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吧 关注:137,468贴子:1,176,579
  • 2回复贴,共1

开始写道教科普文啦,开个集合楼~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雷祖坐镇,万灵咸听~
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刚刚开始为了科普文进行需要严谨的研究,可能有什么不妥或错误的地方,希望各位道友多多包涵,并欢迎大家指出,一定及时改正。


1楼2016-08-01 00:07回复
    天雷浩荡知多少
    雷劫,自古便被传得神乎其神。凡有修仙大成者,亦或逆天妖魔现世,乃至人间有不公之事。云雷震震、轰天霹雳,在这个时候总是成为铁面无私,判断善恶的天道所在。那么天雷浩荡,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在道观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符咒,在大多数人眼里似乎是一种看不懂的文字。那么大家有没有好奇过符咒是从哪里来的呢?
    符者,阴阳契合也。符咒,又称灵章、灵篆。其大多来源为云篆,即古人描摹天上云气所绘。《云笈七签》卷七中有:八龙云篆,明光之章。自然飞玄云气,结空成文。字方一丈,肇于诸天之内,生立—切也。篆者撰也,撰集云书,谓之云篆。
    然而今天我们所要说的是另一种符咒,雷符,既是作为与雷部诸神契合所用的符咒。据说此类符咒的来源,形态多是出现在为雷所击之人的身上。
    先来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古时候有一个孩子,天生可以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一日同父母在集市中,这个孩子突然惊恐的指着一个人,拉着其父衣袖且情绪激动,欲言又止。父问其故,他便说:“我看见天上下来一个背后生有翅膀的鸟嘴怪人,在那人的头顶上插了一面小旗。”当时他的父亲还并不相信,只认为是小孩子胡说的,便并未在意,甚至随口责骂了两句。谁知道当夜阴云密布,电闪雷鸣,这个人竟于当夜被雷击中致死。仵作验尸时,更是在此人身上发现了布局工整的奇特符号。后官府询问乡里人才知,此人平日里作恶多端,不只时常欺凌辱骂妇孺老者,更有甚者于宫观庙宇偷窃财物,被出家人发现,更对僧道拳脚相加。正巧实情言明之日,这个孩子的父亲也在公堂旁听,想起儿子所见,当真是感叹神明有感,天理昭昭。
    感觉自己说的许多人好像会害怕打雷,但只要不做亏心事,雷部众神正直无私,上天有好生之德又怎么会随意劈人呢?
    说到这里,笔者就想起了在北京白云观参学时听道长们讲过的一个故事:也是在古时候,有一人被民间高人告知,此人要于三日之后,遭受雷击致死。于是这人赶忙回到家中,安排好家中诸事,并告诉街坊邻居自己三日之后需有事远行,委托街坊邻居替自己照顾好妻儿与年迈的母亲,并将财物赠与他们作为报答。然而,他并未将高人的话告诉给妻子孩子和母亲。待到三日之后,果真亦是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他独自一人来到荒郊野外一处人烟稀少的空旷处,等待命运的降临。谁知莫约一刻钟后,天空却突然放晴,再无雷电之兆。此人看再无危险,不解,便去问那高人。高人答:你原本确实是应该遭受雷击身亡的,雷部官将跟随在你身旁准备行刑。但是这几天来,你多行善举,不仅尽了做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责任,更因为害怕家人担心而独自承担了因果,此为慈孝。又对邻里友好,并远离市井防止雷刑时伤及无辜,此为善。雷部官将正直无私,为你的慈孝善行所感动,便将此事呈报给给雷部元帅,暂缓行刑。雷部元帅亦是呈报至九天应元府,雷声普化天尊有感,便为你消除往世罪业,使罪业解脱。此事又传达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得闻此事,不但亦同意免了你的刑罚,反而降福于你,使你日后合家安康、长命百岁。这人听闻,慌忙向天拜谢,感恩神明大德。果真,日后此人一生平安,于高寿之时得善终。
    所以笔者为什么也总是让大家称念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圣号呢?雷祖圣号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在遇到鬼魅时祈求护佑,更有功德不可思议。
    《玉枢经》有云:天尊言,吾昔于千五百劫以先,心逢此道,遂位上真。意酿此功,遂权大化。常于大罗元始天尊前,以清净心,发广大愿。愿于未来世,一切众生,天龙鬼神。一称吾名,悉使超涣。如所否者,吾当以身身之。
    亦云:若或有人,为雷所瞋;其尸不举,水火不受。即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作是念言。万神稽首,咸听吾命。天尊言,此经功德,不可思议。往昔劫中,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所曾宣说。至士授经,皆当剸金置币,盟天以传。
    遇诸险难,一心称名,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悉得解脱。
    至心称念至心称念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5楼2016-08-01 00:14
    收起回复
      青灯幽然话中元
      青灯幽幽,冥钱纷飞,路旁一簇簇焰火映得影影绰绰,似乎中元节,总被蒙上了一层恐怖的气氛。因而在民间,人们对这一节日更多的称呼叫做“鬼节”。
      大抵也是因为“鬼节”的称呼,每每提到中元节,很多人感受到的情绪是恐惧。但中元节真的就是单纯鬼节,一个恐怖的节日吗?真正的中元节,不仅不需要害怕,其实反而是个安宁而富有人情味的日子。
      关于中元节,不得不说许多人实际上却并不清楚中元节这一称呼。农历七月十五,我们就要先从道教的三官信仰说起。所谓中元节,便是中元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圣诞之日。谈及道教的三官信仰,可上溯到道教最早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天师道出现,天师道起初的十分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便是让病人忏悔自身罪过,并采用三官手书的方式替百姓消灾祛病,“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以此代表向三官大帝禀明,祈祷赎罪赐福消灾。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又称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在道教体系一气化三清的先天神理论基础上,为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下降之日为每年七月十五日,是时地官大帝会于人间校戒罪福,赦免三界之中诸多罪业,释放幽冥业满之灵。故此日便成为向地官大帝祈求赦除沉沦于地府历代宗亲祖玄罪业的时机,因而有了中元节祭奠和超度祖先的传统习俗。
      中元节亦与敬奉祭祀祖先的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追溯到古时,中元节原是小秋,田间粮食成熟。中华民族自古有祭祀社稷的传统,这里的稷为谷神,是人们对于丰收的期盼与祝愿,社便是社庙,为祭祀祖先的场所。收获的季节与祭祀祖先是分不开的,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便用新收获的粮食祭祀祖先。中元节,饱含着中华民族孝顺的美好品德与一个家族血脉相通浓浓的亲情,而并非是恐怖的鬼节。
      至于为什么中元节被冠以“鬼节”的名号,大概是因为到后来,民间又流传七月十五地府开门放鬼魂的传说,于是中元节渐渐具有了“鬼节”的意味,中元节也成了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节日。


      57楼2016-08-16 23: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