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Calayanrail 的话:电流,说是能量的那几位是 错误的。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触电死亡通常是心脏骤停 导致的,原因是电流导致的心室纤颤。大于30毫安的 交流电(50、60赫兹)或300到500毫安的直流电就 会导致心室纤颤。 如果以电极直接接触心脏,则仅仅 1毫安的电流就足以导致心室纤颤(来源)。0.1到0. 2安倍的电流就足以致命(来源)以人体电阻1350欧 姆计算(来源,220伏特,50%),220伏市电产生的 热效应仅35.9瓦,这么低的热功率根本不足以造成致 命的组织损伤。但电流为163毫安,足以造成心脏骤 停。
但当大电流(因为雷击,接触高压电)通过人体,则 电流本身的热效应就足以损伤人体重要器官而导致死 亡。
引用@油拌有蹦兔 的话:不不不,是说高频大电流没 危险。。。
因为人的皮肤表面相当于一个电容,当通电时相当于 皮肤电容和人体电阻的并联。
人体电容约100皮法(来源),当通过人体电流为50 毫安计算:
当工频电流(50赫兹)通过人体时,容抗为31.8兆欧 姆,远大于人体电阻,因此50毫安电流主要从人体内 流过,足以造成纤颤.
而当交流电频率非常高时,容抗则相应减小,如1兆 赫兹时容抗为1592欧姆,以人体电阻1875 欧姆计算 (来源,100伏特,50%),超过一半的电流从体表 分流了,真正流经人体内的电流仅为23毫安。另外, 因为心肌细胞的时值(chronaxie,以二倍于最低感 应量之电流刺激肌肉或神经细胞,使起反应所需之最短 时间)为3毫秒,因此高频电流(大于333赫兹)的 电流不容易造成心室纤颤。实际通过的电流减小,而 心肌细胞对电流的敏感度变低,这两点结合起来使得 高频电流没有那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