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是真常唯心:真常唯心就是明心的人证得阿赖耶识以后,渐渐了知佛菩提道之二主要道,他就开始悟后起修,去断除烦恼障的现行,成就解脱果而不取证;另一方面则是跟随善知识修学般若的别相智及一切种智,一分一分断除所知障的随眠;在进入初地通达位的时候开始,在修除“修所断的所知障随眠”时,也同时作意修除烦恼障的习气种子;第八地起,任意除断烦恼障习气种子。直到最后身菩萨位,断尽最后一分极微细的所知障随眠与烦恼障习气种子,到达最后究竟佛道,这叫做真常唯心。
真常唯心为何叫做真常?因为你的第八识里面所藏一念无明种子现行的现象全部断了,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也已经断尽了,第八识里面无始无明的所有粗细一切随眠也全部断了,那你第八识所含藏的所有种子统统存在佛地金色身的真如里面,究竟清净究竟圆满,永远不再接受新的熏习,也就统统不再变异了。从这个时候起,真如的内涵种子是恒常不变的,所以说变易生死已经断尽,这样,你的第八识才是真正的常。真正的常才可以说是究竟真实的“我”,才是真正的如,这叫做真常唯心。
真实唯识就是讲这四门,这就是说:你已经断尽烦恼障的习气和现行,你也断尽所知障的一切随眠,这样也就是佛地的常乐我净,因为真如种子已经不再熏习变异了,是常;常所以是乐,真正的乐、才能够说是“我”。有变异就是无常的法,无常的法当然是无我;无常当然是苦,苦怎么会是“我”?苦当然不愿意是“我”,谁愿意是苦的“我”呢?然后,这样断尽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和所知障的一切随眠,第八识究竟清净,前七识当然也就永远不与染法相应,究竟清净;这样的第八识才是真实的“我”,这叫做真常唯心。所以真常唯心正是真实的佛法,太虚大师这个说法才是正确的,印顺法师否定太虚大师这个观点,其实是他自己错解佛法了。
第四节 三界我不是三乘法所说真我
第四个部分要对三乘法所说的“真我”作补充说明。因为有了觉知性,所以就有“我性”;有了这个“我”,就是世俗的我;有了这个我性,就不可称为“真我”,因为一定会堕入业感缘起之中的缘故。这个觉知性,祂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的缘故,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我”;因为这个依他起性的意识觉知性,祂是缘起法,其性本空,是无常的法,所以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这个觉知心——不管是有念灵知或离念灵知——也是念念变异,念念变异的缘故,所以不是真正的“我”。
意根就是处处作主的“我”,祂是遍计执性,因为是遍计执性,就会感业轮回,而有未来无量世的种种苦;如果是苦,苦就不是真正的“我”。必定是第八识无苦无乐,那才是真正的“我”。要断尽烦恼障的习气种子,才能像佛地真如,连微细的苦都没有了,离开变易生死,这样究竟离苦,才能说是真正的“我”,才是真常。断尽无始无明尘沙惑——断尽无始无明所有随眠,不再接受新的熏习,所以诸佛第八识所蕴藏的所有种子,也就是所有功能差别统统是常、恒、不变异,离开变易死,所以叫做“真实我”。这个“我”跟世俗的“我”、常见外道的“我”迥然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前者离念灵知及处处做主是第六七识心,后者真我是第八识心,完全不同。印顺法师不懂这个道理,便在著作中乱说“真常唯心说,就是与外道神我梵我合流”,误会得太离谱了;外道神我梵我,是第六意识;真常唯心等唯识诸经所说的这个真常心,却是第八识,完全不同,印顺法师竟误会到如此严重,真是太荒唐了。
断尽二障以后,为什么说第八识是“我”呢?因为这个时候,离开变易生死以后,第八识真如和二十一个心所有法相应;等觉菩萨的真如不能与二十一心所有法相应,只能与五遍行心所有法相应,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我”。佛地的真如可以与别境五种心所有法、善十一心所有法相应,所以祂是真正的“我”,这个就是《大般涅槃经》所说的“常乐我净”的我。这种常乐我净的“我”,不是贤位菩萨所能知道,更不是二乘那些阿罗汉愚人所能知道,更不是一般凡夫所能知道这个真常唯心的究竟佛法。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无我法不是究竟了义的法,无我法是为度众生脱离分段生死、离开三界轮回而方便宣说的法,所以无我法不是了义的法。“法无我”法也不是了义的法,“法无我”是一个方便道,让你能够到达佛地的究竟真常唯心的境界,所以才要跟你说“法无我”。所以一切无我法不是究竟的、了义的法,只有佛地第八识真如的“真我炽燃”,这样的法才是真正的佛法;亲到“常乐我净”的佛地真如才是究竟的般若,因为具足了一切种智、三身圆满、四智圆成,这样的真常唯心佛地境界,才可以称之为大圆满法。而诸位来到我们正觉同修会所要学的就是这个大圆满,不是密宗意识境界的大圆满,那还是凡夫之见,不值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