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吧 关注:10,310贴子:52,564

【经济学吧】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不给看


IP属地:福建1楼2016-03-04 17:03回复
    经济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经济体通过达成某些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在探讨各种经济合作形式之前,先提出一个悖论:根据博弈论的观点,国家数目越多,达成合作就越困难;反之,数目越少,就越容易达成合作。但是我们知道,所谓双边贸易顺差额,只是政治家愚弄民众民意的借口,只看双边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反而,从实践来看,全球性的贸易自由化在消除壁垒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的趋势来看,全球的经济利益所驱动的组织形式有两个典型模式:第一是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推动下,多边贸易自由化所涉及的范围和容内不断深化,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从产品的输入转变为资本输入并重,跨国公司已成气候。第二是优惠性的贸易协议安排和契约签定,这种发展态势迅猛,但是或许是为了与博弈论观点的契合,体现出了明显的排他性,也就是区域经济与多边贸易自由化的不同,是WTO与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实践理论之间的不同。


    IP属地:福建3楼2016-03-04 17:11
    收起回复
      上述两个典型观点之间比较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更快的实现局部的自由贸易,这种做法与前者的不同就在于具有强大的歧视性、权威的存在性、以及排他性。狭义观点来看,一带一路可以看作是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级的巨大的贸易区,其规定的线路和段点,决定了其所具有的排他性歧视性。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成员经济体之间对外共同关税,贸易区内协议并不妨碍各成员对于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执行自由贸易政策时很难分清楚某种产品是来自伙伴国还是非成员国。例如来自非成员的产品进入一个关税低的成员国,借此进入关税水平高的成员国。为此成员国之间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即指成品价值得50%以上出自成员国,但是这样又会使本来行之有效的相对优势趋于转化为绝对优势。因此,如何基于博弈论和国际贸易的角度使多边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各个经济合作组织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是现阶段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IP属地:福建4楼2016-03-04 17:28
      收起回复
        先吃饭了


        IP属地:福建5楼2016-03-04 17:30
        收起回复
          一带一路本身也是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一过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促进经济改革的力度一步步加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3-04 21:3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3-04 22:19
            收起回复
              路过~


              IP属地:北京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8楼2016-03-04 23:2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3-05 11:30
                回复
                  继续更
                  系统论角度的区域经济和比较优势原理解释
                  比较优势原理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优点,可以用系统论上得以解释。当一定区域之间以某种形式(例如一带一路、环太平洋等)结成贸易关系,这些经济体之间就形成了具有一定特殊功能结构的经济系统。按照系统论观点,系统的整体性优势大于各个分部优势之和。因此一般来说,经济合作可以做大这个蛋糕,问题就在于,蛋糕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公平、合作基础是否平等互利、是否自愿。这是我们之后谈论的话题


                  IP属地:福建11楼2016-03-05 12:26
                  收起回复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3-05 16:22
                    回复
                      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3-05 16:36
                      回复
                        满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3-05 17:57
                        收起回复
                          当代经济学的基础前提就是等价交换,但是等价交换并不代表平等交易,更加不是合理交易。理论上看,经济学的衡量是以价值(价格),而人内心的衡量,称之为偏好,偏好和价值能相等吗?肯定是不能的,因此也就为倾销反倾销、掠夺反掠夺、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合理的理论解释。有不同意见的请继续看,下文会详细解释。商品交易是两个不同价值系统相交的结果,国际贸易更是如此。商品交易中交易双方没有价值差异,出现差异的只是价值的不同表达形式。商家的需求是利润,在现代信用经济中表现为信用纸币,消费者的需求是商品价值(使用价值)。这是两个不同的价值系,无法比较商家和消费者谁的价值大小。但是因为两个价值系都涉及同一商品,导致两个不同的价值系相交和部分重叠,于是交易发生。就好像两个由不同弧组成的圆发生了相交和部分重叠。
                          极端来看,绑架交易、强买强卖等这些胁迫交易,以及农村卖儿卖女、卖肾卖血卖器官等等这些被生活所迫的自愿交易都是不平等交易。绝对平等的交易极少。极端交易也不多,现实中的交易大多数是程度轻微的不平等交易。私人之间是如此,国家之间更是如此,在国家利益和政治势力、国内民调等等的作用之下,经济、政治、武力更具备优势的经济体必然更多得获取交易中价值,而弱方必然获取交易更少。


                          IP属地:福建15楼2016-03-05 18:15
                          收起回复
                            因为自由交易并不等于公平交易,所以在没有统筹二次分配的情况下实行全球自由贸易会加剧区域差异,而差异有会导致各方以不同准则不同方式进行博弈,所以乱是必然的。
                            话题继续切回到经济合作组织。
                            正是由于自由交易并非是公平交易(起码对于国家政治来说是这样),于是就产生了国际经济纠纷,客观上就要求出现第三方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目前的国际经济协调是在美、欧等西方发达经济体主导之下的多边协调甚至是全球利益协调,比如WTO、IMF、世行、以及与我国一带一路叫板的TPP。这种协调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不靠谱极不公平的,在中国展望复兴展望世界强国地位、谋求海外利益的前景下,是极为不利的,于是,一带一路、亚投行战略,就应育而生了。
                            文章写到此处,预计下一期推出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经济一体化前景展望。
                            全文完,谢谢大家。


                            IP属地:福建16楼2016-03-05 18:28
                            收起回复
                              楼主真是才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3-05 19: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