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巨头不断的跨领域大动作,让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态势显得错综复杂。只要是未来掌控互联网必不可少的细分领域,哪怕此前不是自身的主业,也一定要涉足其中。于是我们看到,支付宝花了2亿多想通过“集五福”强行杀入社交圈;微信不断在移动支付上兴风作浪……而就目前来看,最受关注的就是支付这一细分领域。
作为一切消费活动必不可少的中间手段,谁掌控了支付就意味着掌控住话语权和主动权。但理念、策略的不同,导致在支付上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也各有不同。结果自然就是在支付这条线上,有的企业在疯狂赚大钱,有的企业却在“嚎啕大哭”。那么,究竟是谁在赚钱,谁在哭呢?原因又是为什么呢?
收钱的哭 没收钱的笑:痛在没生态
适逢两会,互联网领域的代表除了格力董小姐、小米雷军又坐在一起的照片引发热议之外,当属腾讯小马哥的“欲哭无泪”最受关注,事情的起源自然是被记者追问微信提现收费的根本原因。或许是此事引起了巨大关注,目前腾讯和小马哥都承受着巨大压力。马化腾激动地说到,“我们这个数字近期涨太快了,我跟大家坦白,这个成本现在一个月超过3亿!”
甚至为了进一步表示微信的无奈,他进一步表示,“有很多人说你的钱不是有利息吗?我都算进去了,算上利息收益1月份的成本还是超过3亿,而且最恐怖的是还在高速增长,这个东西我们就没办法了。我们做一个通道一进一出,却要承担这个千分之一,确实是很不科学。”马化腾的“哭诉”,证明了一个硬道理:微信支付目前确实是没挣钱,只能靠收钱来补贴亏损。
试想一下,如果微信支付已经赚得盘满钵满,即使是一个月的成本超过3亿,也不会向用户伸手。之所以会这样,就在于微信支付的生态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目前,微信支付主要集中在生活缴费上,且使用频次明显低于支付宝。占领微信入口的京东并没有为微信创造很大价值,远不如淘宝、天猫对支付宝的贡献。而微商通过微信支付收到的钱全是落入自己腰包。甚至在微信提现收费之后,很多微信在朋友圈表示,不用再用微信支付去赚钱。
而支付宝目前虽然在PC上转账等已经开始收费,但在移动端的转账、体现等依然处于免费状态。如果微信称提现银行会收取高额手续费,支付宝肯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为争取用户,做免费支付是一个烧钱的活。银行对体系外的支付工具收费高,若没生态体系去抵消成本,将会被带入无穷的死循环中。支付宝建立的生态系统,给微信支付上了很好的一堂课。
作为一切消费活动必不可少的中间手段,谁掌控了支付就意味着掌控住话语权和主动权。但理念、策略的不同,导致在支付上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也各有不同。结果自然就是在支付这条线上,有的企业在疯狂赚大钱,有的企业却在“嚎啕大哭”。那么,究竟是谁在赚钱,谁在哭呢?原因又是为什么呢?
收钱的哭 没收钱的笑:痛在没生态
适逢两会,互联网领域的代表除了格力董小姐、小米雷军又坐在一起的照片引发热议之外,当属腾讯小马哥的“欲哭无泪”最受关注,事情的起源自然是被记者追问微信提现收费的根本原因。或许是此事引起了巨大关注,目前腾讯和小马哥都承受着巨大压力。马化腾激动地说到,“我们这个数字近期涨太快了,我跟大家坦白,这个成本现在一个月超过3亿!”
甚至为了进一步表示微信的无奈,他进一步表示,“有很多人说你的钱不是有利息吗?我都算进去了,算上利息收益1月份的成本还是超过3亿,而且最恐怖的是还在高速增长,这个东西我们就没办法了。我们做一个通道一进一出,却要承担这个千分之一,确实是很不科学。”马化腾的“哭诉”,证明了一个硬道理:微信支付目前确实是没挣钱,只能靠收钱来补贴亏损。
试想一下,如果微信支付已经赚得盘满钵满,即使是一个月的成本超过3亿,也不会向用户伸手。之所以会这样,就在于微信支付的生态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目前,微信支付主要集中在生活缴费上,且使用频次明显低于支付宝。占领微信入口的京东并没有为微信创造很大价值,远不如淘宝、天猫对支付宝的贡献。而微商通过微信支付收到的钱全是落入自己腰包。甚至在微信提现收费之后,很多微信在朋友圈表示,不用再用微信支付去赚钱。
而支付宝目前虽然在PC上转账等已经开始收费,但在移动端的转账、体现等依然处于免费状态。如果微信称提现银行会收取高额手续费,支付宝肯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为争取用户,做免费支付是一个烧钱的活。银行对体系外的支付工具收费高,若没生态体系去抵消成本,将会被带入无穷的死循环中。支付宝建立的生态系统,给微信支付上了很好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