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墩和拜斗台,在宜兴芳桥镇周处故里的宅西边。现有一小丘浮在阳山荡的水面上,称为“浮山”,即为昔时甘草墩和拜斗台的遗址。相传周处是个有名的孝子,母亲生病,想吃甘草汤。甘草是一种中药,哪里有呢?周处便筑台在浮山上虔诚地露天祈祷,每晚焚香跪拜,其孝心终于感动上苍,土丘上长出了茂密的甘草。周处便取回煎汤给母亲吃了,病即痊愈。后人便将此土丘命名“甘草墩”,又名“孝感墩”,说是周处的孝心感动上帝而赐的甘草,台称“拜斗台”。墩上芳草萋萋,历代以来,父戒其子,兄告其弟,不让牛羊上去践踏,勿得剪伐,视为甘棠。墩高数丈,南峙阳山,阳山荡环而抱之,登高望之像龙浮水面,天矫欲飞,诗人视为“浮峰醮碧”,两石梁夹立东西,以为通行,人称大小龙眼桥。其子孙建家祠在山前,祠左是阳山,连蜷起伏,至墩旁而万松耸秀,冬夏一色,景色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