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类的化学通讯在种的隔离、个体识别、攻击行为、配偶选择、性识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啮齿动物对同种气味的行为反应特点与社群组织有一定联系(Doty,1986;Ferkin 等,1987)。一些研究初步表明仓鼠在非繁殖期仍然是独居的,与许多小哺乳动物冬季集群的习性不同。文章通过对大仓鼠的室内研究,探讨非繁殖期仓鼠气味的性识别和同种吸引的作用,同性和异性个体间行为关系及气味标记在维持社群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在实验室通过对陌生成年仓鼠非繁殖期的气味偏好、性别选择和两鼠间的行为关系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因为具体实验方法比较复杂,在此无必要详细说明,实验现象为:
1. 异性相遇时,雌性的攻击行为比雄性强,防御行为比雄性少,雌鼠为胜鼠,雄鼠为败鼠;雌鼠腺体的标记比雄鼠多,腺体骚扒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修饰行为差异也不显著
2. 同性鼠相遇时,总有一方的攻击行为多于对方,而防御行为少于对方,该方为胜鼠或优势鼠,对方则为败鼠或从属鼠;胜鼠腺体的标记行为显著多于败鼠;雄鼠相遇时,胜鼠的修饰行为显著多于败鼠,腺体搔扒差异不显著;雌鼠相遇时,胜鼠的腺体搔扒多于败鼠
3. 用Y-型迷宫进行选择测试时,在雌雄“个体”之间,雄性仓鼠选择同性个体,雌性不表现出性别偏好。在观察箱内,无论同性相遇还是异性相遇,两鼠间以攻击行为为主,基本无友好行为。
实验表明,在非繁殖期,陌生成年仓鼠之间攻击行为强烈,无友好行为,说明难以形成集群。研究用非繁殖期的大仓鼠雌雄配对饲养(65对),结果在10天内有9对出现其中1只死亡,36对出现其中1只重伤,其他20对也未完全友好相处,证明集群难以形成①。与过去对仓鼠的研究报道相吻合
在实验室通过对陌生成年仓鼠非繁殖期的气味偏好、性别选择和两鼠间的行为关系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因为具体实验方法比较复杂,在此无必要详细说明,实验现象为:
1. 异性相遇时,雌性的攻击行为比雄性强,防御行为比雄性少,雌鼠为胜鼠,雄鼠为败鼠;雌鼠腺体的标记比雄鼠多,腺体骚扒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修饰行为差异也不显著
2. 同性鼠相遇时,总有一方的攻击行为多于对方,而防御行为少于对方,该方为胜鼠或优势鼠,对方则为败鼠或从属鼠;胜鼠腺体的标记行为显著多于败鼠;雄鼠相遇时,胜鼠的修饰行为显著多于败鼠,腺体搔扒差异不显著;雌鼠相遇时,胜鼠的腺体搔扒多于败鼠
3. 用Y-型迷宫进行选择测试时,在雌雄“个体”之间,雄性仓鼠选择同性个体,雌性不表现出性别偏好。在观察箱内,无论同性相遇还是异性相遇,两鼠间以攻击行为为主,基本无友好行为。
实验表明,在非繁殖期,陌生成年仓鼠之间攻击行为强烈,无友好行为,说明难以形成集群。研究用非繁殖期的大仓鼠雌雄配对饲养(65对),结果在10天内有9对出现其中1只死亡,36对出现其中1只重伤,其他20对也未完全友好相处,证明集群难以形成①。与过去对仓鼠的研究报道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