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怀戳吧 关注:17贴子:10,992

回复:江苏汇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6、常熟市
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设海虞县,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始建常熟县,
1983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常熟县,设立常熟市。
全市辖2个街道、9个镇:碧溪街道、东南街道、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


IP属地:福建47楼2016-03-26 18:08
回复
    7、张家港市
    因张氏祖上所开,后又是张氏裔孙拓宽,遂提名称"张家港"。
    1961年由原属江阴县的南沙、杨舍等乡和原属常熟县的合兴、锦丰等乡设沙洲县,驻杨舍镇。
    1986年撤销沙洲县,改设张家港市。因长江滨张家港而得名。
    辖8个建制镇(杨舍镇、金港镇、塘桥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大新镇、南丰镇)。


    IP属地:福建48楼2016-03-26 18:13
    回复
      8、昆山市
      因境内“昆山”而得名。
      《旧唐书·地理志》载:昆山县“取县界(昆)山名”。按昆山在今松江县西北23里,本在昆山县界。唐天宝中割县之南境置华亭县(后改松江县),昆山遂在松江县境。《读史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昆山在“府西北二十三里,……山之得名,亦以陆机兄弟生于此,取昆山出玉之义”。
      秦置娄县,属会稽郡。
      南朝梁大同初年(535~536年)始名昆山县,因境内有小昆山而得名。
      唐天宝十年(751年)分置华亭县,县治由昆山(今松江县小昆山)迁至马鞍山南。
      1989年9月撤县设市,由省政府直辖。
      昆山市辖10个镇:玉山镇、周庄镇、周市镇、锦溪镇、巴城镇、花桥镇、陆家镇、张浦镇、千灯镇、淀山湖镇。


      IP属地:福建49楼2016-03-26 18:28
      回复
        9、太仓市
        因战国春申君黄歇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太仓”。
        南朝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析娄县置信义县,
        元初改为太仓卫,明弘治十年(1497),为太仓州,
        民国元年(1912),改太仓县,1993年撤县建太仓市。
        下辖城厢镇、沙溪镇、浏河镇、浮桥镇、璜泾镇、双凤镇、陆渡镇7个镇。


        IP属地:福建50楼2016-03-26 19:18
        回复
          六、南通市
          原名“通州”,清代为别于顺天(今北京市)之通州,名“南通”。
          万历《通州志》卷1“通州沿革表叙”谓“州之东北海通辽海诸夷,西南江通吴粤楚蜀,内运渠通齐鲁燕冀,故名通州。”
          五代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静海军置通州,辖今长江以北泰兴、如皋以东地区,以其地据江海之会,为通吴越之路命名。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直隶州。为有别于直隶顺天府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俗称南通州。
          1912年废州为南通县。
          1949年析南通县城郊始置南通市,
          辖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海安县、如东县、如皋市、海门市、启东市。


          IP属地:福建51楼2016-03-26 19:25
          回复
            1、崇川区
            以南通古称“崇州、崇川”而得名。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筑城,始称通州。
            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
            不久复称通州。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
            199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通市城区更名为崇川区。
            崇川区辖10个街道:城东街道、和平桥街道、任港街道、新城桥街道、虹桥街道、学田街道、钟秀街道、文峰街道、观音山街道、狼山镇街道。


            IP属地:福建52楼2016-03-26 19:29
            回复
              2、港闸区
              以境内“天生港镇”、“唐闸镇”尾字取名。
              1991年5月6日批准将南通市郊区更名为港闸区。
              辖6个街道:永兴街道、唐闸镇街道、天生港镇街道、秦灶街道、陈桥街道、幸福街道。


              IP属地:福建53楼2016-03-26 19:32
              回复
                3、通州区
                取古代通州之名命名。
                万历《通州志》卷1“通州沿革表叙”谓“州之东北海通辽海诸夷,西南江通吴粤楚蜀,内运渠通齐鲁燕冀,故名通州。”
                2009年,撤销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通州区,以原通州市的行政区域为通州区的行政区域,
                全区辖4个街道、12个镇:金沙街道、先锋街道、金新街道、兴东街道、西亭镇、二甲镇、东社镇、三余镇、十总镇、石港镇、刘桥镇、平潮镇、五接镇、兴仁镇、张芝山镇、川姜镇。


                IP属地:福建54楼2016-03-26 19:35
                回复
                  4、海门市
                  因建置时地处长江入海门户,故名海门。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始置海门县,
                  1994年6月撤县设市。
                  全市辖3个街道、8个镇、1个乡: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三星镇、常乐镇、悦来镇、四甲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临江镇、海永乡。


                  IP属地:福建55楼2016-03-26 19:37
                  回复
                    5、如皋市
                    因“如皋村”而得名。
                    《太平寰宇记》载:"县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今秀水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如皋"的意思是:到水边的高地。"如":往也,"皋":水边的高地。
                    西周称海阳。春秋改称郧,后复称海阳。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析置如皋县,
                    国务院1991年2月6日批准撤销如皋县,设立如皋市(县级)。
                    辖如城街道 、城北街道 、城南街道、 东陈镇 、丁堰镇、 白蒲镇、 下原镇、九华镇、 石庄镇、 长江镇 、吴窑镇 、江安镇 、搬经镇、 磨头镇、 如皋市经济开发区高新区。


                    IP属地:福建56楼2016-03-26 19:43
                    回复
                      6、启东市
                      因在江北大陆最东端,且沙洲还在向东接涨,乃有“启吾东疆”之意,故名。
                      1928年3月1日,置启东县。
                      1989年11月启东撤县建市。
                      全市辖11个镇、1个乡:汇龙镇、南阳镇、北新镇、王鲍镇、合作镇、吕四港镇、海复镇、近海镇、寅阳镇、惠萍镇、东海镇、启隆乡。


                      IP属地:福建57楼2016-03-26 19:46
                      回复
                        7、如东县
                        原为如皋县东乡,故名“如东”。
                        1940年冬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挺进通(南通)、如(如皋)、海(海门)、启(启东),同时将原如皋县分设如西县和如皋县(如皋东乡)。
                        1945年秋,如皋县易名如东县,
                        全县辖14个镇:栟茶镇、洋口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掘港镇、马塘镇、丰利镇、曹埠镇、岔河镇、双甸镇、新店镇、河口镇、袁庄镇。


                        IP属地:福建58楼2016-03-26 19:50
                        回复
                          8、海安县
                          因海水常浸淹农田,遂取名海安,为“永不扬波”之意。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宁海县,属海陵郡。
                          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分宁海县西境始置海安县,
                          全县辖10个镇:海安镇、城东镇、曲塘镇、李堡镇、角斜镇、大公镇、雅周镇、白甸镇、南莫镇、墩头镇。


                          IP属地:福建59楼2016-03-26 19:54
                          回复
                            七、连云港市
                            1933年在灌云县老窑筑港,取港前的“连岛”和港后的“云台山”首字命名“连云港”。
                            民国时期设连云市。1949年11月设立新海连市,
                            1961年,新海连市改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连云港市改为省辖市。
                            辖连云区、海州区、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


                            IP属地:福建60楼2016-03-27 10:36
                            回复
                              1、连云区
                              取“连岛”和“云台山”首字命名“连云”。
                              1946年4月设连云市,1949年11月改连云港办事处,1951年8月置连云港区,1958年3月复设连云港办事处,1969年10月建连云区。
                              全区辖9个街道、1个镇、3个乡:墟沟街道、连云街道、云山街道、板桥街道、连岛街道、徐圩街道、中云街道、猴嘴街道、海州湾街道、朝阳镇、宿城乡、高公岛乡、前三岛乡。


                              IP属地:福建61楼2016-03-27 1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