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缥缈录Ⅱ苍月古齿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11月
一版一印
1.第1页,第2行
锁河山南麓的巨鹿原,迷乱的楠木香烟中,
锁河山南麓的八鹿原,迷乱的楠木香烟中,
2.第1页,第6行
此时细雪翻飞,却掩不住巨鹿原战场上来不及埋葬的累累尸骨。
此时细雪翻飞,却掩不住八鹿原战场上来不及埋葬的累累尸骨。
(第1处、第2处勘误说明:
巨鹿原,要和《缥缈录3》《缥缈录4》中的“八鹿原”相统一。
《缥缈录3》第38页第1行“率领诸侯联军决战离国在锁河山八鹿原上”
《缥缈录3》第67页空行下第3行“诸侯们第一次见识这股潮水是在锁河山的八鹿原”
《缥缈录3》第168页“八鹿原的大战,离军就使用了秘道的风障和炎火”
《缥缈录4》第266页[历史]第1行“殇阳关勤王战和锁河山八鹿原血战并称”
整套书中“八鹿原”还有几处(《缥缈录3》中),在此就不再罗列了。
因为后来几部都写作“八鹿原”,故可以认为是作者对前面写的“巨鹿原”的设定名词的改动。主要原因个人猜想是和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就出于此)区别开来,使得真实的历史的影子不要太浓厚。今将《缥缈录2》里的“巨鹿原”作为勘误,而保持后面几部中的“八鹿原”不变。)
3.第23页,倒数第3行
离国公轻骑三千人北上,夜战斩杀敖太泉,降淳国为公国
离国公轻骑三千人北上,夜战斩杀敖太泉,降淳国为侯国
(中国古代爵位排序:公侯伯子男。比如“冠军侯”霍去病,“诚意伯”刘伯温,《鹿鼎记》里韦小宝的“通吃伯”“鹿鼎公”。九州爵位排序:公侯伯君,见于《九州志》,是把中国古代的子爵和男爵合并为“君爵”。比如“舞阳侯”白毅,“北固山伯”(现实中的北固山也是“甘露寺刘备招亲”事发之地),还有废篇《最后的姬武神》中的“违命侯”百里煜。君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天启四君子”,再如楚卫白瞬的夫君“平安君”。此处应该是由公爵降为侯爵。再如嬴无翳,就是由离侯升为离公,见《缥缈录3》第4页“边地侯爵”,因为陈兵天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升至“侯爵”,虽然私下更进一步称“威武王”的“王爵”,但毕竟没有正式封王,所以涩梅谷对阵时息衍还是谨慎地称其为“离公”。)
4.第99页,第17行
敖太泉三月上才战死,现在的离国公敖之润只有十岁
敖太泉三月上才战死,现在的淳国侯敖之润只有十岁
5.第99页,倒数第10行
但是梁秋颂毕竟不是淳国公,他也不能调动风虎骑军
但是梁秋颂毕竟不是淳国侯,他也不能调动风虎骑军
(理由同第3条。淳国已经降为侯国。第4、第5条都是和第3条同一年的,而且国主仍然是敖太泉的侄子敖之润,儿子被解送到天启关押。所以没理由短短时间内又升回公国的,应该仍是侯国。那么就应该是淳国侯。至于“离国公敖之润”那是错得太离谱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11月
一版一印
1.第1页,第2行
锁河山南麓的巨鹿原,迷乱的楠木香烟中,
锁河山南麓的八鹿原,迷乱的楠木香烟中,
2.第1页,第6行
此时细雪翻飞,却掩不住巨鹿原战场上来不及埋葬的累累尸骨。
此时细雪翻飞,却掩不住八鹿原战场上来不及埋葬的累累尸骨。
(第1处、第2处勘误说明:
巨鹿原,要和《缥缈录3》《缥缈录4》中的“八鹿原”相统一。
《缥缈录3》第38页第1行“率领诸侯联军决战离国在锁河山八鹿原上”
《缥缈录3》第67页空行下第3行“诸侯们第一次见识这股潮水是在锁河山的八鹿原”
《缥缈录3》第168页“八鹿原的大战,离军就使用了秘道的风障和炎火”
《缥缈录4》第266页[历史]第1行“殇阳关勤王战和锁河山八鹿原血战并称”
整套书中“八鹿原”还有几处(《缥缈录3》中),在此就不再罗列了。
因为后来几部都写作“八鹿原”,故可以认为是作者对前面写的“巨鹿原”的设定名词的改动。主要原因个人猜想是和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就出于此)区别开来,使得真实的历史的影子不要太浓厚。今将《缥缈录2》里的“巨鹿原”作为勘误,而保持后面几部中的“八鹿原”不变。)
3.第23页,倒数第3行
离国公轻骑三千人北上,夜战斩杀敖太泉,降淳国为公国
离国公轻骑三千人北上,夜战斩杀敖太泉,降淳国为侯国
(中国古代爵位排序:公侯伯子男。比如“冠军侯”霍去病,“诚意伯”刘伯温,《鹿鼎记》里韦小宝的“通吃伯”“鹿鼎公”。九州爵位排序:公侯伯君,见于《九州志》,是把中国古代的子爵和男爵合并为“君爵”。比如“舞阳侯”白毅,“北固山伯”(现实中的北固山也是“甘露寺刘备招亲”事发之地),还有废篇《最后的姬武神》中的“违命侯”百里煜。君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天启四君子”,再如楚卫白瞬的夫君“平安君”。此处应该是由公爵降为侯爵。再如嬴无翳,就是由离侯升为离公,见《缥缈录3》第4页“边地侯爵”,因为陈兵天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升至“侯爵”,虽然私下更进一步称“威武王”的“王爵”,但毕竟没有正式封王,所以涩梅谷对阵时息衍还是谨慎地称其为“离公”。)
4.第99页,第17行
敖太泉三月上才战死,现在的离国公敖之润只有十岁
敖太泉三月上才战死,现在的淳国侯敖之润只有十岁
5.第99页,倒数第10行
但是梁秋颂毕竟不是淳国公,他也不能调动风虎骑军
但是梁秋颂毕竟不是淳国侯,他也不能调动风虎骑军
(理由同第3条。淳国已经降为侯国。第4、第5条都是和第3条同一年的,而且国主仍然是敖太泉的侄子敖之润,儿子被解送到天启关押。所以没理由短短时间内又升回公国的,应该仍是侯国。那么就应该是淳国侯。至于“离国公敖之润”那是错得太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