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应当体现一种哲学意识、审美认知乃至江南风情。”这是前不久我赴宜兴,在紫砂名家徐达明兄的“陶木居”中品茗赏壶时,他的一番感言。应当讲是反映了紫砂本体思想和壶艺主流理念,也彰显了一位紫砂艺术家的文化追求和人文理想。
珠圆玉润,光华潜蕴的紫砂壶艺,是我们民族诗意地生活的物化载体。从苏东坡的“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到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紫砂艺苑是大师辈出,精品荟萃,流风艺绪至今兴盛。而徐达明就是宜兴“徐门紫砂”的代表人物,其父徐汉棠为宜兴著名的老一辈紫砂大师,壶艺高古雍容,敦逸朴茂,以光货名世。徐达明在承继家风,得父嫡传的基础上,力求典雅端庄、大气隽永,可谓是大匠之门,格古韵新。
珠圆玉润,光华潜蕴的紫砂壶艺,是我们民族诗意地生活的物化载体。从苏东坡的“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到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紫砂艺苑是大师辈出,精品荟萃,流风艺绪至今兴盛。而徐达明就是宜兴“徐门紫砂”的代表人物,其父徐汉棠为宜兴著名的老一辈紫砂大师,壶艺高古雍容,敦逸朴茂,以光货名世。徐达明在承继家风,得父嫡传的基础上,力求典雅端庄、大气隽永,可谓是大匠之门,格古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