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找到了家谱,是民国3年编纂,1914年,已经一百多年了,全篇没有一个满文,都是蝇头小楷。
说明:家谱中“三姓”就是现在的哈尔滨依兰县,满语称三姓为“依兰哈喇”,1616年左右,设府时取其前两字为府名,从此有依兰这一地名。
最初三姓由葛依克勒、卢叶勒、胡什哈里这三姓组成,1692年(康熙31年)葛氏编为正黄旗,卢氏编为镶黄旗,胡氏编为正白旗。后来胡姓迁往宁古塔,又从钦讷临(不知道现在是哪里)迁来舒穆鲁氏编为正红旗,依兰依然为三姓。
本人舒氏家族,祖母葛氏,是家族的旁支,迁到依兰稍晚,虽然都进入正红旗,但报部时间不同没有合并家族,所以族谱另起一支,这个在族谱上是有说明的。
比较悲催的是旁支是没有佐领这个官职世袭的,正四品呢。



家谱页数很多,前面有祖坟位置什么的,画的山川河流图画,一共50多页,就不一一上传了。
说明:家谱中“三姓”就是现在的哈尔滨依兰县,满语称三姓为“依兰哈喇”,1616年左右,设府时取其前两字为府名,从此有依兰这一地名。
最初三姓由葛依克勒、卢叶勒、胡什哈里这三姓组成,1692年(康熙31年)葛氏编为正黄旗,卢氏编为镶黄旗,胡氏编为正白旗。后来胡姓迁往宁古塔,又从钦讷临(不知道现在是哪里)迁来舒穆鲁氏编为正红旗,依兰依然为三姓。
本人舒氏家族,祖母葛氏,是家族的旁支,迁到依兰稍晚,虽然都进入正红旗,但报部时间不同没有合并家族,所以族谱另起一支,这个在族谱上是有说明的。
比较悲催的是旁支是没有佐领这个官职世袭的,正四品呢。



家谱页数很多,前面有祖坟位置什么的,画的山川河流图画,一共50多页,就不一一上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