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38年培养近2000名儿科学专业人才
“儿科学是临床医疗系统里一个非常大的领域,社会对儿科的需求一直很强烈,我们一定要有所作为,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培养儿科医学人才,即使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我们仍在为温州、浙江乃至全国输送人才。”校长吕帆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校从1958年开始开展儿科医学教育。当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温州创立浙江第二医学院,已在浙江医学院儿童保健院工作10年的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黄达枢教授,主动报名南下,挑起组建儿科的重任。当时女儿尚未满周岁,在温州也举目无亲,黄达枢以新鲜海鲜为“诱饵”,说动刚刚搬进新房子的妻子来温。住在原温州卫校现温医大附一院老院门诊部附近一个八九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一个人支起了当时的温州医学院整个儿科教研室,让儿科从此在温医生根发芽。1978年,温医成立儿科系,黄达枢成为首任系主任,带领团队面向全国10余个省市招生。1979年,儿科成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8年,国家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优化,把儿科学专业纳入临床医学专业。“一线的医生和教育机构对社会的需求最敏感最能体会,我们清楚地知道儿科医学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培养的策略。”吕帆说。学校从2002年开始停招儿科学专业本科生,但坚持培养的脚步没有停留,一方面从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中(从大四阶段开始)分流30名左右学生设立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班;一方面以数据和事实为例“游说”政府调整招生政策。同时,为培养更高素质的儿科医学人才,学校于2009年开始独立招收儿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据统计,从1978年至今,学校儿科学系为社会输送儿科本科毕业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500人。
“儿科学是临床医疗系统里一个非常大的领域,社会对儿科的需求一直很强烈,我们一定要有所作为,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培养儿科医学人才,即使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我们仍在为温州、浙江乃至全国输送人才。”校长吕帆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校从1958年开始开展儿科医学教育。当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温州创立浙江第二医学院,已在浙江医学院儿童保健院工作10年的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黄达枢教授,主动报名南下,挑起组建儿科的重任。当时女儿尚未满周岁,在温州也举目无亲,黄达枢以新鲜海鲜为“诱饵”,说动刚刚搬进新房子的妻子来温。住在原温州卫校现温医大附一院老院门诊部附近一个八九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一个人支起了当时的温州医学院整个儿科教研室,让儿科从此在温医生根发芽。1978年,温医成立儿科系,黄达枢成为首任系主任,带领团队面向全国10余个省市招生。1979年,儿科成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8年,国家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优化,把儿科学专业纳入临床医学专业。“一线的医生和教育机构对社会的需求最敏感最能体会,我们清楚地知道儿科医学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培养的策略。”吕帆说。学校从2002年开始停招儿科学专业本科生,但坚持培养的脚步没有停留,一方面从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中(从大四阶段开始)分流30名左右学生设立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班;一方面以数据和事实为例“游说”政府调整招生政策。同时,为培养更高素质的儿科医学人才,学校于2009年开始独立招收儿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据统计,从1978年至今,学校儿科学系为社会输送儿科本科毕业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