2-15 02:25回复
    广播剧贴吧发布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4347454188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2-15 02:26
    回复
      啊啦~在说CV之前,我先来(班门弄斧)装逼一下。
      【装逼时间】
      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很多汉语言的学者都是认为,“雨雪霏霏”的“雨”念四声,作为动词,意为冒着雪。认为解释就是:当初我走的时候,杨柳飘浮依傍河岸,如今我回来的时候,却已是冒着浓密大雪。诗经那会儿还是春秋,据说抒义为先,对仗那玩意儿还没什么考究。所以可能编剧用这个词来形容天气会让我有一点犹疑吧。
      诗经再来一次: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这句话的意思呢,是指老鼠还有皮呢,做人咋能没礼仪。呃,好像还是没有解释,就说一个人必须活得有样子守礼节。战国时一般大家都是指守周礼吧。
      所以这句话又让我蒙逼了。扩建宫殿,违反仪制的是魏,为啥这姑娘会自己来冷哼这句话。戏感上来说,这是在哼齐国呢,所以这和齐国啥关系啊OTL。
      诗经又来一次: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句话的意思用得很多,大家也会比较熟悉。天要黑了天要黑了,外出打仗的士兵咋还不回来呢。这句话在后世用的时候,常用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戍边亲人归家的期盼。呃,本剧之中,我觉得理解为:嘲笑。就是齐国嘲笑魏国说,呵呵哒,粗去的士兵还没回来吧,活该挨了秦国的打吧,叫你娼叫你横。(脑补技能满分)
      可是,是否可以这么用,在下真的不知道。但是至少我脑补成功了。
      “作壁上观”这个词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我不是故意找茬,只是,因为觉得不对劲所以就会有疑虑。这个时期应该没有这个词,所以说出来会让我觉得有些穿。
      倒也不是说鸡蛋里头挑骨头,只是觉得这个本子已经很高端了,一丁点儿的瑕疵就会很明显,尤其是被我注意到了。
      总结一下这一段,我觉得,有些背离。国家拟人化的目的是来帮助听众理清关系的,但是现在这个状况来看,更加难理解了。尤其加古文,加历史事件啊,本来很清楚的事情都会觉得云里雾里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2-15 16:28
      回复
        最近特别忙,估摸着清明节能把这篇长篇剧评码完…拖了这么久对不起剧组辛苦了的各位。
        给一个终结吧!算是我对这个剧的心意~


        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6-03-24 09:11
        收起回复
          【第七话】
          剧本第六场:周赧王三十一年,燕 蓟都
          这一段我一直没写的原因其实是这一段我不记得了,印象当中就是燕国伐齐,乐毅还有出名的怀柔政策。当时齐国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的,有一场守城战打的很厉害。
          但是这一段的历史我真的是忘记了,所以对于解释可能并不能给比较详尽的叙述。所以各位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一起向着战国史开拔吧~
          这一段上,燕国站在主要地位上。我以为燕国会是一个女孩子或者是比较柔和的男声,没有想到是个少年音。主要是燕国给了我太多温柔的印象吧,比如乐毅,比如和亲的公主们。
          银贼的声音在表现燕国的时候,感觉不够亮。燕国像是那种透着寒光的匕首,给人的感觉就是杀伤力不大的,但是燕国又具有自己的风骨。他没有沧桑也没有悲愤,我觉得燕国可能是整个战国里我觉得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国家。
          主要是燕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导致燕国文化的多元性,和游牧民族的融合产生一种很奇妙的自由、高傲、柔和的印象。
          银贼的表现真的让我觉得有一点可惜。燕国悲而不愤怒,忍而有气度,不像是喊口号,不是自怨自艾,不是自叹,不是号召。
          编剧上的问题,燕国的独白段落长了,前面的部分会显得枯燥,因为画面感比较弱。
          而和秦雍、赵冀商议的部分。啊,我真的觉得赵国很可惜啊。赵国是戎马强国,我对赵国的印象真的就是比较强硬的感觉。而紫修给我的印象就会略弱了,有些依附于秦国的感觉。
          最后,燕国和齐国的那个部分其实很让我在意。
          燕国和齐国是什么关系呢,就像是往来好友,因为利益之争变得有强有弱。强者未顾忌弱者,弱者又不满于强者,最后有了现在的结果。
          齐国最初说要体面地见燕国的时候,这个细节真的是非常精湛!
          战国史走到现在,齐国是文化风貌最偏向于后世的,非常文明开化。这也是齐国会注重这些面子工程的原因。
          而燕国和齐国的这一段。尘书的节奏快了。齐国是最先称王的,他有国力有魄力,也有格调。不是那种临危就会失去风度的人。
          他的败落是带着一种悲情色彩的。
          “愚蠢的燕国啊,杀了我你也得不到你想要的。幼稚的燕国,你还不够强大所以你根本看不见我看得到的天下。”
          齐国和燕国的格局有差异,可惜没有展现得出色。
          如果尘书能把这一层表达出来就好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6-03-30 18:20
          回复
            【第八话】
            第七场:周赧王五十三年 赵邯郸
            这一段秦国攻伐六国,欺负到了韩国的头上。韩国史称劲韩,主要是韩人骠勇善战。这个时候他去求助赵国,宁可把上党交给赵国也不想被秦国吞并,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之际了。
            最后的三幕,我有好好来审视一下各位的戏感和演技。所以就各种有些嘴毒了。
            演技惊人的是秦雍,镜中人。节奏、语气、情感的把控非常让我感动。
            好吧,编剧走到这个时候,已经很少运用诗经之类的了,对于听众理解上的障碍,就只在对历史的不了解上了。
            幼魏和幼韩的演技走心,如果再能诡谲一些就真的是非常出色了。他们不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是心怀虎狼的满志少年,如果好好审视一下就更棒了。
            这一幕的龙套,仔细审度一下会发现,感情色彩非常淡,如果是一个鸿篇之作,对于龙套的把控也应该严格,龙套的侧面反映非常重要。因为我真的想多一句嘴,赵国的气势上,真的是没有展现出赵国应有的硬朗风范。
            战国之时,我们往往津津乐道的都是秦赵之争,强者才互争,秦国的气质碾压了赵国,这个形势真的是不如人意。
            齐国的漠视作为一个侧面烘托,是要体现出赵国的悲凉的吧。(这里是我的脑补)这个点的设置真的是非常出色。很敬佩编剧君对于主侧面描写的应用。
            这一段,最大的遗憾还是落在赵国的头上。强国之势,愿与秦一争的霸王之气,颓然倾塌的悲凉,都表现得略弱了。
            大厦倾塌,秦国冷眼观看,他用冰冷的心捧起六国的热血,放肆、疯狂、贪婪、无情,这些东西是需要靠六国的不甘、愤恨、绝望的表演去烘托的。
            在这一点上,目前为止,魏国是做得最棒的,楚国也非常好。
            瞧,这个时代如何迎来最后的结局。
            这样的过渡语句,开启下一幕,增加连贯性也令人回味。编剧点赞。


            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6-04-04 21:14
            回复
              【说在最后】
              这个长评,我拖了很久,因为真的是很难写,后期的历史我自己也不太熟悉了,然而又没有时间去把缺失的部分短期内补回来,写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最后,我还是没有去补后面的战国史,中间从赢稷开始到赢异人这一段的战国我真的就没怎么关注过。我就记得自己看到宣太后的八卦之后,就去好奇华贵夫人和吕不韦的八卦了。当然了嫪毐的部分是我最好奇的。
              最后,我想说一点大实话。
              这个剧的立意虽然在我看来是非常高的,但是它太脱离群众,太脱离大众审美了。
              我这种自认为还有几分历史知识的外行人,尚且觉得这个剧的理解难度如攀高峰,它又怎样让广大的听众们去接受和认可呢。
              有精巧的设置和构思,真的会让人耳目一新,为之感动。但是,毕竟我们都是凡人,凡人追求的是凡人的需要。
              我之前也说过,人设化七国,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不是更加费解。这一点上,无论是那年那兔,还是黑塔利亚都是值得借鉴的榜样。
              依然非常感谢良心剧组,完成了这样高难度的剧。真的是太困难了。
              尤其是编剧和后期,太牛逼了!
              说好的万字长评。这里今天终于交上了所有的粮食。
              江南的油菜花开了,兴亡从未结束。
              叹什么呢?
              我叹的或许是无力吧,搅动风云真是可惜了,与我无关。若是有机会,我不甘做任人宰割的卫国,我愿做横扫六合的秦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16-04-04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