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之士吧 关注:807贴子:2,134
  • 0回复贴,共1

道德经八月二日课程整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么,开始吧。
复说道德经。
首先,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来说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这里的已字通矣或者也,属于语气词。 直白翻译过来,就是天下都知道什么叫美,那么就会有对丑的厌恶。 也当然,这句话还有其它的解释,人之所以知道美为什么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 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解释。 然后来说说这一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 对于美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我认知,每个人的自我认知都是不同的。 但从普遍性来说,人的认知观念基本是一致的。 就比如对美丑的分别,人的基本认知是一样的,就是说,对一样美的东西,人的共同认知都会是美,但不同的是对于美的程度认知。 这个举个例子吧,林青霞,算不上很美,但你会承认她是个美女。 很美是程度认知,美女是基本认知。 如果人对美丑的基本认知达到一致后,那么美和丑的区分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标准。 这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最基本解释。 人对美有了认知,那么喜欢美是一种天性,根据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观点,那么对于好的事物都会顺应,对于不好的事物就会远离。 于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深度解释就是知道什么是美了,就会对产生对美相反的恶。 这里的恶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接着在这个解释上再去延伸,就会发展出另外一种不同的解释。 但人都知道美是美的时候,恰恰就是一种恶。 对于这样的延伸解释,我简单说一说。 所谓的美是人的基本认知,这样的基本认知是具有普遍性的。 但是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群居动物,就是说,如果十个人里有九个人说某样东西美,那么剩下的一个人很大程度上会顺从那九个人的意见,而放弃自我的认知。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从众心理。 就好比现在社会的主流就是卖肉流,直白点说,就是长得一般无所谓,露得多少才是关键。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一部分是迎合了对人性喜好,另一方是从众从流。 这样的美,恰恰是一种恶。 当然,道德经中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没有这么复杂。 它其实就是想说,因为有美,所以有丑。 所想表达的就是阴阳相生相对的一个观点。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句话承接的就是上一句,也算是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一种解释,告诉我们所有相对立的事物是共同存在并依附相生的。 关于阴阳学说,我记得我以前说过。 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是共生相对且互相转化的。 道德经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简单解释一下这一段话。 圣人无为点处事,以不言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因为如此,所以不失。 这句话直白地说,所要表达的就是不得既不失。 打个比方,你做一件事,那么必然会有结果。 因为如果没有结果,那么你也不会去做。 就好比你工作是为了拿工资一样。 这样的作为,就叫做有为。 有明确目的性的作为,叫做有为。 但是,没有明确目的性的作为并不叫做无为。 无为的意思很简单,自然而为。 打个比方,呼吸,这属于人的本能,这样的作为是有目的的,但属于自然本能。 对于有为的事,必然会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无论好坏,都是有为产生的。 而对于无为,也必然会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无论好坏,都是自然产生的。 无为和有为的区别在于人力干涉。 这一点,是区别道家和儒家一个关键的地方。 对于人的本性,你做了一件事,那么自然会期待产生一个好的结果,这是人的本能趋势。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付出了就期待回报,毕竟工作了拿工资是理所当然的事,我相信在中国没有几个人是不为了钱去工作的。 然后,说说不得既不失。 不得就不失,这句话先把它转变一下,有得就有失。 你拿了工资,就必然会付出劳动和对应的时间。 这个是相对立且共同存在的。 就好比阴阳一样,得失共存。 相反无为。 无为和有为在于人力干涉,打个比方,种庄稼。 有为的种田,播种完后,施肥,杀虫,浇水等等。 无为的种田,播种完后,让庄稼自然生长。 对于两者的结果,会有几种可能。 第一,都长得很好,有为付出了,也得到了,无为基本没有太多付出,也得到了。 第二,都长得不好,有为付出了,但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果,无为基本没有太多付出,无所谓得到相应的成果。 第三,有为的长得好,无为的长得不好。第四,有为的长得不好,无为的长得好。 从对比分析来说,不论哪种结果,无为都比有为相对要好。 但是,无为并不是教导人偷懒不做事。 道德经的这一段话其实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不是做不做,而是一种心态。 这种心态就是无为的心态。 无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很简单,事物都是对立且共生的,有得即有失,不得既不失,不把得失看得太重。 对于事物的结果,都顺应地去对待。 这才是这一段话所想表达的内容,不得既不失。 之所以之前说了一堆,只是为了说明一些东西。 就是不要太过于去计较付出了之后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毕竟人是一种有自我感情的生物。 在对待任何问题上,都要学会无为的心态,处之淡然,处之泰然。 道德经的第二篇的意思不复杂,无非讲的内容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待事物不论处于哪一面都应该用无为的心态去面对,就像古语所说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也许,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并不会是一件坏事,也也许,得到你所想要的,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任何事物的对立共生给了所以事物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结果好坏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我们对待事物的心态,心态平和了,事物的发展才会平和。 以前说道德经,出发点的不同所以造成两次在讲义上的侧重点的不同。 以前侧重说处世,现在侧重说为人。 还是那句话,先把人做好了,才能把事做好。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8-02 21:21回复