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茶叶吧 关注:14贴子:49
  • 1回复贴,共1

大红袍茶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红袍是乌龙茶类中的一种,在中国茶叶分类里有红茶,绿茶,青茶之分.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 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山间岩缝和沟壕的特别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醇厚的品质,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
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和铁观音茶一样是半发酵茶叶。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的品牌地位是由历史积累,文化底蕴、绝佳的品质等因素决定,加上多年来武夷山旅游线路的推出,来武夷山旅游的人,大部分看过九龙窠的大红袍,听说过大红袍神奇的传说,品尝过驰名中外的福临门大红袍,武夷山大红袍的名气随之名播四海。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传说中在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路过武夷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位来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和尚,专程前来拜谢,并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该茶因而得名“大红袍”。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栽制茶叶,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叫作武夷茶,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武夷岩茶驰名中外,与优异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武夷山位于北纬27°35′-27°43′,东经117°55′-118°01′。方圆120华里,平均海拔650余米。四周皆溪壑,与外山不相连接,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及九曲溪所组成,自成一体。岩峰耸立,秀拔奇伟,群峰连绵,翘首向东,势如万马奔腾,堪为奇观。澄碧清澈的九曲溪,萦绕其间,折为九曲十八湾。山回溪折,真有"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之貌。而沿溪两岸,群峰倒影,尽收碧波之中,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实为"碧水丹山"人间仙境。前人题"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连逶迤,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概括了武夷山的轮廓。名山胜境,陶冶出岩茶的天然灵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04 11:36回复
    其实,有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婚姻就是一杯茶。
    茶冷了,茶热了,茶浓了,茶淡了,各人有各人的品法,各人有各人的感觉,评说别人的生活很简单,经营自己的爱情却很难。  你也许会很容易的为别人指点迷津,但却把握不住自己婚姻的航向。  婚姻就像一杯茶,趁着茶香还在,口感最佳,赶紧喝了吧。
    切莫等到茶香不在了,口感变差了,隔夜不能喝了再去追悔和惋惜!  生命中有很多事情,其实就在你的一念之间,被你自己注定了。  而你,却未必想为此做出什么解释,就像是一杯属于你自己的茶,只有你知道茶的冷暖,只有你知道茶是苦了,或是淡了。
    婚姻正如一杯茶。  茶凉了,你有权将茶倒掉,你也有权将茶加温、加水,或是再续上几片清香。  所有的茶在最初的一刻都是爽心爽口的,如若不珍惜,想必都会人走茶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3-06 1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