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者吧 关注:124贴子:2,421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大念处经
玛欣德尊者 (Bhikkhu Mahinda)新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古卢国名为甘马萨昙马的古卢市镇。
於其处,世尊对比库们说:「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总说
「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
哪四种呢?诸比库,於此,比库於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於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於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於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
——总说结束——


IP属地:四川1楼2016-03-19 07:54回复
    身随观 入出息部分
    那麼,诸比库,比库又如何於身随观身而住呢?
    诸比库,於此,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使正念现起於面前。他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诸比库,犹如熟练的辘轤匠或辘轤匠的学徒,在长转时了知:『我在长转。』在短转时了知:『我在短转。』
    诸比库,同样地,比库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如此,或於内身随观身而住,或於外身随观身而住,或於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於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於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於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於身随观身而住。
    ——入出息部分结束——


    IP属地:四川2楼2016-03-19 07:54
    回复
      身随观 威仪路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或站立时,了知:『我站立。』或坐着时,了知:『我坐着。』或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所处如何,只是如实地了知。
      如此,或於内身随观身而住,或於外身随观身而住,或於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於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於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於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於身随观身而住。
      ——威仪路部分结束——


      IP属地:四川3楼2016-03-19 07:55
      回复
        身随观 正知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持桑喀帝、钵与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嚐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如此,或於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於身随观身而住。
        ——正知部分结束——


        IP属地:四川4楼2016-03-19 07:55
        回复
          身随观 界作意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诸比库,犹如熟练的屠牛者或屠牛者的学徒,杀了牛并切成肉片之后,坐在四衢大道。同样地,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此,或於内身随观身而住……诸比库,比库乃如此於身随观身而住。


          IP属地:四川6楼2016-03-19 07:55
          回复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死后经一日,经两日或叁日,已经肿胀、青瘀、脓烂。他比较於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於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於身随观身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正被乌鸦、兀鹰、鷲、苍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种虫所噉食。他比较於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於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於身随观身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骨锁尚有肉有血,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肉,为血所污,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血、肉,由筋腱连结着……已无连结的骨头散落各处:一处为手骨,另一处为脚骨,另一处为踝骨,另一处为胫骨,另一处为股骨,另一处为髋骨,另一处为肋骨,另一处为脊椎骨,另一处为肩胛骨,另一处为颈椎骨,另一处为颚骨,另一处为齿骨,另一处为头骨。他比较於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於内……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骨头白如螺贝之色……骨头堆积经过叁四年……骨头腐朽成为粉末。他比较於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於内身随观身而住,或於外身随观身而住,或於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於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於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於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於身随观身而住。


            IP属地:四川7楼2016-03-19 07:56
            回复
              那麼,诸比库,比库又如何於受随观受而住呢?
              诸比库,於此,比库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如此,或於内受随观受而住,或於外受随观受而住,或於内外受随观受而住。或於受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於受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於受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受』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於受随观受而住。


              IP属地:四川8楼2016-03-19 07:56
              回复
                那麼,诸比库,比库又如何於心随观心而住呢?
                诸比库,於此,比库於有贪心,了知:『有贪心』;离贪心,了知:『离贪心』。有瞋心,了知:『有瞋心』;离瞋心,了知:『离瞋心』。有痴心,了知:『有痴心』;离痴心,了知:『离痴心』。昏昧心,了知:『昏昧心』;散乱心,了知:『散乱心』。广大心,了知:『广大心』;不广大心,了知:『不广大心』。有上心,了知:『有上心』;无上心,了知:『无上心』。得定心,了知:『得定心』;无定心,了知:『无定心』。解脱心,了知:『解脱心』;未解脱心,了知:『未解脱心』。
                如此,或於内心随观心而住,或於外心随观心而住,或於内外心随观心而住。或於心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於心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於心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心』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於心随观心而住。


                IP属地:四川9楼2016-03-19 07:56
                回复
                  法随观 盖部分
                  那麼,诸比库,比库又如何於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於此,比库对五盖而於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五盖而於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於此,比库内[心]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欲贪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有瞋恚。』内[心]不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没有瞋恚。』他了知未生起的瞋恚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瞋恚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瞋恚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有昏沉、睡眠。』内[心]不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没有昏沉、睡眠。』他了知未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昏沉、睡眠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有掉举、追悔。』内[心]不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没有掉举、追悔。』他了知未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掉举、追悔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有疑。』内[心]不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没有疑。』他了知未生起之疑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疑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疑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如此,或於内法随观法而住,或於外法随观法而住,或於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於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於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於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五盖而於法随观法而住。
                  ——盖部分结束——


                  IP属地:四川10楼2016-03-19 07:57
                  回复
                    法随观 蕴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五取蕴而於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五取蕴而於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於此,比库[瞭知]:『如是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灭;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灭;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灭;如是诸行,如是诸行之集,如是诸行之灭;如是识,如是识之集,如是识之灭。』
                    如此,或於内法随观法而住,或於外法随观法而住,或於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於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於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於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五取蕴而於法随观法而住。
                    ——蕴部分结束——


                    IP属地:四川11楼2016-03-19 07:57
                    回复
                      法随观 处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六种内、外处而於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六种内、外处而於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於此,比库了知眼,了知色,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耳,了知声,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鼻,了知香,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舌,了知味,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身,了知触,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意,了知法,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於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如此,或於内法随观法而住,或於外法随观法而住,或於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於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於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於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六种内、外处而於法随观法而住。
                      ——处部分结束——


                      IP属地:四川12楼2016-03-19 07:57
                      回复
                        法随观 觉支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七觉支而於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七觉支而於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於此,比库内[心]存在念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念觉支。』内[心]不存在念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念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念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念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择法觉支,了知:『我内[心]有择法觉支。』内[心]不存在择法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择法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择法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择法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精进觉支,了知:『我内[心]有精进觉支。』内[心]不存在精进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精进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精进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精进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喜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喜觉支。』内[心]不存在喜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喜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喜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喜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轻安觉支,了知:『我内[心]有轻安觉支。』内[心]不存在轻安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轻安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轻安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轻安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定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定觉支。』内[心]不存在定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定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定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定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舍觉支,了知:『我内[心]有舍觉支。』内[心]不存在舍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舍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舍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舍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如此,或於内法随观法而住,或於外法随观法而住,或於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於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於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於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七觉支而於法随观法而住。
                        ——觉支部分结束——


                        IP属地:四川13楼2016-03-19 07:57
                        回复
                          法随观 谛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四圣谛而於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四圣谛而於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於此,比库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
                          ——第一诵分结束——


                          IP属地:四川14楼2016-03-19 07:58
                          回复
                            广说集谛
                            诸比库,何谓苦集圣谛?此爱是再有,与喜、贪俱,於处处而喜乐,这就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然而,诸比库,此爱於何处生起而生起,於何处止住而止住呢?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
                            什麼是世间喜色、悦色呢?眼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耳於世间……鼻於世间……舌於世间……身於世间……意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於世间……声於世间……香於世间……味於世间……触於世间……法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
                            眼识於世间……耳识於世间……鼻识於世间……舌识於世间……身识於世间……意识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
                            眼触於世间……耳触於世间……鼻触於世间……舌触於世间……身触於世间……意触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
                            眼触生受於世间……耳触生受於世间……鼻触生受於世间……舌触生受於世间……身触生受於世间……意触生受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想於世间……声想於世间……香想於世间……味想於世间……触想於世间……法想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思於世间……声思於世间……香思於世间……味思於世间……触思於世间……法思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爱於世间……声爱於世间……香爱於世间……味爱於世间……触爱於世间……法爱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寻於世间……声寻於世间……香寻於世间……味寻於世间……触寻於世间……法寻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伺於世间……声伺於世间……香伺於世间……味伺於世间……触伺於世间……法伺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生起而生起,於此处止住而止住。诸比库,这称为苦集圣谛。


                            IP属地:四川16楼2016-03-19 07:59
                            回复
                              广说灭谛
                              诸比库,何谓苦灭圣谛?即是那种爱的无馀离贪、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然而,诸比库,此爱於何处舍断而舍断,於何处灭除而灭除呢?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
                              什麼是世间喜色、悦色呢?眼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耳於世间……鼻於世间……舌於世间……身於世间……意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於世间……声於世间……香於世间……味於世间……触於世间……法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
                              眼识於世间……耳识於世间……鼻识於世间……舌识於世间……身识於世间……意识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
                              眼触於世间……耳触於世间……鼻触於世间……舌触於世间……身触於世间……意触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
                              眼触生受於世间……耳触生受於世间……鼻触生受於世间……舌触生受於世间……身触生受於世间……意触生受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想於世间……声想於世间……香想於世间……味想於世间……触想於世间……法想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思於世间……声思於世间……香思於世间……味思於世间……触思於世间……法思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爱於世间……声爱於世间……香爱於世间……味爱於世间……触爱於世间……法爱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寻於世间……声寻於世间……香寻於世间……味寻於世间……触寻於世间……法寻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伺於世间……声伺於世间……香伺於世间……味伺於世间……触伺於世间……法伺於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於此处舍断而舍断,於此处灭除而灭除。诸比库,这称为苦灭圣谛。


                              IP属地:四川17楼2016-03-19 07: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