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怀戳吧 关注:17贴子:10,992

回复:江苏汇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沛县
因古有“沛泽”而得名。
秦置沛县,建县之始。
全县辖15个镇:沛城镇、安国镇、大屯镇、朱寨镇、鹿楼镇、胡寨镇、张寨镇、河口镇、栖山镇、敬安镇、张庄镇、龙固镇、杨屯镇、魏庙镇、五段镇。


IP属地:福建32楼2016-03-25 11:59
回复
    10、睢宁县
    睢宁,取“睢水安宁”之意。
    商、周时称取虑国,秦时设取虑县,
    自汉代起先后称睢陵县、陵县、北陵县、晋陵县等。
    金兴定二年(1218年)以宿迁县古城置睢宁县,取“睢水安宁”之意。
    全县辖16个镇:睢城镇、王集镇、姚集镇、庆安镇、梁集镇、岚山镇、桃园镇、官山镇、邱集镇、魏集镇、李集镇、凌城镇、沙集镇、高作镇、古邳镇、双沟镇。


    IP属地:福建33楼2016-03-25 12:01
    回复
      四、常州市
      隋代因“常熟县”而得名。
      《元和郡县志》卷25常州:“隋开皇九年平陈废郡,于常熟县置常州,因县为名。”
      《舆地纪胜》卷6常州:“隋平陈省晋陵郡,于苏州常熟县置常州,州名因县以为名。后割常熟入苏州,移常州理于晋陵县(今常州市)。”晋陵县遂沿常州之名。
      春秋时称延陵。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为毗陵县,
      永兴元年(304年)改毗陵为晋陵。隋开皇九年(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乡分别建立常州市和武进县。
      1953年常州市改为省辖市。
      辖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区,代管金坛、溧阳二市。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区。


      IP属地:福建34楼2016-03-25 12:08
      回复
        1、天宁区
        因辖区内的“天宁禅寺”而得名。
        建国前属武进县名山镇、龙城镇及青山镇。建国后属名山、龙城2镇,
        1949年废镇设第一区,1952年建东区,1956改称天宁区,1960年更名东风区,1980年复称天宁区。
        辖6个街道:雕庄街道、青龙街道、茶山街道、红梅街道、天宁街道、兰陵街道。


        IP属地:福建35楼2016-03-25 12:10
        回复
          2、钟楼区
          因市内建于南唐时的钟楼而得名。
          1952年设西区,1955年更名钟楼区,1966年更名胜利区,1980年改称钟楼区。
          钟楼区辖个街道、1个镇:五星街道、永红街道、北港街道、西林街道、荷花池街道、南大街街道、新闸街道、邹区镇。


          IP属地:福建36楼2016-03-25 12:13
          回复
            3、新北区
            因位于市区北部的新建区,故名。
            1950年设常州市郊区。2002年更名为新北区。
            新北区辖3个街道、6个镇:河海街道、三井街道、龙虎塘街道;新桥镇、薛家镇、罗溪镇、西夏墅镇、春江镇、孟河镇。


            IP属地:福建37楼2016-03-25 12:16
            回复
              4、武进区
              武进,取“以武而进”之意。
              “武进”之名始于丹徒,三国时吴帝孙权尚武,于嘉禾三年诏复丹徒为武进,以武而进。
              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析丹徒、曲阿(今丹阳)二县地另置武进县,
              1995年设市。2002年4月撤销县级武进市,设立常州市武进区。
              武进区辖2个街道、14个镇:南夏墅街道(高新区)、西湖街道(武进经济开发区)、湖塘镇、牛塘镇、洛阳镇、遥观镇、横林镇、横山桥镇、郑陆镇、雪堰镇、前黄镇、礼嘉镇、邹区镇、嘉泽镇、湟里镇、奔牛镇。


              IP属地:福建38楼2016-03-25 12:23
              回复
                5、金坛区
                因茅山华阳洞内有"金坛百丈",故名。
                隋置金山府,后置金山县。
                唐垂拱四年(688年)复设县,取“句曲之山(即茅山),金坛之陵”之义,命名金坛县。
                1993年撤县设市。2015年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
                全市辖3个街道、6个镇:尧塘街道、东城街道、西城街道、金城镇、儒林镇、直溪镇、朱林镇、薛埠镇、指前镇。


                IP属地:福建39楼2016-03-25 12:27
                回复
                  6、溧阳市
                  以在溧阳水之阳而得名。
                  秦置溧阳县,
                  溧阳市现辖11个镇,区:江苏省溧阳经济开发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天目湖镇)、溧城镇、埭头镇、上黄镇、戴埠镇、别桥镇、竹箦镇、上兴镇、南渡镇、社渚镇。


                  IP属地:福建40楼2016-03-25 12:29
                  回复
                    五、苏州市
                    隋代因境内“姑苏山”改名苏州。
                    《元和郡县志》卷25苏州:“因姑苏山为名。”据谭其骧说:“姑即句,乃古吴越人发语词,句吴即吴,句践即践,姑苏即苏也。至于苏之意义则不可知,以其为吴越语而非汉语也。江浙一带地名渊源于古代吴越语者颇多,非只此一苏州之苏也。”
                    秦置会稽郡于吴(今苏州)。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置为吴郡。三国属吴。
                    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简文帝改为吴州。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复为郡。
                    南朝陈祯明元年(公元587年)复置吴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因境内姑苏山改名苏州。
                    1949年析吴县城、郊置苏州市,1952年改由江苏省直辖。
                    辖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


                    IP属地:福建41楼2016-03-26 17:27
                    回复
                      1、姑苏区
                      因“姑苏山”而得名。
                      据谭其骧说:“姑即句,乃古吴越人发语词,句吴即吴,句践即践,姑苏即苏也。至于苏之意义则不可知,以其为吴越语而非汉语也。江浙一带地名渊源于古代吴越语者颇多,非只此一苏州之苏也。”
                      2012年撤销苏州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设立苏州市姑苏区,
                      辖石路、彩香、留园、虎丘、白洋湾、双塔、南门、胥江、吴门桥、葑门、友新、观前、平江路、苏锦、娄门、城北、桃花坞17个街道。


                      IP属地:福建42楼2016-03-26 17:33
                      回复
                        2、虎丘区
                        因“虎丘山”而得名。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为名。
                        1951年,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苏州市郊区。
                        2000年1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
                        辖4个街道、3个镇:横塘街道、狮山街道、枫桥街道、镇湖街道、浒墅关镇、通安镇、东渚镇。


                        IP属地:福建43楼2016-03-26 17:41
                        回复
                          3、吴中区
                          因位于原“吴县市”的中心,故名。
                          秦建吴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吴县县治迁徙至横山(今新郭镇)。
                          1995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县,设立吴县市,
                          200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
                          辖长桥街道、 越溪街道、 郭巷街道、 横泾街道、 香山街道、 苏苑街道、龙西街道、 城南街道、 甪直镇、 木渎镇 、胥口镇、 东山镇 、光福镇、 金庭镇 、临湖镇。


                          IP属地:福建44楼2016-03-26 17:55
                          回复
                            4、相城区
                            因伍子胥为建阖闾大城,"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得名“相城”。
                            200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
                            辖4个街道、4个镇: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


                            IP属地:福建45楼2016-03-26 17:58
                            回复
                              5、吴江区
                              因吴江(今吴淞江)而得名。
                              《读史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吴江县:吴江“在县东门外,即长桥下分太湖之流而东出者,古名笠泽江,亦曰松陵江,亦曰松江”。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
                              1992年2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
                              2012年,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
                              辖1个街道、8个镇:滨湖街道、松陵镇、同里镇、汾湖镇、平望镇、盛泽镇、七都镇、震泽镇、桃源镇。


                              IP属地:福建46楼2016-03-26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