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认为楚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鸡的一家。战国七雄中齐、秦、燕、赵、魏、韩都曾有过变法强国的历史。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开历史之先河,使国力猛增,乐羊、吴起等名将则将雄厚国力转变为强大军力,东征西讨,终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齐威王用邹忌变法,侧重于吏治、延揽人才,虽不全面,然却使齐国隐隐然有了挑战魏国的实力,并在桂陵马陵两场大战中重创魏国,成为一股能够左右战国局势的能量。韩国申不害变法虽然以韩魏两败俱伤而告终,但其爆发出的能量却相当大,竟然使一个弱小的韩国成为能够与魏国精锐大军在城头血战相持数月的“劲韩”,此不可谓不雄壮也。秦国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变法,是当时涉及面最为广泛、切入面最为深彻的一次变法,秦国以此凝聚国力,壮大军力,先是把老大强国魏国挑下了马,后四处出击,屡屡威慑压制山东六国,而始皇帝更是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了华夏。赵武灵王变法,胡服骑射,侧重于加强军事实力,然却使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强国,长平之战若非赵括纸上谈兵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双方胜负殊难预料。燕国乐毅变法,不仅使一个行将垂死的燕国重新焕发出了澎湃活力,并在之后对齐的复仇之战中摧城拔寨,使齐险些灭国,令人叹为观止。只有楚国,终战国之世,没有一次像样的变法。吴起从魏国逃到楚国,受楚悼王重用实行变法,然而因为触动了封地贵族的利益,一场楚悼王葬礼上的阴谋杀戮,使变法人亡政息、半途而废。到了楚怀王时期,青年大臣屈原力图变法以使楚国强大,又因为封地贵族的重重阻力而未能实施。历史上楚国始终未能将国家势力延伸到中原黄河流域,军事斗争更被秦国死死压制。楚国其实国家潜力很大,苏秦曾如此评价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只要将此潜力全力开发善加利用,日后统一华夏的也许就是楚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