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手稿随蒲氏后人“闯关东”
清同治年间,山东遭遇大旱,蒲氏七世孙蒲介人携带家属“闯关东”定居沈阳,带去了分到的传家之宝《聊斋志异》、《聊斋杂记》原稿和六丈多长的巨画《聊斋行乐图》。当时沈阳占卜业很兴旺,蒲介人在家乡读过蒙学,粗通占卜之道,便在沈阳城里摆了个卦摊,以此为生,很快成了沈阳有名的术士。
后来,蒲介人对手稿重新装裱,裱后的《聊斋志异》共4函8册,《聊斋杂记》2册。但因装裱工不慎,竟将手稿的天头裁切过多,使书中31处作者手录,王世祯的眉批及佚名校语,毁坏诸多,实在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临终前,蒲介人将《聊斋志异》及《聊斋行乐图》分别传于蒲英灏、蒲英瀚两兄弟。
清同治年间,山东遭遇大旱,蒲氏七世孙蒲介人携带家属“闯关东”定居沈阳,带去了分到的传家之宝《聊斋志异》、《聊斋杂记》原稿和六丈多长的巨画《聊斋行乐图》。当时沈阳占卜业很兴旺,蒲介人在家乡读过蒙学,粗通占卜之道,便在沈阳城里摆了个卦摊,以此为生,很快成了沈阳有名的术士。
后来,蒲介人对手稿重新装裱,裱后的《聊斋志异》共4函8册,《聊斋杂记》2册。但因装裱工不慎,竟将手稿的天头裁切过多,使书中31处作者手录,王世祯的眉批及佚名校语,毁坏诸多,实在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临终前,蒲介人将《聊斋志异》及《聊斋行乐图》分别传于蒲英灏、蒲英瀚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