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吧 关注:366贴子:3,232
  • 4回复贴,共1

张承志《鲁迅路口》书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鲁迅路口》(《常识的求知》169-181页)一气读完以后,竟激起千头万绪。
张承志这篇文章写得相当流畅,显然作者本人也沉浸在一种长期萦绕的情绪中,很多话也许反刍了很多回,才凝缩在一篇十来页的文章里。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鲁迅的日本留学经历意味着什么?


1楼2016-03-03 15:19回复
    “从鲁迅家的大门口迈步,左右转两个弯,隔一两条小街,原来三百步之内,就是秋瑾的家。
    初次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心中不由一惊。他们住得这么近!……果然还是要到现地,才能获得感受。”
    “后来去了徐锡麟的东埔镇。……这几个人,不但是同乡,而且是同期的留日同学。
    站在路口上,我抑制着心里的吃惊,捉摸着这里的线索。
    一切的起源,或许就在这里?”
    “陈天华已经死了,活着的还在争论。……
    而在场者中间就有鲁迅。”
    “留学日本是一件使人心情复杂的事。留日体验给人的心理烙印,有时会终一生而不愈。”
    “他的意识里,说不定藏着一丝与鼓噪革命派一比高低的念头。但是时不人待,谁知邻居女儿居然演出了那样凄烈的惨剧,而他自己,却只扮演了一个‘看杀’的角色!
    逐渐地,我心里浮现除了一个影子。
    它潜随着先生的一生,暗注着先生的文字。我想诸多的研究,没有足够考虑鲁迅留日十年酿就的苦涩心理。……
    也许就是这场留学,造就了文学的鲁迅。”


    2楼2016-03-03 15:20
    回复
      张承志也许发挥了太多的想象,而想象毕竟只是想象。在他的想象里还有一些先验的价值判断。比如革命派在道德上的完善和优越,以及与之相伴的非革命派的鲁迅终其一生感到的耻辱和沉重。——历史的现场也许并不如此黑白分明,所做选择的重量并不决定于死或不死。


      3楼2016-03-03 15:20
      回复
        当然,张承志也敏锐地看到,或者,是从自己的经历中认识到:
        “留学日本,宛如握着一柄双刃的刀锋。大义的挫折,文化的沉醉。人每时都在感受着,但说不清奥妙细微。这种经历最终会变成一笔无头债,古怪地左右人的道路。无论各有怎样的不同,谁都必须了结这笔孽债。陈天华的了结是一种,他获得了日本人的尊敬;周作人的了结也是一种,他获得了日本人的重用。
        鲁迅的了结,无法做得轻易。


        4楼2016-03-03 15:21
        回复
          其实即便没有那些街谈巷议,他与周作人的分道扬镳也只在早晚。虽然后来人们都把陈天华、秋瑾、徐锡麟挂在嘴上,而唯有他深知他们的心境。从陈西滢到徐懋庸,他的敌手并没有这种心理。那些人内心粗糙,睡得憨熟,不曾有什么灵魂的角力。而他却常常与朋辈鬼类同行,他不敢忘却,几倍负重,用笔追逐着他们。”


          5楼2016-03-03 1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