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朋友,是陈慧琳的忠实粉丝。有一年我们组团去香港,在杜莎夫人蜡像馆,门口就是陈慧琳的蜡像。天后一袭闪闪发光的紫衣,伸开双手,迎接八方来客。我的朋友与蜡像合影,像见了本尊一样紧张脸红。
他同样是一个狂热又博爱的演唱会听众,深圳或香港,只要有大牌歌手或乐队的演唱会,一定会有他的身影。这让我好生羡慕。直到去年12月,看到他在朋友圈发了陈慧琳演唱会的照片和视频,才知道,那个见到蜡像会紧张的小粉丝又回来了。他说粉了她十八年,就算她过气,也永远爱她。
那是陈慧琳出道二十周年的演唱会,在香港所有一线歌手的标配场地红磡体育馆举行,一连九场。在没有新一代天王天后诞生的情况下,在日渐冷清的香港乐坛,也只有那一批我们所熟悉的大牌,才开得起如此规模的演唱会。
从来不是陈慧琳的粉丝,但对黄金时代所有杰出的歌手都心怀敬意。所以会尽心落力以极大耐心去搜集他们的专辑。今年年初,Kelly发行了她的最新专辑《And Then》,并在Facebook上宣称:“这可能是我最后一张实体唱片了……”
真是让人无限唏嘘。世纪之交那几年,是华语乐坛最后一个繁华盛世。犹记得当时的香港乐坛,王菲、郑秀文、陈慧琳,三大天后,各有千秋,一统天下。她们之后的杨千嬅和容祖儿,虽然在香港也达到了天后的级别,却难以再现黄金时代的影响力。谁能想到,曾巨星辈出艳光四射的香港乐坛,竟再无天后。到了如今,她说,这是她的最后一张实体唱片。
相当于说,我们的时代结束了。
新专辑还是由老搭档雷颂德监制,电音依旧,质感复古,轻盈悦耳,温暖清新。我一听完就到豆瓣打了五星,当然有一定的感情分。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很难会有一张完美的粤语专辑了。这个时代,再唱什么都有一种物是人非的疲惫沧桑。
所以你听,她忽尔在爱情中得寸进尺,“除了幸福,还要自由”;忽尔又心怀愧疚,“无人能爱我比你更加多”;忽尔又如少女般爱得死去活来,“爱你我是死心贴地,吻你剧情不要合理”;最后又斥责爱情中的伪君子,“领教过这一种小偷,最后要学会该退后”……略感分裂。如今的词人,不再像当年的林夕那般用心,为她量身打造各式动人金句了。
幸好还有黄伟文写出一首《其后》,作为1995年Kelly出道金曲《谁愿放手》的续篇。讲的是对爱过的人仍怀有亲人般的祝福,但一句“却会默默怀念你,赐我最快乐年纪”,却道出歌迷心声。就像那首演唱会主题曲《Let's Celebrate》中唱的:“庆祝亲眼看到这演唱会的澎湃,共庆祝不理时光多么快,共每位长老与青春少艾。”
唱的就是这二十年。二十年,岁月可以改变很多很多,却没改变她。唱片公司、经纪人、制作人、枕边人,全没换过。演艺圈再找不出第二人。然而她硬是这样唱了二十年,唱过春夏秋冬,唱过快歌慢歌,唱到结婚生子,见证由盛转衰。所谓歌手,就是把岁月都装进一张张唱片里,让我们打包前行,风雨兼程,生活苟且,依然有你,有歌和远方。
林夕曾将自己的歌词作品集合成群星璀璨的《林夕字传》,由林若宁作注。在Kelly的代表作《最爱演唱会》旁,有这样一段话:“不止一次听老爷(指林夕)说为陈大美人填词是一项自我挑战。为一个接近完美的歌星写词比为一个千疮百孔的难上百倍。大家闺秀样子零瑕疵绯闻欠奉出道即红,找个切入面惹人同情也许不易。老爷千方百计找到个演唱会大众共鸣位,陈大美人又感同身受般唱出真感情,也许完美不完美的人同样分享类似的要害有苦自己知,一切在乎词人是否敏锐。”天后陈慧琳,就这样被简洁而精准地概括。
春节的时候,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到她容颜未改,在一部西游影片中饰演观世音,和郭富城扮演的孙悟空演对手戏。
突然就想起很多年前的某一日,在电视里看到《仙乐飘飘》,那是Kelly的成名作,当时的她正值锦瑟年华,短发白衫,青春洋溢,演一位音乐老师,在戏里跟还很年轻的郭富城谈恋爱。那是我们的、他们的年少时光。
我们的巨星,就是这样活在我们的青春里,永不过气。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EwMzgwNw==&mid=402995037&idx=1&sn=36992547370543db7b76792fc62d7933#rd
他同样是一个狂热又博爱的演唱会听众,深圳或香港,只要有大牌歌手或乐队的演唱会,一定会有他的身影。这让我好生羡慕。直到去年12月,看到他在朋友圈发了陈慧琳演唱会的照片和视频,才知道,那个见到蜡像会紧张的小粉丝又回来了。他说粉了她十八年,就算她过气,也永远爱她。
那是陈慧琳出道二十周年的演唱会,在香港所有一线歌手的标配场地红磡体育馆举行,一连九场。在没有新一代天王天后诞生的情况下,在日渐冷清的香港乐坛,也只有那一批我们所熟悉的大牌,才开得起如此规模的演唱会。
从来不是陈慧琳的粉丝,但对黄金时代所有杰出的歌手都心怀敬意。所以会尽心落力以极大耐心去搜集他们的专辑。今年年初,Kelly发行了她的最新专辑《And Then》,并在Facebook上宣称:“这可能是我最后一张实体唱片了……”
真是让人无限唏嘘。世纪之交那几年,是华语乐坛最后一个繁华盛世。犹记得当时的香港乐坛,王菲、郑秀文、陈慧琳,三大天后,各有千秋,一统天下。她们之后的杨千嬅和容祖儿,虽然在香港也达到了天后的级别,却难以再现黄金时代的影响力。谁能想到,曾巨星辈出艳光四射的香港乐坛,竟再无天后。到了如今,她说,这是她的最后一张实体唱片。
相当于说,我们的时代结束了。
新专辑还是由老搭档雷颂德监制,电音依旧,质感复古,轻盈悦耳,温暖清新。我一听完就到豆瓣打了五星,当然有一定的感情分。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很难会有一张完美的粤语专辑了。这个时代,再唱什么都有一种物是人非的疲惫沧桑。
所以你听,她忽尔在爱情中得寸进尺,“除了幸福,还要自由”;忽尔又心怀愧疚,“无人能爱我比你更加多”;忽尔又如少女般爱得死去活来,“爱你我是死心贴地,吻你剧情不要合理”;最后又斥责爱情中的伪君子,“领教过这一种小偷,最后要学会该退后”……略感分裂。如今的词人,不再像当年的林夕那般用心,为她量身打造各式动人金句了。
幸好还有黄伟文写出一首《其后》,作为1995年Kelly出道金曲《谁愿放手》的续篇。讲的是对爱过的人仍怀有亲人般的祝福,但一句“却会默默怀念你,赐我最快乐年纪”,却道出歌迷心声。就像那首演唱会主题曲《Let's Celebrate》中唱的:“庆祝亲眼看到这演唱会的澎湃,共庆祝不理时光多么快,共每位长老与青春少艾。”
唱的就是这二十年。二十年,岁月可以改变很多很多,却没改变她。唱片公司、经纪人、制作人、枕边人,全没换过。演艺圈再找不出第二人。然而她硬是这样唱了二十年,唱过春夏秋冬,唱过快歌慢歌,唱到结婚生子,见证由盛转衰。所谓歌手,就是把岁月都装进一张张唱片里,让我们打包前行,风雨兼程,生活苟且,依然有你,有歌和远方。
林夕曾将自己的歌词作品集合成群星璀璨的《林夕字传》,由林若宁作注。在Kelly的代表作《最爱演唱会》旁,有这样一段话:“不止一次听老爷(指林夕)说为陈大美人填词是一项自我挑战。为一个接近完美的歌星写词比为一个千疮百孔的难上百倍。大家闺秀样子零瑕疵绯闻欠奉出道即红,找个切入面惹人同情也许不易。老爷千方百计找到个演唱会大众共鸣位,陈大美人又感同身受般唱出真感情,也许完美不完美的人同样分享类似的要害有苦自己知,一切在乎词人是否敏锐。”天后陈慧琳,就这样被简洁而精准地概括。
春节的时候,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到她容颜未改,在一部西游影片中饰演观世音,和郭富城扮演的孙悟空演对手戏。
突然就想起很多年前的某一日,在电视里看到《仙乐飘飘》,那是Kelly的成名作,当时的她正值锦瑟年华,短发白衫,青春洋溢,演一位音乐老师,在戏里跟还很年轻的郭富城谈恋爱。那是我们的、他们的年少时光。
我们的巨星,就是这样活在我们的青春里,永不过气。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EwMzgwNw==&mid=402995037&idx=1&sn=36992547370543db7b76792fc62d7933#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