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儿雪莲花2016-05-07 08:06:00
由于自己有亲戚生活在城中村和棚户区,那里有大量的农民工居住,因此,对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生活和消费也有一些了解,因此抛砖引玉,权当作为讨论之用。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消费都是有苦有乐,收入有高有低,消费精打细算,这样才有积蓄寄回老家,在老家造房子,或者在老家县城、城市置业。总之,大多数农民工对于工作的城市而言都是路人,或者说短暂停留的机会;但是也有一些年青的农民工,其实是无意再回老家,而选择留在新的城市,完成移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城市本质都是移民城市。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农民工、白领等成为城市新成员的补充。下面具体展开说说:
1、农民工不一定是低收入、贫穷的代名词。目前新闻媒体有一种误区,一说到农民工,就是工作不稳定、收入最低、没有保障,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有本事的农民工收入不一定比公务员低;但是相对而言,农民工的工作比较辛苦,也比较危险。下面举一些中等收入的农民工实例。
案例一:二年前我家搞装修,现场操作的农民工基本以日计算,其中:管道工、电工:400元/天;泥水匠:350元/天;木匠:350元/天;油漆工:300元/天。如果天天有工作,他们的月收入应该超过1万元/月,比公务员收入要高。只是这样的工作不是天天有,工作的不稳定,经济形势好时多赚钱,经济形势不好就窝在家里吃积蓄。
案例二:小张是一名四川来浙江的农民工,开出租汽车,每月能够挣6000元/左右,也是不错的收入。
案例三:小王在企业工作,每月有3500元的收入,这样收入的农民工属于收入水平比较低的。
2、让外地农民工交社保其实是一种财富掠夺。农民工工作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候鸟一样的工作,候鸟一样的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满15年几乎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案例一:深圳开发15年之后,开始有第一批农民工在深圳这座城市领养老金,然而数量只有可怜的几十人,与当年百万大军南下深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案例二:北京、上海又如何呢?农民工能够领到养老金的数量少得可怜,一批又一批梦想闯荡者,都把自己交纳的养老金中的企业所交部分无偿的贡献给了这些城市,留下一个仇恨回到老家。
因此,对于农民工交纳养老保险,要么允许全额转移,要么不要交,这是农民工真实的声音,然而,高层似乎视而不见!
3、农民工居住一般只要一张床即可。农民工来城市的目的是赚钱,至于能否留在城市,大多数人似乎想都不敢想,因此,企业招人时,能够提供住宿的企业往往比较吃香,而不能提供住宿的企业,农民工往往望而却步,因为在目前的城市里,租房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不是随便能够承受的问题。
案例一: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出租,农民工可能会住进来10来个人,我原来居住的是老小区,其中一户人家出租房子,住进来的外地人就有10多个人。
案例二:小区中的车库、车棚;棚户区的房子;甚至大桥之下自己搭建的房子都可能有外地民工居住。
总之,农民工到了一座城市,需要的只是一张床而已,绝大多数没有停留的打算,这里买一套房子的价格,回老家几乎可以买一套别墅都不至,因此,希望农民工来解决目前城市中的房产积压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没有富裕到这个地步。
4、农民工自己在吃的问题上也很节约。不象本地人一样有多少钱花多少钱,他们不敢,他们还要回老家造房子、或者买房子;还要回家养老;甚至或者回家创业等支出压力,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吃的问题上都很节约。
案例一:建筑工地旁边一般都有熟食摊。我去观察过,主要菜肴有:猪头肉、链鱼、当季蔬菜等,基本是这些东西。
案例二:棚户区的马路市场,也是农民工集中消费的地方,也是基本是当季蔬菜和一些便宜的肉类、鱼类等。
总之,农民工需要自己和老家的开支兼顾,开支很节约很节约,这是基本情况。
5、农民工中是什么人留在新的城市。可以说80%农民来到城市都是路人,最后还得回老家,那么最后是什么人留下来呢?
(1)年青女性。特别是长得漂亮的自然机会更多,补充城市女性不足的矛盾。
(2)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里做到了管理人员,自然老家不回去了,自然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
(3)创业成功的小老板。也是自然落户。
(4)青年男性。老家父母有一定资助能力的人,自然会选择留在新的城市。
回复 | 举报
由于自己有亲戚生活在城中村和棚户区,那里有大量的农民工居住,因此,对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生活和消费也有一些了解,因此抛砖引玉,权当作为讨论之用。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消费都是有苦有乐,收入有高有低,消费精打细算,这样才有积蓄寄回老家,在老家造房子,或者在老家县城、城市置业。总之,大多数农民工对于工作的城市而言都是路人,或者说短暂停留的机会;但是也有一些年青的农民工,其实是无意再回老家,而选择留在新的城市,完成移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城市本质都是移民城市。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农民工、白领等成为城市新成员的补充。下面具体展开说说:
1、农民工不一定是低收入、贫穷的代名词。目前新闻媒体有一种误区,一说到农民工,就是工作不稳定、收入最低、没有保障,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有本事的农民工收入不一定比公务员低;但是相对而言,农民工的工作比较辛苦,也比较危险。下面举一些中等收入的农民工实例。
案例一:二年前我家搞装修,现场操作的农民工基本以日计算,其中:管道工、电工:400元/天;泥水匠:350元/天;木匠:350元/天;油漆工:300元/天。如果天天有工作,他们的月收入应该超过1万元/月,比公务员收入要高。只是这样的工作不是天天有,工作的不稳定,经济形势好时多赚钱,经济形势不好就窝在家里吃积蓄。
案例二:小张是一名四川来浙江的农民工,开出租汽车,每月能够挣6000元/左右,也是不错的收入。
案例三:小王在企业工作,每月有3500元的收入,这样收入的农民工属于收入水平比较低的。
2、让外地农民工交社保其实是一种财富掠夺。农民工工作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候鸟一样的工作,候鸟一样的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满15年几乎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案例一:深圳开发15年之后,开始有第一批农民工在深圳这座城市领养老金,然而数量只有可怜的几十人,与当年百万大军南下深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案例二:北京、上海又如何呢?农民工能够领到养老金的数量少得可怜,一批又一批梦想闯荡者,都把自己交纳的养老金中的企业所交部分无偿的贡献给了这些城市,留下一个仇恨回到老家。
因此,对于农民工交纳养老保险,要么允许全额转移,要么不要交,这是农民工真实的声音,然而,高层似乎视而不见!
3、农民工居住一般只要一张床即可。农民工来城市的目的是赚钱,至于能否留在城市,大多数人似乎想都不敢想,因此,企业招人时,能够提供住宿的企业往往比较吃香,而不能提供住宿的企业,农民工往往望而却步,因为在目前的城市里,租房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不是随便能够承受的问题。
案例一: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出租,农民工可能会住进来10来个人,我原来居住的是老小区,其中一户人家出租房子,住进来的外地人就有10多个人。
案例二:小区中的车库、车棚;棚户区的房子;甚至大桥之下自己搭建的房子都可能有外地民工居住。
总之,农民工到了一座城市,需要的只是一张床而已,绝大多数没有停留的打算,这里买一套房子的价格,回老家几乎可以买一套别墅都不至,因此,希望农民工来解决目前城市中的房产积压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没有富裕到这个地步。
4、农民工自己在吃的问题上也很节约。不象本地人一样有多少钱花多少钱,他们不敢,他们还要回老家造房子、或者买房子;还要回家养老;甚至或者回家创业等支出压力,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吃的问题上都很节约。
案例一:建筑工地旁边一般都有熟食摊。我去观察过,主要菜肴有:猪头肉、链鱼、当季蔬菜等,基本是这些东西。
案例二:棚户区的马路市场,也是农民工集中消费的地方,也是基本是当季蔬菜和一些便宜的肉类、鱼类等。
总之,农民工需要自己和老家的开支兼顾,开支很节约很节约,这是基本情况。
5、农民工中是什么人留在新的城市。可以说80%农民来到城市都是路人,最后还得回老家,那么最后是什么人留下来呢?
(1)年青女性。特别是长得漂亮的自然机会更多,补充城市女性不足的矛盾。
(2)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里做到了管理人员,自然老家不回去了,自然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
(3)创业成功的小老板。也是自然落户。
(4)青年男性。老家父母有一定资助能力的人,自然会选择留在新的城市。
回复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