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茶会”飘茶香闹中取静传雅意
文/太平梅
醉清风茶楼的一天,于地上席地而坐,泡一壶清茶,享一段余闲……4月15日上午,吉林省德惠市首届模拟“无我茶会”在广电胡同66号优雅上演,来自德惠市茶文化研究会10位茶友以茶会友,共饮香茗。
据了解,“无我茶会”是一种大家参与的茶会形式,参加者都自带茶叶、茶具、开水,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我们的茶会中不设嘉宾席,人人都要为他人奉茶,大家都要遵守事先公告,约束自己,配合他人。”孙喜锋会长是此次“无我茶会”的发起者之一,他表示整个茶会都围绕着“无尊卑之分、无求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心、有精进之心、遵守公告约定、培养集体默契”的茶会精神展开。
随着舒缓动听的音乐声响起,温具、置茶、冲泡……茶人们手腕收放自如,一道道纷繁复杂的步骤在他们手中变成了艺术的展现。其中沧海月明有着20年茶龄的资深老茶人,古色古香的茶具,灵动娴熟的泡茶手势,一会儿工夫便是茶香四溢。
“无我茶会”的举办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也是一次让大家更好地领略茶道、体悟人生的机会。在奉茶环节,每一位茶人都为左邻的3位茶友及自己奉上清茶,相互微笑、相互鞠躬,细细品味他人的茶艺作品,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一小时的茶会就是我们的作品时间,这个作品足以影响现场的观众们,就算是不喝茶的人,也能在他们心里栽下一粒茶的种子。而这些种子就像蒲公英一样,会将茶道、茶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喜爱。”活动策划人熙曦表示。
本次无我茶会主办单位:德惠市茶文化研究会/德惠小镇微信公众平台,协办单位:德惠文学网,承办单位:醉清风茶楼。研究会预计在4月底公园杏花林举办免费的德惠市首届无我茶会,招募茶友20人。联系QQ群:德惠市茶文化研究会68198274。
附录:无我茶会七大精神
无尊卑之分。因座位是抽签决定,不设贵宾席、观礼席,但可以有围观的朋友,表现出无尊卑之分的精神。而且席地而坐,不但简便,亦没有桌椅的阻隔,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之更为坦然亲切。
无报偿之心。每人奉茶给左边(或右边)的茶侣,但喝到的茶却来自右边(或左边),自己要奉茶给谁喝,或接受谁的茶,事先均不知道,也无法从自己所奉茶的人中获得回馈,这就是无所为的奉茶法,目的在培养人们应“放淡报偿之心”。
无好恶之心。每人自行携带茶叶,种类不拘,因茶为自备,每一个人所喝到的茶可能都不一样,如此就可以品茗、欣赏到不同的茶,而无好恶之分,希望大家以一种超然的心情品尝每人带来的茶叶。
无流派与地域之分。茶会中的茶具和泡茶方式皆不受拘束,但以“简便”为原则,祛除多余的形式规范,才有足够的心情与时间享受茶会的意境,且不易流为器物的竞赛。
求精进之心。“将茶泡好”是茶道的基本精神,故事先要有足够的练习,否则不论是将自己或别人所奉之茶泡坏了,都会造成别人或自己的困扰,而从品茗不同茶中,可以让自己检讨自己泡得如何,而保持精进之心。如遇到泡坏了的茶,只好以宽容的心接纳。
遵守公共约定茶会之前,主办人员会发给每人一张“公告事项”,说明茶会进行的程序与时间。而茶会进行期间没有指挥与司仪,大家依事先排定的程序进行。
培养团体默契,体现团体律动每个人将自己所带来的泡茶器具,各自就定位后,就各自的泡起茶来,只见大家默默的泡茶、传递,未见有人交谈。奉茶时不要说“请喝茶”,被奉茶者也不需说“谢谢”,但鞠躬致意、感谢之心依然需要,如此不但表现出茶道中的空寂境界,且在禁声中培养泡茶速度的团体默契,表现出自然协调之美。
参考资料:“无我茶会”的境界 http://www.qb5200.com/content/2016-01-15/223006.html
“无我茶会”飘茶香闹中取静传雅意
http://www.dehuiwenxu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38&fromuid=2(出处: 德惠文学网)
文/太平梅
醉清风茶楼的一天,于地上席地而坐,泡一壶清茶,享一段余闲……4月15日上午,吉林省德惠市首届模拟“无我茶会”在广电胡同66号优雅上演,来自德惠市茶文化研究会10位茶友以茶会友,共饮香茗。
据了解,“无我茶会”是一种大家参与的茶会形式,参加者都自带茶叶、茶具、开水,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我们的茶会中不设嘉宾席,人人都要为他人奉茶,大家都要遵守事先公告,约束自己,配合他人。”孙喜锋会长是此次“无我茶会”的发起者之一,他表示整个茶会都围绕着“无尊卑之分、无求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心、有精进之心、遵守公告约定、培养集体默契”的茶会精神展开。
随着舒缓动听的音乐声响起,温具、置茶、冲泡……茶人们手腕收放自如,一道道纷繁复杂的步骤在他们手中变成了艺术的展现。其中沧海月明有着20年茶龄的资深老茶人,古色古香的茶具,灵动娴熟的泡茶手势,一会儿工夫便是茶香四溢。
“无我茶会”的举办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也是一次让大家更好地领略茶道、体悟人生的机会。在奉茶环节,每一位茶人都为左邻的3位茶友及自己奉上清茶,相互微笑、相互鞠躬,细细品味他人的茶艺作品,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一小时的茶会就是我们的作品时间,这个作品足以影响现场的观众们,就算是不喝茶的人,也能在他们心里栽下一粒茶的种子。而这些种子就像蒲公英一样,会将茶道、茶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喜爱。”活动策划人熙曦表示。
本次无我茶会主办单位:德惠市茶文化研究会/德惠小镇微信公众平台,协办单位:德惠文学网,承办单位:醉清风茶楼。研究会预计在4月底公园杏花林举办免费的德惠市首届无我茶会,招募茶友20人。联系QQ群:德惠市茶文化研究会68198274。
附录:无我茶会七大精神
无尊卑之分。因座位是抽签决定,不设贵宾席、观礼席,但可以有围观的朋友,表现出无尊卑之分的精神。而且席地而坐,不但简便,亦没有桌椅的阻隔,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之更为坦然亲切。
无报偿之心。每人奉茶给左边(或右边)的茶侣,但喝到的茶却来自右边(或左边),自己要奉茶给谁喝,或接受谁的茶,事先均不知道,也无法从自己所奉茶的人中获得回馈,这就是无所为的奉茶法,目的在培养人们应“放淡报偿之心”。
无好恶之心。每人自行携带茶叶,种类不拘,因茶为自备,每一个人所喝到的茶可能都不一样,如此就可以品茗、欣赏到不同的茶,而无好恶之分,希望大家以一种超然的心情品尝每人带来的茶叶。
无流派与地域之分。茶会中的茶具和泡茶方式皆不受拘束,但以“简便”为原则,祛除多余的形式规范,才有足够的心情与时间享受茶会的意境,且不易流为器物的竞赛。
求精进之心。“将茶泡好”是茶道的基本精神,故事先要有足够的练习,否则不论是将自己或别人所奉之茶泡坏了,都会造成别人或自己的困扰,而从品茗不同茶中,可以让自己检讨自己泡得如何,而保持精进之心。如遇到泡坏了的茶,只好以宽容的心接纳。
遵守公共约定茶会之前,主办人员会发给每人一张“公告事项”,说明茶会进行的程序与时间。而茶会进行期间没有指挥与司仪,大家依事先排定的程序进行。
培养团体默契,体现团体律动每个人将自己所带来的泡茶器具,各自就定位后,就各自的泡起茶来,只见大家默默的泡茶、传递,未见有人交谈。奉茶时不要说“请喝茶”,被奉茶者也不需说“谢谢”,但鞠躬致意、感谢之心依然需要,如此不但表现出茶道中的空寂境界,且在禁声中培养泡茶速度的团体默契,表现出自然协调之美。
参考资料:“无我茶会”的境界 http://www.qb5200.com/content/2016-01-15/223006.html
“无我茶会”飘茶香闹中取静传雅意
http://www.dehuiwenxu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38&fromuid=2(出处: 德惠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